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鸿门宴》的人物语言含义丰富:项羽背叛曹无伤,范增建议杀刘邦

《鸿门宴》的人物语言含义丰富:项羽背叛曹无伤,范增建议杀刘邦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鸿门宴》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其中可供咀嚼玩味之处颇多,而此篇的人物语言更是含义丰富,令人回味。但是好面子的项羽竟然随口就把曹无伤给出卖了,这可以说是刘邦在鸿门宴上的一个意外收获。至此,鸿门宴的结局基本已经注定,但是范增还不死心,举玉玦多次暗示项羽杀刘邦,可惜项羽总不能领会。樊哙闯帐被视为《史记》中的经典。

《鸿门宴》的人物语言含义丰富:项羽背叛曹无伤,范增建议杀刘邦

史记》被后人称作“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其文学成就之高。《鸿门宴》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其中可供咀嚼玩味之处颇多,而此篇的人物语言更是含义丰富,令人回味。

开篇曹无伤告密的三句话,其内容无外乎两个方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是第一个方面,说刘邦独揽大权,项羽已被排斥在外;“珍宝尽有之”是第二个方面,说刘邦已经独吞秦王留下的所有财产,项羽将无法分到。也正是这三句话激怒了项羽,项羽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个“为”字表明项羽发动战争的目的不过是从刘邦那里夺回权力和珍宝,战争的最终目的不过是权钱二字;之后范增的火上浇油也是围绕着“财货”与“美姬”做文章,根本没有提到诸侯起兵时标榜的“诛暴秦”之类的豪言壮语。所谓推翻暴君,不过是“彼可取而代也”的行动翻版而已。

刘邦的命运由于曹无伤的告密和范增的挑唆而岌岌可危,此时项羽阵营里却出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老好人”项伯。一天晚上,他心急火燎地骑马去给好友张良报信,而张良以一句“臣为韩王送沛公”的托词就轻易地把项伯拉上了刘邦的战船。接着张良入见沛公,知道情势危急之后的刘邦的反应更是精彩:刘邦第一句话“为之奈何”,将皮球扔给张良。熟悉自己手下的刘邦肯定清楚,张良不是来敲丧钟的,这个自己信赖、足智多谋的谋士一定有解除危难的办法。方寸已乱的刘邦始终是“善将将”的,也是能够充分听取臣下意见的。而张良的问话“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给了刘邦一个台阶下:之前的馊主意,弄得大家现在脑袋不保,到底是谁出的?刘邦也顺杆子往上爬,把板子全部打到不知名的“鲰生”身上。这段对话并非闲笔,只有否定了以前错误决策,才有可能制定新的方针,这也是张良献计的前提。而张良的下一句问话“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我们仔细琢磨,这句话其实是“无用的”,作为刘邦的首席谋士,张良怎么会不清楚自己军队的实力,以及自己军队与项羽军队的差距呢?但这并不是张良犯糊涂,他做此问,不过是将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明了化:现在面前有两条路——战与和。战则找死,只有求和方有一线生机。

一切铺垫工作做好之后,张良才揭出谜底:可以通过项伯向项羽求情。而这时刘邦的反应充分显示了他的性格:“君安与项伯有故?”

按照常理,一个人陷入绝境,好不容易找到一根救命稻草,肯定什么都不问,先捞住再说。刘邦却不一样,到了火烧眉毛的危急关头,他还丝毫不放松对手下的控制,一个“安”字其实是一次严厉的审问:你作为我的手下,怎么会与敌方的项伯有勾搭?!张良要是不能圆满解释这个问题,他的大祸可能就会在刘邦的大祸之前到来,曹无伤的命运就是例子。张良解释之后,刘邦恢复了对他的信任,决定按照他的建议,请项伯从中斡旋。刘邦首先要做的,就是跟项伯套近乎。刘邦套近乎的第一句话则是询问张良,项伯与张良的年龄谁大谁小。

刘邦的问法是令人费解的。按照常理,一个人想确定该叫一个陌生人为兄还是弟,应该参照自己的年龄,哪有将这个人的年龄与另外的人相比的道理呢?而且据说,刘邦比张良大六岁。即使项伯比张良大,也不一定比刘邦大,那么刘邦“兄事之”则是毫无道理的。而这恰恰是刘邦狡猾之所在:以张良为参照系,对项伯以兄事之,不仅在拉拢项伯,其实也是在拉拢张良——你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哥,你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这种宁愿让自己“吃亏”的手段更是在项伯面前卖了张良一个巨大的面子。按照刘邦的性格,如果需要认项伯为爹,他也会毫不犹豫去做的。

