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遇见影视艺术:形态与表现手法

遇见影视艺术:形态与表现手法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提到过,影视音乐是指专为影视片创作、编配的音乐,那么它的主要形态和表现手法有哪些呢?(一) 影视配乐配乐是指影视音乐当中非歌曲的音乐部分,主要的形态为器乐演奏或无歌词的人声哼唱等,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和剧作音乐。图3—31《伯爵夫人》剧照4. 剧作音乐剧作音乐是直接参与到影视片情节延展中去的音乐,又称为“情节性音乐”。

遇见影视艺术:形态与表现手法

前面提到过,影视音乐是指专为影视片创作、编配的音乐,那么它的主要形态和表现手法有哪些呢?

(一) 影视配乐

配乐是指影视音乐当中非歌曲的音乐部分,主要的形态为器乐演奏或无歌词的人声哼唱等,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和剧作音乐。

1. 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运用旋律,即没有歌词的音符对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一种音乐形式,它可以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某种情感范畴、历史背景或文化氛围之中。影视剧中的主题音乐大多数都是从始至终贯穿全片,往往对剧情本身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作曲家在处理它的旋律及构成旋律的音调素材时,常常会运用多种变形、变奏,使曲速变缓或变急等变化的手法,来配合剧中人物性格和剧情演绎的展开以及衬托场景与环境的变化。

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充斥着纳粹对犹太民族的野蛮屠杀的画面,片中的主题音乐非常哀婉,帕尔曼的小提琴声仿佛在观众耳旁如泣如诉着贯穿始终,让人一直沉浸在撕心裂肺、惨不忍睹的规定情景之中。

图3—30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2. 场景音乐

场景音乐是指在某一个单一场景中使用的、只对具体场景发挥作用的音乐。不同于自始至终跟随情节发展的主题音乐,场景音乐主要是对某个具体场景的情节以及具体人物在某个场景中的心理感受进行描述。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大腕》中,葛优扮演的尤优在一次出场时,画面是他骑着挎斗的不羁形象,音乐是非常有动感的鼓点加上虚拟音源的电子乐,衬托出尤优的玩世不恭。

3.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是指影视作品中显示环境、地域等因素的一种音乐,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及为影片营造一种特有的气氛,通常以画面内的音乐为主。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公共场所都会播放音乐,如舞厅、商场、酒吧、车内、广场等,电影中出现上述场景时,往往会通过相对应的配乐,来体现不同场景里各自独有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够映衬出剧中角色的境遇与心境。《伯爵夫人》的不少场景在酒吧和舞厅,好几首20世纪30年代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便有机地融入情节之中,既突出了时代色彩,也拉近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为了表现女主人公对祖国俄罗斯的魂牵梦萦,影片还运用了充满着俄罗斯情调的民歌,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不禁令人深感心酸。

图3—31 《伯爵夫人》剧照

4. 剧作音乐

剧作音乐是直接参与到影视片情节延展中去的音乐,又称为“情节性音乐”。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冲突,这种音乐经常出现在冲突发生的过程之中,直接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因此,这种具有剧作功能的音乐,也是最富有影视特点的影视音乐。它既可以是歌曲,比如故事片巴山夜雨》中的《小伞儿带着我飞翔》,陪伴着人物的命运起伏和生活历练;它也可以是器乐曲,如加拿大影片《夺魂冤灵》中,一位作曲家创作的乐曲竟然与数年前死亡的小主人公的八音盒中的音乐旋律完全相同,由此悬念顿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二) 影视歌曲(www.xing528.com)

歌曲跟配乐有区别也有联系,歌曲不单具有配乐的旋律,而且具有具象的语义性歌词。这样,一方面,由于歌词的存在,歌曲的意义表达更为直接、明晰,能够吸引观众强烈的注意力,促进观众对影视片主题的理解、对片中表现事物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歌词的存在,歌曲留给观众的自由想象空间难免会在某些程度上受到一定的约束和消减。

影视歌曲主要有主题歌和歌曲两大类。

1. 主题歌

主题歌包括单一主题歌形式(包括片头主题歌和片尾主题歌)和片头片尾呼应式的双主题歌形式。和主题音乐一样,主题歌在片中起着概括总结、提炼点题的重要作用,因此主题歌一般不会在一部影视作品中重复出现多次。

