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河西州县城防体系与军事警报研究

唐代河西州县城防体系与军事警报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的烽,也称燧、烽燧、烽火、权火等。是古代边防军事报警信息设施。由烽火台和亭及堠、帜表、烽烟、苣火、燔薪等构成。[18]亭筑有比较高的亭楼,能够眺望前后亭或候的消息传递。亭的职能主要有四。一是为往行旅提供食宿的驿馆。[19]二是负责各种中央与地方各级之间的文书传递。[22]四是亭燧烽传紧急军情。[30]障,通鄣,即屏障,也称为堡。[35]《汉书·西域传上》记载:“汉列亭障至玉门。”

唐代河西州县城防体系与军事警报研究

汉代的烽,也称燧、烽燧、烽火、权火等。是古代边防军事报警信息设施。由烽火台和亭及堠、帜表、烽烟、苣火、燔薪等构成。

烽火台。《汉书·郊祀志上》引张晏注释,汉时“五十里一烽火”[13]。《汉书·匈奴传上》记载:“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14]《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记载:“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惟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15]《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记载,文帝后六年,“匈奴大入上郡、云中,烽火通长安,遣三将军屯边,三将军屯京师[16]。《汉书·匈奴传上》记载:“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皇宫)、长安。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17]长城上或无长城的边防要塞,一般五十里长城上筑高台,即烽火台。无长城处,选其前后两处烽火台能见之高处,筑高台,也即为烽火台。皆为边防要地。

亭,也称邮亭。亭的设置开始于秦,汉代继承继续设置亭。亭与亭之间相距十里。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注记载:“秦法十里一亭,亭有长,汉因之不改。”[18]亭筑有比较高的亭楼,能够眺望前后亭或候的消息传递。亭的职能主要有四。

一是为往行旅提供食宿的驿馆。如《汉书·高祖纪上》颜师古注释:“亭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19]

二是负责各种中央与地方各级之间的文书传递。如《汉书·循吏传·黄霸》颜师古对邮亭的注释是:“邮行书舍,谓传送文书所止处,亦如今(唐代)之驿馆矣。”[20]

三是负责当地的社会治安。如《后汉书·臧宫传》注记载:“每十里一亭,亭有长,以禁盗贼。”[21]《后汉书·刘玄传》注也记载:“汉法,十里一亭,亭置一长。捕贼掾,专捕盗贼也。”[22](www.xing528.com)

四是亭燧烽传紧急军情。亭筑有亭燧。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记载:“筑亭候,修烽燧。”[23]《汉书·西域传上》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24]《汉书·匈奴传下》记载:“匈奴斗入汉地,直张掖郡。汉三都尉居塞上,士卒数百人寒苦,候望久劳。”[25]

堠,也称候。汉制十里一亭,“五里一候”,候设候吏。《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释:“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26]《汉书·贾谊传》记载:“斥候望烽燧。”文颖解释:“边方备胡寇,作高土橹,橹上作桔皋,桔皋头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然之,以望其烟,曰遂。”颜师古解释:“昼则燔燧(烟),夜则举烽(火)。”[27]《后汉书·文苑传上》注记载:“敦煌玉门关候。”[28]《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匈奴左部遂复转居塞内。朝廷患之,增缘边兵郡数千人,大筑亭候,修烽火。”[29]“列置候兵于近郊畿,天子在甘泉宫,而烽火时到甘泉宫也”。《后汉书志·百官志五》注记载:“亭长皆习设备五兵。五兵:弓弩,戟,楯,刀剑,甲铠。鼓吏赤帻行縢,带剑佩刀,持楯披甲,设矛戟,习射。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亭长持二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30]

障,通鄣,即屏障,也称为堡。《史记·匈奴列传·正义》引顾胤云:“鄣,山中小城。”[31]《史记·白起列传·索隐》记载:“鄣,堡城。”[32]文选·纪行上·班叔皮北征赋》注:“苍领篇曰:障,小城也。”[33]《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释:“鄣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候望之人,所以自鄣蔽而伺敌也。”[34]《后汉书志·百官志五》记载:“边县有障塞尉。本注曰:掌禁备羌夷犯塞。”[35]《汉书·西域传上》记载:“汉列亭障至玉门。”[36]《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汉武帝时,“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37]。《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注:金城客人在武威者)。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注:《字林》曰:“坞,小障也,一曰小城)”[38]。《后汉书·和帝纪》注记载:“(汉)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39]

帜,也称表。《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释:“帜,旗也。”[40]汉代崇尚红色。国旗为红旗。长城和边关要地以及内地的烽火台、障、坞、亭、候等标志性地点高处,在敌军入侵时,按照敌军数量插一到多红旗,作为报警信号旗杆长二丈五,丈五半幅红色布帛为旗帜。

烽烟和烽火。烽烟,也称烟、狼烟。据《汉书·贾谊传》引文颖解释:“边方备胡寇,作高土橹,橹上作桔皋,桔皋头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然之,以望其烟,曰燧”。颜师古解释“昼则燔燧,夜则举烽”[41]。长城和边关要地以及内地的烽火台、亭、堠、障、坞等都筑有较高的土台。白天敌军入侵时,点燃平时准备好的薪、草、狼粪等起烟为标志,传递军事警报。夜间则燃芦苇草等制作的火苣,是为烽火,以火光为信号报警。根据入侵敌军的数量,烟柱和火苣的数量也不同。按制少量敌军,报警信号传至边郡。而大军入侵,则多烽烟与烽火,边郡见报警信号会继续传递,直至国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