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金融危机下的国际金融改革研究

后金融危机下的国际金融改革研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于上文提及的股东模式和利益相关人模式,文献资料对这几种模式鲜有论及,但它们仍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例如,在法国及一些转型经济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控股模式,有着其独特的制度安排。其公司治理体系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更类似于利益相关人模式的混合模式。

后金融危机下的国际金融改革研究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模式,当代文献中也提及了其他几种公司治理模式,包括国家控股模式(如法国)、家族控制模式(如东南亚国家)以及类似于前苏联国家的转型经济模式。相对于上文提及的股东模式和利益相关人模式,文献资料对这几种模式鲜有论及,但它们仍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例如,在法国及一些转型经济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控股模式,有着其独特的制度安排。其公司治理体系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更类似于利益相关人模式的混合模式(Blazy,Boughanmi,Deffains and Guigou,2011)。相对于讨论股东优先模式和利益相关人模式的优劣,这一模式更关心国家作为主要持股人的利益,进而追求的是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特定的国家发展战略(Schmidt,2003;Kang,2006)。有意思的是,“委托—代理难题”和“主体间问题”同时都在这一模式中出现,原因就是政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大股东出现。尽管在特定的时间段,这一安排能协调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但这一模式也可能限制企业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

与此同时,家族控制模式的特征则是大股东(家族)在企业制订关键决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Daily and Dollinger,1992;Melin and Nordqvist,2000)。其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公司股权人实现自身的愿景和目标(Melin and Nordqvist,2000)。这一模式据称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因为经理和老板“二合一”(Randoy,2003;Schulze,2003),有助于为企业提供长期发展的蓝图(Cadbury,2000),以及提供利他性和信任(Berghe and Carchon,2003;De Paola and Scoppa,2001)。然而,这一模式也饱受成本高昂以及效率低下的诟病,例如,出于对家族的忠诚所以优先考虑家族利益而不是企业利益(Randoy,2003;Schulze,2003),更高的监管成本(Berghe and Carchon,2003),以及非家庭成员的投机行为(Baldridge and Schulze,1999)。(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