片头主题歌的主要功能是概括剧情,根据内容、剧情的不同,创作也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艺术处理方式。一些历史剧尤其是表现帝王将相的影视片,片头主题歌大都带有“大江东去浪淘尽”般的磅礴气势和“俱往矣”回首色彩;而若是以讲述现代故事和凡人小事为主的影视片,则更多的会使用娓娓道来的演唱形式,在亲切自然中将人们带入片中的故事情景。比如《北京爱情故事》讲述的是几个青年男女在北京实现梦想的当下经历以及对爱情、人生的态度,片头主题歌《北京北京》在轻快清新中饱含着对北京的深情,恰如片中主人公生活和情感的轨迹。

单一主题歌的另一种形式,是将主题歌设置在片尾,是在完成剧情展现或者剧情发展告一段落之后出现的,是对已经发生的故事作相应的提炼和总结,因此往往带有更多从已知剧情中延展出来的情绪与感慨。如电视剧《潜伏》片尾曲《深海》(“深海” 是余则成在剧中的代号),歌词扣题、贴切,曲调庄严、洗练,令观众看片后陷入沉思和回味之中。

而首尾呼应式主题歌,是一种双主题歌的表现形式。这种主题歌方式,在电影中并不多见,而在电视剧中则运用得相对多一些。比如《甄嬛传》,就在片头和片尾都设置了主题歌曲,为全剧增添了很多柔长的情愫。片头主题歌《红颜劫》,由女声缓缓哀婉地演唱,道出了后宫中看似光鲜实则孤苦、凄美的艰难人生。片尾主题歌《凤凰于飞》,更侧重感情层面,句句是对爱情的恳切、怜惜之情,剧终后还让观众对片中的爱恨情仇难以忘怀、感叹不已。

2. 插曲

插曲,顾名思义是穿插在影视剧情中的歌曲。插曲经常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段落中,用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烘托气氛和推动高潮的发展,还有承担某种转场、闪回的蒙太奇作用。

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红色经典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重要插曲,歌曲短小精炼,抒情中又带着一丝伤感,旋律悠扬空灵,带有新疆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该曲在电影中共出现了三次,这三次中有对比、有呼应、有递进,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助推了情节的转折发展,使插曲与剧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令人过“耳”不忘并传唱至今。

综上所述,一部影视作品是综合艺术的集合体和呈现品,整个制作过程是一个合理化、有标准、可复制的工业化流程,“流水线”上各个工种,又是高要求的专业化岗位,需要专业化人士乃至高端领域的优秀人才来担纲,以保证整部作品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影视作品的背后是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每一部诚意之作,都是产业链上无数人员知识、智慧和体力、财力的劳动成果和付出结晶。影视艺术丰富且多元,影视工业繁复且庞杂,无论是主创人员还是幕后工作者,其实干的都是艺术与技术兼备的活,区别只是在于哪些职务需要“艺”的含量更高一些,哪些工序需要“技”的成分更大一些,他们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职业训练,还都需要作品创制的经验累积。而创作者对艺术的触觉敏感、认知悟性的高低多寡,则离不开天赋,也需要生活的历练和素养的孕育,毕竟实务操作能够以勤来补拙,但灵感闪现却不是想要就会来的。

图3—32 《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2020年年初播出的网络纪录片《我在中国做电影》,没有把镜头对准导演、明星等主创人员,而是聚焦幕后工作者,如摄影师、剪辑师、美工师、化妆师、灯光师等,展示他们默默付出对影视作品成功的大作用、大贡献,表达对每一个工种岗位上的每一个影视人的尊敬。这部片子上线以后,零宣传、零推广,但引发了行业内的热情转发和观众们的广泛好评,豆瓣评分8.0。许多人问影片总导演米若曦,为什么片名是“做”电影而不是“拍”电影?她答道:因为每一个工种的从业者,反反复复地去琢磨、雕琢手头上所从事的这门技术,做得像手工艺品那么的娴熟、精致,有些甚至成了独门绝活,他们都是工匠和大师。影视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又是脆弱的,稍有不慎,其中任何一环都有可能毁掉一部片子,仅仅以“职业”来对待,是拍不出好片、做不出佳作的。这就好比农民庄稼种入土壤后的辛勤和牵挂,需要倾尽全部心血去精耕与细作,才可能有个好 收成。

【注释】

[1]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

[2]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桑弧:《〈子夜〉导演阐述》,载《上海影人创作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贝拉:《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