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的意境探讨—余札记

诗的意境探讨—余札记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诗而能注意品味它的意境,正是审美意识的萌芽。我国上古时代的诗歌大部分是人民的口头创作,都写得质朴无华,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不使用大段的形容语,但它们的意境也是很生动的,值得品味。女主人公住在什么地方,诗中未做明确交代,但据上文所述,她的住地跟未婚夫隔着一条大河——淇河,过了淇河还有一大段路程,所以“望”是望不见的。跟民歌相比,屈原诗歌中的意境要阔大得多。

诗的意境探讨—余札记

读诗须仔细品味诗中意境不在意境上下一番功夫,即使读到能倒背如流,也不过是机械记诵,如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犹同未读。

什么叫意境?顾名思义,“意”是情意、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物描写而言,也包括诗人所见所历的事情,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之类的描述。“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人们在读文学作品时所常有的喜怒哀乐之情,即由此而生。近代学者、文艺理论家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宋元戏曲考》)这段话告诉我们:意境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之所在,意境不鲜明的作品很难称为文学作品,至少不是好的文学作品——诗歌尤其如此。

读诗而能注意品味它的意境,正是审美意识的萌芽。

我国上古时代的诗歌大部分是人民的口头创作,都写得质朴无华,无论抒情、写景、叙事,都不使用大段的形容语,但它们的意境也是很生动的,值得品味。例如: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氓》)

这是写女主人公亟盼未婚夫前来迎娶的心情。诗眼在“望”字上。女主人公住在什么地方,诗中未做明确交代,但据上文所述,她的住地跟未婚夫隔着一条大河——淇河,过了淇河还有一大段路程,所以“望”是望不见的。尽管如此,痴情的女主人公仍然急切地想“望”见他,哪怕只是在想象中望见他的影子也好,于是她选择了一个自己能够登上的高处去“望”,一边望一边流着眼泪。从这里不难看出她对未婚夫的感情何等真挚而强烈!

这个例子属于“赋”的写法,所表达的内容还比较单纯。再看同一首诗中比兴的例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古代男耕女织,采桑是妇女的一项重要劳动,诗中借桑叶起兴,又借鸠食葚作比,来表达女主人公思前想后的心情,可谓贴切之至,其中既包含着对婚后一段时间内的欢乐的回忆,又有无法摆脱爱情束缚的苦恼,可以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

跟民歌相比,屈原诗歌中的意境要阔大得多。最足以代表屈原风格的莫过于《离骚》,而《离骚》是因“忧愁幽思”(司马迁语)而作。故以抒情为主,但也不乏生动的叙事,如女媭之詈、向重华陈词、上游天界、求卜于灵氛等等,展示了一种“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境界,即使单就课文所节选的章节而言,它的意境也是极其开阔而明朗的。例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这些都是抒情性的诗句,但又绝非有“意”无“境”,因为诗人的情意是在楚国当时的特殊背景上产生出来的,透过它可以返照出楚国朝政昏暗、群小盘踞要津和人民生活艰难的情状。读这样的抒情诗句,我们只觉得它意境深邃,沁人心脾,并不感到单调乏味。

节选的章节中还有另一类诗句: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www.xing528.com)

这样的意境多么明净、馨香,跟现实的黑暗、污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使我们看到屈原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正是这样的喜爱和追求,使他终生保持了“泥而不滓”的品质,世世代代为人民所景仰。

到汉末魏初,许多文人诗歌里都出现了慷慨苍凉的意境,这是因为当时外患内乱频仍,文人们身经忧患,时代的苦难、人民的愿望自然会凝聚到他们的笔端上来。他们一面描写动乱社会的现实,一面抒发共赴国难的抱负,由此就形成了共同的风格,这就是文学史上所称道的“建安风骨”。曹植的《白马篇》可算作他的一篇代表作。

曹植早年曾随他父亲曹操西至玉门,北到长城,对战争的残酷有亲身的感受,在《求自试表》中也曾明白地表示过为国捐躯的抱负,他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和抱负都熔铸在“幽并游侠儿”的英雄形象里,使整首诗都显得豪气十足。通过对英雄们的具体描写,如“连翩西北驰”“扬声沙漠垂”“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诗人不仅给我们绘制了一个慷慨苍凉的境界,而且让我们听到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曹植之后二百年,大诗人陶渊明的出现是我国诗坛上的一件大事。他的田园诗简直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些诗意境淡远,然而并非有意而为,而是他那旷达率真的性格、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忘怀得失的思想境界的集中表现。《饮酒》(其五)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诗中所说的“真意”,其实就是诗人顺乎自然而生活的意愿,把自己也看作自然的一个部分,如同南山、飞鸟一样,如此则胸无杂尘,乐天安命。这道理是很深刻的,但诗中所写的都是平日习见的事物,这便是它的淡远处。最值得玩味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苏轼认为这是“知道之言”,王国维又说这是“无我之境”,二说其实是相通的:唯其“知道”,才能“无我”。这是从“见”字上看出来的。具体地说,诗人在篱边采菊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南山的存在,直到采完猛一抬头才发现原来它就在自己眼前。这表明“物”与“我”都处于自在状态,正是“以物观物”以至“物我两忘”的境界。再进一步想想,我们还能发现,诗人“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不正是因为他达到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吗?据说,有人曾将这个“见”字改作“望”,苏轼批评道,“望”与“见”相比,“不啻碔砆(wǔfū,似玉的美石)之与美玉”——的确如此。

