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插图艺术史:影响十年(1966-1976)

新中国插图艺术史:影响十年(1966-1976)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政治局势对社会的重大影响所决定,1966—1976年作为一个独立分期是没有什么疑义的,这个时期是一个特点极为鲜明的时段。早在1965年,“1月文化部召开印制《毛泽东著作选读》工作会议,布置大量印制《选读》本”。

新中国插图艺术史:影响十年(1966-1976)

政治局势对社会的重大影响所决定,1966—1976年作为一个独立分期是没有什么疑义的,这个时期是一个特点极为鲜明的时段。“在六七十年代,特别是在‘文革’中……当时提的‘三服务’,(为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际上只剩下为政治服务,又特别突出‘当前’。1966年—1970年的5年共出书2 729种,除毛泽东著作和少量马列著作外,这5年‘两报一刊社论’和所谓‘大批判’小册子竟占总印数的75.8%,文化教育类图书5年中只出了5种。大批中外优秀著作都被当作封、资、修毒草,不能发行,不能重印。”[7]这一段话所包含的一是出版目的,要“为政治服务”;二是出版内容,主要是政治著作,其他作品很少;三是出版数量,政治宣传品占了绝大多数,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不能发行,不能重印”。其实,作为一种发挥影响的工具来说,出版发行有一个更有利的方法,便是从源头控制,纸质的实物因素操作起来更简便。早在1965年,“1月文化部召开印制《毛泽东著作选读》工作会议,布置大量印制《选读》本”。[8]“3月4日,文化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出版部门在纸张、印刷力量安排上,除保证学生用的课本外,要坚决将《毛泽东著作选读》的印制放在首位,要将今年分配到一般图书用纸的百分之四五十或者更多一些,用于印刷毛主席著作”[9]。从中可以想象到,文艺方针的变化是一个原因,但从这两个通知可知,更直接的因素则是印刷图书的纸张已经不能保证了。在解放区里,因为纸张缺乏,同时又要积极发挥宣传的作用,木刻版画成为有效工具,在这个时期里,同样因为宣传的需要,政治读物成为首选,文艺被抛在后面。所以,在这一历史时期内,除出于政治需要而印制外,已基本看不到文艺类书籍的出版。[10]

这是对当时整体文艺状况的描述,在此之下,这十年中又有着不同时段,随着政策的变化,相应文学出版物刊印发行。因为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匮乏,所产生的影响反而比较大。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学插图得以表现,即便从纯艺术角度来说,也能看出时代的新发展。此时,新作品的创作出版状况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几年,基本只有《沙家浜》等几个样板戏的剧本。1971年以后,“周恩来在纠‘左’过程中开始逐步采取措施扭转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现象”[11],文艺出版得到这些措施的支持。‘文化大革命’头5年中,大约只出版了《沙家浜》等几种‘样板戏’剧本。进入70年代,重印了浩然的《艳阳天》,接着他又写了《金光大道》,随后才有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等出现。随后逐渐出版了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12]可见,这十年至少可以1971年为界,再分为两个时段。所以,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艺术水平上都不能跟此前此后相比,但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出版数量,在这段时间里,书籍插图也有产生的基础。

书籍装帧上,除了一些时代特色外,如在用色上、造型上有些不同,在装帧理念上还是沿袭以往的成规。“由于印刷条件的局限,当时的书籍多采用凸版印刷,还没有可能采用更加先进的彩色印刷技术,线描、石刻拓片和木刻版画以及图案设计更符合当时印刷技术的要求,书籍装帧设计家将中外古典图案和装饰纹样运用到书籍艺术作品当中,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自己的书籍当中。”[13]封面设计、扉页构成、图文编排、插图定位等上都是萧规曹随,形成一个从20世纪50—80年代的整体时代特征。自然,这与这个时段内的思想意识其实是同一种性质的,也因此才能形成时代风格。

从现有插图资料来看,插图主要是彩墨中国画和连环画的线描这两种形式。从插图在书籍中的应用来看,除了这种比较正规的插图之外,苏式的题图、尾花这种装饰形式依然以小黑白画的面貌在扉页、题头、文尾上延续着。黑白画可以说是版画的一种发展,又是一种新形式的插图表现技法。在扉页上的往往是平涂色调、构图简单的插图,这些小插图在整体上是以一种特定颜色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也出现了红色的套色,如红旗,这种小的细节处理其实是耐人寻味的。题头的小插图与文章的关系相对来说最紧密,它以随文的小黑白画方式简单地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表现,类似于连环画。其作用是对单幅大插图的补充和丰富,在文尾的小插图则多数是出于装饰的需要。从这种装帧方式看,在沿袭以往的样式基础上也稍有创新之处,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仍然能大行其道。从这一点来说,对于装帧的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变成一种共识,只有在这种体制改变后,这种认识才会改变,这种方式也才会改变。(www.xing528.com)

“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成为这个年代有力的宣传工具,各种平面招贴广为传布,平面设计得到空前的发展机遇。对于插图来说,只有几本文学书籍获得面世的可能,但这不妨碍造型艺术的发展,反而,因为对普通群众艺术需求的满足,就像延安时期的反对“关门提高”一样,为大众的具象艺术是唯一的形式。这时期的插图艺术,尽管依附于文学作品,也不可逃避地成为这个典型时代的一面镜子。插图本身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经典样式的画面表现,所以,插图在这一时期里是有所发展的,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进入成年,他们又创造出新的样式。

除去笔情墨趣的形式发展外,这个时期里最有特色的,也最能代表这个时期特色的是画面上浓重的表演意味。视觉化的表演在渲染情感上的优势是远胜于表现思想深度的。因为这个优势,戏剧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戏剧这种形式也成为其他艺术模仿的对象。于是,对于插图来说,表演这个时代特色,也变成它的样式风格。如果纯粹谈表演,那是戏曲范畴里的,在插图领域里再一次涉及,除解释这一特色的表现及其成因外,还能从中体味画面渲染出来的怪异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