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羽是否实际放过刘邦?

项羽是否实际放过刘邦?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否项羽已启动攻伐刘邦的战争,但刘邦确实面临近在眼前的危险。但是,正在项羽磨刀霍霍时,项伯夜访刘邦大营,让项羽丧失了攻杀刘邦的机会。在鸿门宴上,无论项羽还是刘邦,他们首先是政治人物,他们有责任为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军事集团谋求长期和短期的最大利益。项羽由此宴请刘邦和张良等人。因此,为在关中谋求最大的政治利益,项羽只能放弃直接消灭刘邦的方案。

项羽是否实际放过刘邦?

项羽为什么在鸿门宴前,起兵攻杀刘邦呢?因为刘邦没有给他足够的准备时间。

项羽在安阳杀宋义,且能成功夺位,有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他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宋义在安阳滞留四十六天,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在这期间,项羽做了什么,但按常理推断,项羽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他应该在这段时间里,利用在楚军中的影响力,私下里做过很多联络和动员工作。对项羽来说,四十六天足够用。可是,项羽在关中却没有这样充足的时间。

根据《史记》记载,项羽看到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派当阳君英布破关后,率军入关中,驻扎在戏水河畔的鸿门镇。这时,曹无伤派人来打刘邦的小报告,范增在旁边添油加醋地鼓动项羽立刻攻打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方飨食,旦日合战”。他接受建议,准备第二天进攻刘邦。但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并无明确记载,项羽准备马上进攻刘邦。无论是否项羽已启动攻伐刘邦的战争,但刘邦确实面临近在眼前的危险。

在这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刘邦发现应该马上投降项羽,以避免被攻杀的危险,但他只是派人向项羽表达“我投降”的意思,而他却没有亲自来。或者,刘邦等到项羽和诸将们拿出值得他信任的承诺后,他才来见项羽,表达投降意愿。或者,刘邦没有对项羽和诸将表示任何认错的态度,在霸上军营傻傻地待着,让项羽看着办。那么,项羽就掌握主动权了。

如上文所述,项羽无论是否马上进攻刘邦,如果刘邦不赶在项羽进攻前,亲自来找项羽,项羽都有机会消灭刘邦,而且还不会付出任何政治代价。比如,项羽模仿在安阳诛杀宋义的做法,发表一通有煽动力、迷惑性强的政治说辞,煽动广大不明真相的士卒,攻打刘邦,并许诺或者暗示攻杀刘邦后,给大家多少好处。如此而为的话,刘邦将难逃一战,最终难逃一死,且刘邦的下场很可能和宋义一样,身死后,得不到大家的些许同情。

但是,正在项羽磨刀霍霍时,项伯夜访刘邦大营,让项羽丧失了攻杀刘邦的机会。

在这个危机时刻,项伯连夜去刘邦军营,找到张良,让张良逃命,张良又把项伯引荐给刘邦。刘邦马上向项伯表示“我无条件投降”的意思。根据《史记》记载,项伯对刘邦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他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明后,你千万要早早地亲自来见项羽,表达出投降的意思”。结合当时情况,项伯这样建议,虽然会让刘邦冒险,但这是基于刘邦确实要投降的基本想法上提出的。如果刘邦真的要投降,则必须按照项伯的建议去做,否则,会被项羽抓住先机,即使想投降,也晚了。总结项伯的建议,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刘邦亲自来见项羽,这样做才能传达出投降的承诺是真实的。第二,速度要快,绝不能给项羽充足时间。

很多人认为,《史记》记载的鸿门宴前后发生的事并不真实,是后世杜撰的。但项伯夜访张良这件事,应该不是捕风捉影的。理由是,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载,项伯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救了刘邦,为此,被封“射阳侯”,并赐刘姓。

历史上和现代的很多学者认为,根据《史记》多个地方的记述,项羽是个念旧的人,有妇人之仁的性格。通俗点讲,就是属于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人。一个人越是软弱,他就越对人家好,比如,说他“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据此判断,项羽念在刘邦和他曾共同作战、关系亲密的分上,再加上刘邦服软,在鸿门宴上,当两人相见,刘邦主动和项羽话旧情时,他瞬间打消杀刘邦的念头。显然,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项羽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更何况,项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决断时,必须更多地考虑政治集团和个人的政治利益。在鸿门宴上,无论项羽还是刘邦,他们首先是政治人物,他们有责任为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军事集团谋求长期和短期的最大利益。他们的决定除了为自己,更多要为集团利益考虑。个人的性格因素会因受制于集体意志,而更趋向于理性。仅基于此,他不能、也不会任性而为。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刘邦不请自来,到鸿门镇,面见项羽,一见面,就充分表达了投降服软的态度。项羽由此宴请刘邦和张良等人。一场危机就此化解,刘、项心照不宣,各得其所。因此,为在关中谋求最大的政治利益(称王称霸),项羽只能放弃直接消灭刘邦的方案。

实际上,在鸿门宴上,虽然刘邦毫发无损地离开,但项羽和范增却想到另一个办法,来达到抑制刘邦的目的。如果这个办法真正有效,既能确保项羽获得当前的利益最大化(遵守“楚怀王之约”,维护相对良好的形象。称王称霸,夺取楚国最高权力,躲过楚怀王可能施加的迫害,在未来掌控天下),也能保证未来的刘邦和死人也差不多,对项羽未来的威胁将会很小,或者可以说忽略不计。(www.xing528.com)