套近乎的第二个手段就是约为婚姻。刘邦当时有一子一女,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这里不知道约定的是孝惠帝娶项伯的女儿还是鲁元公主嫁给项伯的儿子,不过这都不重要,因为这个婚约本身就是张空头支票。垓下之战中,项羽面临绝境,项伯偷偷逃跑,之后汉朝建立,刘邦成为汉高祖,项伯即使有二十个胆子也不敢攀龙附凤提起当时的婚约。

感情攻势之后,则是“道理”说服,刘邦充分发挥了他小流氓出身巧舌如簧的特长。他声称自己入关之后“秋毫不敢有所近”,而据《史记》记载,刘邦军队入关之后,众将领纷纷抢掠财宝,只有萧何独自进入秦朝“皇家图书馆”,搜罗图书、地图等,这些资料为后来楚汉争霸提供了便利。这也侧面证明,所谓“秋毫无犯”完全是瞎说,而“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难道刘邦派去守函谷关的不是军队而是交警?不过这时候项伯已经被拉上船,对刘邦的这些谎言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项伯并没有那么蠢,他知道这些瞎话绝对骗不过项羽,所以他对项羽的说辞与刘邦的话截然不同:“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一直想自立为王的项羽必须考虑自己的形象问题,因为这关乎以后诸侯对自己是否拥戴,因此这段话打动了项羽,项羽答应与刘邦谈判。(www.xing528.com)

如果说项羽答应与刘邦谈判表现了项羽对诛杀刘邦已存犹豫的话,鸿门宴开始后刘邦的几句谢罪辞则让项羽完全改变了主意。刘邦的话很巧妙,首先对项羽自称“臣”,降低身份,扮可怜;之后用的“戮力”二字极妙,表明我们其实是一个战壕里同生共死的战友,我们的区别其实只是革命分工不同——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这样同一阵营的兄弟,怎么会兵戎相见呢?也许刘邦并不知道曹无伤告密的事情,只是想给项羽一个台阶下——将军如此英明神武,绝对不会干这种傻事,你想杀我,肯定是受了小人的挑唆。但是好面子的项羽竟然随口就把曹无伤给出卖了,这可以说是刘邦在鸿门宴上的一个意外收获。倒霉的曹无伤连潜伏的瘾都没过足,就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

至此,鸿门宴的结局基本已经注定,但是范增还不死心,举玉玦多次暗示项羽杀刘邦,可惜项羽总不能领会。于是在范增的导演下,上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好戏,但是项伯不甘寂寞,为了保护自己的未来亲家,挺身而出为刘邦挡剑。宴会呈胶着状态时,樊哙出场了。

樊哙闯帐被视为《史记》中的经典。当樊哙带剑拥盾而入的时候,受到卫士的阻拦,这时他显示出惊人的细致:他不是挥剑与卫士搏斗,而是“侧其盾以撞”。一方面他有这个本钱,能够一撞就撞得项羽的精锐卫士爬不起来;另一方面他恐怕也不想闹出流血事件,让本来已经危急的局面更加危急。而项羽对樊哙的态度,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个受自身好恶支配而毫无原则的人。因为欣赏樊哙的勇武,他竟然不追究樊哙违反军令擅闯宴会的罪过,而且还赐酒赏肉。至此,照理说下面的事应该属于饮食范畴了,可是项羽一句问话“壮士!能复饮乎?”又将故事的发展扯回了正题。樊哙这里的回答其实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大王跟他谈酒量,他却和别人谈政治,问答根本不相关,这证明樊哙其实是有备而来的,更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樊哙这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与前文刘邦对项伯说的话对比,简直就是后者的复制粘贴。

刘邦: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樊哙: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樊哙屠狗出身,因为有些力气,对刘邦又忠心,被刘邦任命为参乘,参乘就是刘邦的贴身侍卫,本质上说,樊哙不过是一介武夫。可是在鸿门宴上,他却说出了这么有水平的话,而且与刘邦的台词完全一致,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显然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刘邦在出门之前就与手下统一了思想,规划了口径。不仅张良这种足智多谋的手下能誓死效忠,就连樊哙这种粗人在危急时也能充当苏秦、张仪的角色,刘邦“善将将”果然不是虚言!

事已至此,范增的计划完全破产,而项羽此时已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中,因此连刘邦逃席也不予追究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的项羽已经完全改变了初衷,放过了刘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