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法治发展报告:提升立法水平待进一步完善

宁夏法治发展报告:提升立法水平待进一步完善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设区的市的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21年,自治区人大共审核批准设区的市立法11件,是数量较多的一年,但立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宁夏法治发展报告:提升立法水平待进一步完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高质量立法这个关键。立法体制改革要强化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对照要求,虽然宁夏立法工作在2021年成绩有目共睹,但距离高质量立法还存在一定差距。

1.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21年,宁夏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制于法治人才、传统立法路径依赖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人大主导立法作用发挥得不是很充分,体制不顺、机制不灵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立法行政化现象导致不能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更为重要的是,行政主导的立法,由于更加关注部门利益,忽视了与宪法法律等国家上位法的衔接,出现与上位法不一致的规定,不但影响了地方立法的质量和公信力,也对地方法律实施带来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立法形式单一,在立法方式方法上,借助科研单位等力量辅助立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立法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还没有建立起来。

2.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质量是法律的生命,高质量的立法,才会带来高水平的治理,良法才能善治。一是地方立法特色不明,与地方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立法中不同程度存在引用上位法条文过多或借鉴兄弟省(区、市)立法条例的情况,缺少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导致立法引领改革、推动发展作用不明显。二是设区的市的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宁夏除银川市外,其他设区的市以前都没有地方立法经验,也缺少立法专门人才储备,立法体制机制也不够健全。2021年,自治区人大共审核批准设区的市立法11件,是数量较多的一年,但立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宁夏由于区域较小,如何处理好自治区人大与设区的市的人大在立法项目、立法内容、权力边界等方面的关系,防止出现重复立法和不协调现象,是我们下一步要做好的一项工作。三是在积极推进全国人大、国务院在涉及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方面赋予宁夏先行先试立法授权工作不够,导致立法创新不足,现有地方立法制度突破不够,影响了试验区、先行区建设的质效。(www.xing528.com)

3.地方立法中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还有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最早就是在视察上海市地方立法工作时提出的。在立法项目、立法论证、立法起草、征询立法意见、立法评估等方面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群众的参与是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宁夏立法项目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群众参与立法项目论证的积极性、有效性有待提高,群众参与立法的制度性途径和方式有待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发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立法沟通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立法协商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如何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等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地方立法的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立法先行,依法推进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也对立法工作提出更高期待。2021年,宁夏立法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立法,诸如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等,体现了以立法推进改革、以立法促进发展的意识和理念。但从立法引领改革发展的要求来讲,宁夏的立法速度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引领意识,提前谋划,下先手棋,以高质量立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