以上是关于唐以前诗歌中境界的一个粗略分析,虽然只是全豹之一斑,却不难看出:在《诗经》、楚辞五言诗的漫长时代里,尽管大体上保持了质直的风格,但对于意境的不倦开拓和创新,一直是诗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到了唐代,出现了近体诗——律诗和律绝,诗风亦因之大变,技法日益巧妙、细密,在意境的开拓和创新上也显示了更大的勇气,这些变化给唐代诗歌创作带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这里只说说几位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在意境创造上的某些特色。

李白,时人称为“谪仙”,风神超迈英爽。性格豪迈狂放,气盖天下,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诗中。读他的诗,人们往往会觉得诗境变化莫测。在他的长诗里,这一点尤为明显,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刚说到天姥山的高峻,忽然一夜之间就飞到了它的脚下;黎明时登上山巅,忽而天又黑了下来;接着又是雷电大作,山崩地裂,却只听訇的一声,仙府之门大开……如此奇境迭出的诗章,读起来叫人时时有耳目一新之感、心旷神怡之情。他的短诗里的意境也是十分隽妙的,例如在《越中览古》里,他只给我们勾勒出两幅画面:一幅是他在越宫旧址所见到的图景,他没有极力写出今日越宫荒凉破败的景象,却只用“惟有鹧鸪飞”五字轻轻带过,这是写实。另一幅是他想象中越王勾践破吴归国后庆祝胜利的图景,以战士们锦衣还家和宫女满殿两个细节渲染欢乐的气氛,这是虚写。尽管诗人没有把他的用意写出来,但我们从这一虚一实的画面的总和中却能品味出许许多多世事变化的道理。这首诗是美的,美就美在“无言”上。现代评论家郑振铎认为它跟《早发白帝城》等一样,可以代表七言绝句的最高成就,绝非过誉。

杜甫的诗风格多样。元稹称他“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宋祁也说他“浑涵汪洋,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但就其主要倾向而言,当是“沉郁”二字,这种风格在他的律诗特别是后期的律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读这样的诗,我们便会沉浸在一种雄浑而深沉的境界里。例如《登高》的前两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写的是秋江景色。前一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风、天、渚、沙是无生命的,有暗淡的色调;猿、鸟是有生命的,有悲凉的情调。接着就向时、空两个方面扩展:“无边落木”,犹言天下所有的树木,这是向空间方面扩展;“不尽长江”,犹言长江流水亘古如斯,这是向时间方面扩展。又分别用“萧萧下”“滚滚来”补足其意,使悲凉的情调显得更浓。这样一个境界正是诗人内心承担着时代苦难的反映。循此继进,再说“万里悲秋”“百年多病”,可谓顺理成章。

《蜀相》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境同样深沉,写尽了有史以来的英雄壮志未酬的痛苦。

白居易自分其诗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揭露统治阶级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所不同的是,他把杜甫在此类诗中含而未露的话全都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从意境上来区分,则杜诗深沉而白诗明朗,只要拿《石壕吏》和《卖炭翁》来作比较,就不难看出这一点。过去的评家说白居易的讽喻诗“长于激”,“激”就是愤激,愤激之情形之于诗,意境自然明朗。

课本里所选的《琵琶行》属于白居易说的“感伤”一类,其意境自然跟讽喻诗不同。就整篇来说,它是凄切而又低沉的,但其间也不乏短暂的欢快和明朗,这就是当琵琶女演奏《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的时候。诗人把自己“如听仙乐”般的感受熔铸在鲜明的音乐形象之中,选择了三个色彩不同的乐段来写:第一乐段分写大弦和小弦的音色,使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轻快、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和冰下流泉作比,表现曲调从欢快到“幽愁暗恨”的变化过程,为高潮的到来蓄势;最后一个乐段终于出现了高亢雄壮的曲调,它是在“无声”即乐曲的半终止状态之后出现的,有振奋人心的作用。这一大段音乐描写,是诗人在开拓诗境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它被人们誉为千古绝唱是当之无愧的。

诗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曾说:“Heard melodies are sweet;but those unheard are sweeter(听得见的声调是美的;而听不见的声调更美)。”(《希腊古瓮颂》)诗中也有“听不见的声调”,它在哪里呢?就在诗的意境之中。所以,品味诗的意境,寻找那“听不见的声调”,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为了获得这样的享受,我们应当像诗人那样去感受生活,把诗中的图景变为鲜明的“视象”,从而在感情上跟诗人融为一体。此外多读一些好诗,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风格,也很必要,如此才能有比较,有比较就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这也是深入诗境之一法。

原载《中学语文》2001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