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中三德范村年节生活:通婚圈、宗亲与巷道

鲁中三德范村年节生活:通婚圈、宗亲与巷道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至今日,作为一个普通的华北村落,三德范村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统摄下,以村委会、管理区为代表的制度性组织与以巷道、家族为符号的非正式组织之间很少发生直接或明显的互动联系。

鲁中三德范村年节生活:通婚圈、宗亲与巷道

一般认为,华北平原开垦较早,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三德范村所在的章丘区就曾是后李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史前时代不同区系类型的核心区。但由于天灾人祸,村落几经变迁,包括三德范村在内,鲁西、鲁北、鲁中地区的绝大多数村落一般把建村历史追溯到元末明初,且他们的祖先多来自河北枣强县或山西洪洞县。除此,大致以胶莱河为分界线,鲁东地区的部分村落则把自己的祖先和家园记忆追溯到小云南。虽然农垦历史悠久,但因战乱和自然灾害频仍,人口流动较大,三德范村跟绝大多数北方村落相似,缺乏南方那样豪富一方的巨家望族和宗庙祠堂。在村落组织起源和形态演变问题上,从翰香的研究指出:“进入清朝之后,虽然仍行里甲和保甲制,但人户增加,村庄扩大。里、社或保渐渐成为乡级组织,特别是到了19世纪后半期围绕着村庙的维修和祭祀,村落内部发展起自治组织,村落渐渐取代明朝的里社成为乡村生活的基本单位。”[31]从翰香认为,国家政治行政管理意义上的乡村组织是在村落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如原有的官方组织已经不足以维持和调节村落内部的生活秩序后才产生的。因此,尽管华北村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但乡村组织的历史大多只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时至今日,作为一个普通的华北村落,三德范村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统摄下,以村委会、管理区为代表的制度性组织与以巷道、家族为符号的非正式组织之间很少发生直接或明显的互动联系。相比起家庭和个人,宗族性质的非正式组织几乎在政治意义上发挥不了什么直接作用。在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之外,通婚圈、族家与巷道还是社会生活的毛细血管,在村落组织生活更深刻、微观的意义上,它们对待国家政治、基层政权及其举动、措施的态度,以及它们在乡土生活中的自身融洽程度,却在乡村治理的最终意义上成为乡土社会是否稳定的关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