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大排名第三,探索影响排名的原因

北大排名第三,探索影响排名的原因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母校为名,北京大学排第三,可是由影响方面考虑,次序就要倒过来。释地,宜于更重视现状,所以由排第一的文学院说起。大讲堂以西靠北有三进带廊的高大宫殿式房子,推想是公主食息的地方,最前一进用作校长办公室,后两进用作什么,当时即未注意。

北大排名第三,探索影响排名的原因

以母校为名,北京大学排第三,可是由影响方面考虑,次序就要倒过来。影响有偏于身的,主要是在什么地方、用哪种方式混饭吃;更重大的影响是偏于心的,“人心唯危”,难言也,勉强说,不过是喜欢并常常胡思乱想而已。这身和心“本是同根生”,所以寻根,就要先说说北京大学。根也要有根,即活动场所,为不知者设想,向导学习,先介绍一下。

我1931年暑后入学,其时学校有三个院,分三处,总说是在紫禁城东北。三个院,排次序,如果由编年史家下笔,排第一的应该是坐落在马神庙(旧名)的,因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设立京师大学堂地址是马神庙的乾隆四公主(和硕和嘉公主)府。排第二的应该是坐落在北河沿的,因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办译学馆,有些校舍是那时候建的。可是我上学时候,排次序,是以文、理、法的次序为次序,汉花园的为文学院,排第一,马神庙的为理学院,排第二,北河沿的为法学院,排第三。释地,宜于更重视现状,所以由排第一的文学院说起。

定位。由大到小,第一院在皇城以内的东北部,紫禁城以东略北。用指路法说明,是由紫禁城北门的神武门外、景山前门之间的那条路东行,过北池子北口外,路北斜然后向东(只是这一小块名沙滩),那条东西向大街名汉花园(今改五四大街),东至南北向一条小河(西岸名北河沿),街北都属北京大学,靠东部的三分之二耸立着一座坐北向南的四层红砖楼(通称红楼),是文学院(我入学以后法学院亦来此上课)的所在地。红楼前偏西有临街的几间平房,名称不记得了,业务是卖讲义。出红楼后门,稍偏西有个高铁架,上悬斗大铜钟,上下课时敲打以报时,记得上课是连敲两下,略停再敲,下课是以一下为单位,慢慢敲。红楼后面是空地,用作操场,靠北部,冬天搭席棚,辟为冰场。西部有坐西向东一个宽大平房,用作风雨操场。这个大房之前偏南(?)有几间小平房,是男生浴室。风雨操场之西是男生宿舍之一的东斋,门向西(门外的南北向街名操场大院),不直通操场。风雨操场之北有个向西的门,是第一院的后门或便门,可以西行往第二院。红楼以北偏西有个松公府(操场的空地有些也是松公府的),我入学时候学校已经把整个府买过来,府略修整,前部用作图书馆(原在红楼),后部安置研究所国学门。松公府以东增建三层楼的学生宿舍(通称新四斋),西南部(即便门内以北)建了两层兼三层楼的新图书馆,便门以外街西建了地质馆(其地原为松公府祠堂)。

接着说第二院。情况与第一院不一样,那里是新建,这里是旧建筑略加变化。由位置说起。总的是在紫禁城神武门以东那一段以北,景山路北以东,东西向的一条街,路北靠西的一半。街原名马神庙,后改景山东街,不久前又改为沙滩后街。名马神庙,街的某处应该有马神之庙,可是我入学时候已找不到这个庙。据比我早来几年的回德望先生说,他见过,在街东口外略北,坐东向西,残破的三间房,有院墙围着。如果他的记忆不错,很可能是乾隆初年修建公主府,由街里某地移出去的,因为以庙名街,庙应该在街之内。无可考,只好不考,改说公主府。公主是乾隆皇帝的四女儿,乾隆二十五年十六岁,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七年之后就死了。其后府由谁住,关系不大,反正到光绪年间像是空闲了,所以立京师大学堂,就拨这个府为校址。其时世态和人心都还缺乏革命的积极性,所以府改为校,变动并不很大。这里只说我上学时期的。校门平房五楹,中间为门洞,推想即原来的府门。入门不远有石狮子一对,按王府旧制,其后应为银安殿,没有,改为筒形(两排房面对,中有路,上不见天)平房,横贯东西,尽头并转向南,用为物理、化学等实验室。石狮子背后上台阶有穿堂,两旁是学期之前张贴各系课程表的地方。穿堂中间向东向西即筒形房的路。一直北行下台阶是个大院落,北面坐北向南是原公主府正殿,改用为阶梯式可容二百多人的大讲堂。讲堂两侧有耳房,两侧一间是教师上课前休息的地方(内有小门通大讲堂)。讲堂前有空地,由四周向内渐渐低下,中间成为小荷池。池中间立大理石柱,柱四面刻大字(慎思、明辨之类?),顶上斜立个日晷。空地两旁有南北向通路,路东有两座楼,都是两层:靠南一座口字形,四面有廊,有门,是数学系;靠北一座工字形,只有前门,是生物馆。大讲堂之后还有个院落,北面的房屋高大,有廊,用作宴会厅。东西厢也有廊,用作什么,不记得了。这个院落的后面还有建筑,是两层上下各十间(?)的小楼,公主府时期的存物之所,大学堂时期用作藏书楼,我上学时期用作什么也不记得了。大讲堂以西靠北有三进带廊的高大宫殿式房子,推想是公主食息的地方,最前一进用作校长办公室,后两进用作什么,当时即未注意。校长办公室以南,一排一排平房不少,靠北是办公处各科室,靠南是宿舍,其中临街一部分开南门,是女生宿舍。(www.xing528.com)

