首页 理论教育 遇见影视艺术:1966至1976停滞与倒退

遇见影视艺术:1966至1976停滞与倒退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电影以“文化大革命”为节点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共17年,简称“十七年”时期。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76年—1989年,简称“新时期”。1961年—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至今在同类题材中很难发现超越者,是研究动画“中国学派”的经典影片。

遇见影视艺术:1966至1976停滞与倒退

1969年—1972年,全国除了几个“革命样板戏”上映,再无故事片,“文化大革命”后期,电影生产在政策上逐步放宽,电影业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陆续拍出《闪闪的红星》等影片。

由于从1966年开始,电影业处于长期停滞状态,因此“文化大革命”前后成为新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节点。新中国电影以“文化大革命”为节点分为三个阶段:

(1)1949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共17年,简称“十七年”时期。

(2)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3)1976年—1989年,简称“新时期”。

“十七年”期间生产的电影又称“十七年电影”,由于时期特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进步电影,下启新时期电影,十七年电影在电影史中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直到现在,无论是研究类型电影还是电影流派,追根溯源,都能够追溯到十七年电影。如《英雄虎胆》《冰山上的来客》等是反特题材影片的奠基片。1961年—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至今在同类题材中很难发现超越者,是研究动画“中国学派”的经典影片。(www.xing528.com)

图4—21 《英雄虎胆》剧照

图4—22 《大闹天宫》剧照

十七年期间,中国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十七年电影克服重重困难,从电影厂的建设,到电影艺术类型的探索都遵循了电影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即使之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停滞阶段,整个电影业在之后的发展中仍然能很快恢复元气,重新振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