他们想到的办法是,“项羽利用主持分封的权力,不露声色地把刘邦‘关’进巴蜀这个穷山恶水且交通恶劣的地方,让他成为政治上的‘活死人’”。

根据《史记》记载,在鸿门宴后,“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基于此,项羽和范增商量后,把巴蜀分封给刘邦。巴蜀之前是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也算是秦国旧地。把刘邦封到那里,在一定程度上把“楚怀王之约”打折后兑现给刘邦,部分地遵从了“楚怀王之约”。但在项羽和范增看来,刘邦一旦去巴蜀之地,将永远失去反抗项羽的实力。原因是:

一是当时巴蜀荒凉,人少地贫,经济不发达,是秦朝犯人的流放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蜀地“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所为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但不可否认,这种描写有夸张的成分。真实情况应是,那里是秦国和之后的秦朝流放犯人之地,重峦叠嶂,经济落后,民风彪悍,治理困难。直到汉朝时,也依然如故。后来,诸葛亮主政蜀汉,北伐中原失败,其中原因很多,但经济基础和人口数量不如曹魏,应是根本原因。

二是从巴蜀地区出来很不容易。从巴蜀这个地方出来,一条路是往北走,可北面是巴山秦岭。一旦有军队把守关口,则很难杀出来。这里地势险峻,道路崎岖,先不说战斗,运送军粮,就是一个很大问题。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每次出征,尽管有木牛流马这样高级的运输工具,但粮食供给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条路是往西走,但要穿过三峡。三峡是水流湍急、河道狭小和航道复杂的流域,很难运兵运粮,即使沿着长江走,道路依然崎岖且狭窄,不便于行军。刘备东征东吴,沿着长江东下,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还,没有占据地理优势,应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刘邦的嫡系军队是楚国人,长期生活在人生地不熟和远离亲人的巴蜀地区,肯定会出现大量的逃亡,刘邦军因此将元气大伤,短期内很难复原,更难形成战斗力,再想和项羽争夺天下,绝无可能。即便如此,项羽依然对刘邦没有掉以轻心。他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封堵刘邦北上和东出。在关中地带,放置忠于自己的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些秦朝的降将。长江三峡以东,放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这些和他关系比较亲近,受其恩惠较多的诸侯王,将是刘邦东出的重要障碍。按照常理推断,或者按照项羽和范增的设想,刘邦一旦进入汉中、巴蜀,再想翻身雄起,势必难如登天。

仔细分析,项羽和范增考虑得非常精妙,使出的策略相当靠谱且恰当。可以说,如此设计,项羽既不会在鸿门宴上因杀刘邦而导致政治利益受损,又能避免刘邦威胁自己的未来利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可惜的是,如此周密的部署和思量,之后还是出现巨大意外。刘邦摆脱项羽和范增设下的陷阱,还定三秦,东出函谷关,和项羽争夺天下。这是历史的吊诡之处,难怪项羽在身死之前,会将自己的败亡之因归于上天。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鸿门宴的现场。从古至今,很多研究者对鸿门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质疑。主要是因为《史记》用一千八百多字描述的鸿门宴整个过程,在很多地方缺乏逻辑,甚至有违常识

比如,项伯夜访张良,然后在张良引荐下,和刘邦见面。大家觉得不理解的是,项伯是如何进入刘邦大营的?难道他不害怕被刘邦军营里的哨兵抓住?刘邦军营里有很多楚军,之前应该认识项伯,项伯如何躲开这些人,潜入张良的营帐?这些问题很难让人理解。

再比如,在鸿门宴上,刘邦看到范增要置他于死地,而项羽又不加制止。他被迫以上厕所为名,从宴会上撤离。很久没回去,项羽让都尉陈平召唤刘邦回到宴会中,继续喝酒,但在樊哙的劝说下,刘邦带着樊哙、纪信等人从小路跑回霸上军营。临走前,刘邦嘱咐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刘邦不辞而别,如果等到他回到霸上军营,至少一小时以上,项羽、范增等人在宴会上等这么长时间,竟然置之不理吗?这些故事细节细究起来,明显违反常情常识,让人难以置信。

根据陈金霞博士的分析,《史记》对鸿门宴的记载,应该脱胎于《楚汉春秋》,而《楚汉春秋》的作者是陆贾。汉朝初立,刘邦曾让陆贾写《新语》一书,主要目的是总结秦朝失败教训和刘邦成功经验。这部《新语》是官方组织编撰的书,虽然《楚汉春秋》是陆贾私人所作,刘邦和群臣可能也会看到。这里面的内容难免有宣示刘邦文功武略、贬抑项羽或者把项羽脸谱化的问题。

大家如果只看鸿门宴这个故事,肯定会感觉到项羽性格存在巨大缺失,也能感觉到刘邦的大智大勇、委曲求全和正义凛然的形象。所以,《史记》对鸿门宴的记述充满文学色彩,政治意味很浓,与真实的史实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然而,在鸿门宴上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充满传奇性,应该符合史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