再说第三院。汉花园东口外是一条南北向的小河,河西岸名北河沿,东岸名皇城根。北河沿,由汉花园到东华门外这一段是河沿的南段,第三院在这一段靠近南端的路西,改为用步行说明:出红楼东行,到汉花园东口外改为南行,过骑河楼东口外(已无骑河之楼),不远,过孟公府东口外,路西墙角立个高一米上下的石碑,上刻“译学馆”三个大字,是第三院的东北角,前行不远就是坐西向东的拱形院门。再南行不很远,到东西向一条大街,西望,穿过南北池子中间,是耸立的东华门;东行不远是东安门(皇城东门,其时已拆除),穿过东安门大街,南行就是著名的王府井大街。位置定,说院内情况。拱形大门上有房屋,不多,可是开个银行,名“北京大学学生储蓄银行”,因为行长是马寅初,据说还颇有名气。我没上去过,因为无钱可储。进大门,左方(即路南)是一座两层的口字形楼,其时用为学生宿舍,排号是第三。右方(即路北)是操场,记得有平整的网球场,至少是两个。操场尽头,即西端,有坐西向东的两层楼,是教室。教室南侧,地势高起,上立个柱形的大理石碑,是三一八纪念碑。其南还有一座两层的楼房,推想也是教室。这两座楼后面还有空地,只记得靠南部有个坐北向南的宽大建筑,东西向九间,南北向五间,都是中间开门,是体育馆。在这个馆里,来于闻,是五四运动,曾囚禁被捕学生一千多人,长达三日;来于见,是1932年(?)章太炎来北京,曾讲演,慷慨激昂谈时事。

三个院的情况介绍完,还要说说学生宿舍,因为它有半独立性。大致依序号说。排第一的是西斋,在第二院的西墙外,大门向南开。其中坐北向南房十几排,一排分为若干间,一间住两个人。因为进深宽,成为南北一个长条,于是适应北大个人主义味道浓的特点,辟前后两个门,中间用布帘隔开,同屋成为各立门户。据说,真有同屋一年两年,未曾交谈一次的。在几处学生宿舍中,西斋有个特点,是有食堂可以包饭,一日三餐,一菜一汤,馒头米饭随便吃,大概是一个月六元。排第二的是东斋,在第一院红楼以西,大门向西开。也是坐北向南房若干排,一排分为若干间,一间住两个人。房形是方块而非长条,所以同屋的两个人就不得不对床夜话。但东斋有个优越性,是地点适中,上课、吃饭都方便。排第三的是第三院内那个宿舍,口字形,上下两层,房屋开间大,一间可以住四个人。与东斋相比,住在这里等于偏安江左,上课,吃饭,都不得不北望中原。因为分配宿舍,理科学生在西斋,文科法科学生在东斋或三院,不能入东斋,上课就要北行不短的一段路,入红楼,吃饭也要到沙滩一带。第四宿舍在红楼以北椅子胡同,往那里,要由东斋门外的操场大院北行,过松公府夹道和嵩祝寺夹道,然后转东,走完嵩祝寺后身,再转北,才能到。说来也奇怪,我在学校蹲了四年,以后断断续续在沙滩一带混了几十年,竟是直到现在,也没走入过椅子胡同,因而对于这个宿舍的情况,除了也住男生之外,是毫无所知。排第五的是女生宿舍,在第二院以西的临街,门不大,向南开。估计面积也不大,房屋不多,因为其时女生很少,有的北京有家就不住宿舍。但至少在这里,房屋多少与级别高低并无关系,如西斋,终日大敞门,各色人等都可以出出入入;女生宿舍就不行,门口挂着“男宾止步”的大牌子,位高如蒋梦麟,名大如胡适,也只好望门兴叹。前些年听比我晚一年入学的教育系同学于卓说,这限制还有例外,是每年校庆那一天(可惜也忘了是哪一天)开放,男性,就是不找什么人,也可以进去看看。是当时不知道这个规定呢,还是自惭形秽,未能一鼓作气呢,不记得了,反正我是良机错过,终于没有能够欣赏一次这个集体闺房,“微闻芗泽”。至此,就序号说,学生宿舍说完了,而实际是此外还有。先说两个不见经传的,是我分明记得,三院以北几十米,路西一个高台阶大门,看样子原是民房,住的都是北大男生,像是还有人称它为三斋;松公府夹道近北端路西有个小宅院,看样子也是民房,住的都是北大女生。我推想,这是因为几处排号的宿舍不够用,为救急租的。我的推想大概不错,因为三十年代初买得全部松公府,之后不很久,就在府以东的空地(红楼以北)建了三层楼的既宽大又豪华的新宿舍(学生呼为新四斋)。说豪华,是因为设计的是一室一人专用,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新宿舍与新图书馆在我毕业那一年同时完成,娘家“发”了,我可以找机会夸夸,可是不能得实惠,也总是个遗憾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