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卖油翁》之写作背景

《卖油翁》之写作背景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卖油翁》选自欧阳修的《欧阳文忠集·归田录》。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创作《归田录》的最初目的就是记叙“朝廷往事及一些当时士大夫的可笑有趣的言论”(已修改)。《卖油翁》这一则笔记最早流传于民间,后被欧阳修收录在《归田录》中。如此修正后,才是后来正式刊出的《归田录》。而《卖油翁》可说得上是《归田录》里小品文的典范,达到了“辞达而理举”的境界。

《卖油翁》之写作背景

《卖油翁》选自欧阳修的《欧阳文忠集·归田录》。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归田录》——《宋史·艺文志》入史类传记类,作八卷,凡一百十五条。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作,故书名归田。此书文章大多短小精悍,多记朝廷旧事和士大夫琐事,或叙逸闻轶事,或记名物典章,或借题发挥,都写得生动有趣,韵味无穷。其中大多是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欧阳修创作《归田录》的最初目的就是记叙“朝廷往事及一些当时士大夫的可笑有趣的言论”(已修改)。《卖油翁》这一则笔记最早流传于民间,后被欧阳修收录在《归田录》中。因为《归田录》所记录的内容有趣,作者文笔又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所以当时广为传颂,常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流传,就连宋神宗也想拜读。既然要给皇上亲览,欧阳修重新做了两方面的整理工作:一是“其间所记有未欲广布者,因而删去之”;一是进行文字上的再加工,使其更加规范、简洁。如此修正后,才是后来正式刊出的《归田录》。《归田录》中欧阳修笔力老练,字字精华,对人物刻画尤为生动准确,详略得当。(此句删掉)而《卖油翁》可说得上是《归田录》里小品文的典范,达到了“辞达而理举”的境界。(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