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的自由意志与物理因素

哲学的自由意志与物理因素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自由意志”的讨论确实包含不可预料的抉择,即从选择者的立场做出的选择。但是,当我们从行为学角度严格地讨论自由意志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发现具体的物理因素。当然,这主要与动机有关,即意志的状态。他给这些重大问题都定了题目,比如:“我们如何了解外部世界?真的有上帝吗?我们有自由意志吗?”

哲学的自由意志与物理因素

我有一位老友。据我所知,她对马、牛和其他动物,以及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研究颇深。前几天,我收到了她的信,这封信很有意思。正是读了这封信,我突然悟到了生活与思考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她写道:

你有本书叫《你是幻觉吗?》,书里讲了自由意志,但是我对你所讲的东西有一些困惑。可能因为我没有哲学背景。从生物学和行为学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行为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受生活经验和内心倾向的影响(至少哺乳动物是这样的),但是做出这些行为的“条件、地点、时间和方式”是生活经验的结果;因此,我认为行为和决策貌似不能归结为我所理解的自由意志?

当然,她没有错。对“自由意志”的讨论确实包含不可预料的抉择,即从选择者的立场做出的选择。但是,当我们从行为学角度严格地讨论自由意志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发现具体的物理因素。行为学家向我们保证,这才是解释动物生活的唯一的、真正的原因。我们只能从自己和周围人的以往的行为中找到这些因素。

但是,除了被故意限制的学术目的,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其实,动物行为也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常常思索,到底是什么让人开口说话和采取行动的呢?我们常忽略了这一点,那就是这些都是既定事实。我们需要关注更宏观的背景,关注说话人全部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们参与的讨论。这就是促使人们说话与行动的永恒的背景因素。当然,这主要与动机有关,即意志的状态。

动机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无须多做解释,因为所有开口讲话的人,或者发声的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动机不是那种需要做出专业解释的哲学概念。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牛和马对人类沟通的反应与动机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动机是所有物种具有的典型特征,就像消化系统和走路一样,是研究该物种生物特征的核心。因此,严格地从生物学角度看,动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永恒的。行为学家试图排除动机以及其他主观因素,但这只不过是无用的理论罢了。

那么,动机是如何与趋同挂钩的呢?

毫无疑问,我们想让人类最终达到趋同状态——比如在重大问题上保持看法一致。趋同会给我们带来更为宏观的真理,不同于我们以往讨论过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而且,只用一个理由就能将事件解释清楚,这不符合实际。如果发掘真理是目标,那么我们真正的目标肯定是那种更宏观、更遥远的真理,而不是将几个相近的真理作简单的趋同化处理。

但是,寻找宏观的真理意味着要重新规划我们要解答的问题,这就扰乱了查尔默斯主要关注的事实。这事实就是现在为大家所接受的,哲学家给“重大问题”所作的回答。他给这些重大问题都定了题目,比如:“我们如何了解外部世界?真的有上帝吗?我们有自由意志吗?”等等。但是,为了更明确地衡量哲学进展的现状,他将这些问题打造成非黑即白的模式,颠覆了长期以来在某方向上保持模糊性的解答模式。因而,他得出的是静态的答案。他寻找的应该是智力变化的证据,但他的答案让人看不懂这些证据。

例如,在哲学中添加或者删除上帝说,改变的不是经验上的细节,就好比在世界地图中加上或移去澳大利亚,而更像改变对世界的整体看法。它改变的是整个主题。除非我们是二元论者,那么我们自然会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生物居住的。而哪些生物居住在这个地球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核心问题。维也纳学派[6]认为,世界全部由物理实体组成,这真是无法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自带文化已经塑造好的强大的背景,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其中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力量、氛围、机遇、习俗、倾向、理念、危机和挑战。艾丽丝·默多克[7]曾犀利地指出:“文化不仅仅是最近上映的电影和近来的时尚潮流。文化囊括所有信仰,对科学与时俱进的理解也是一种文化。把文化分裂为人文与科学两部分,给予两者相当的地位,这完全是误导。我们只有一种文化,趣味和危机并存的科学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文化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层面是文学研究,因为如何描绘与理解人类所处的状况就是一种教育。我们首先是人,有道德的人,其次才是科学家。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必须通过几个词加以讨论。”

科学地总结之后,这几个词分别是——进化、基因、孤独症、信息、多元宇宙、学习难度——还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这些词的基础。这些词和饮食、穿衣一样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巨大影响。这些词有时成为我们的思维习惯,要改变其背后的哲学立场非常困难。(www.xing528.com)

【注释】

[1]大卫·查尔默斯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后。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脑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哲学教授及纽约大学哲学教授。2016年9月,被美国教育网站“The Best Schools”选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健在哲学家。

[2]硬科学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两大系统的统称。其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以及技术工程等学科。它主要是应用本学科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具体的以“有形”课题为主的更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各种问题。

[3]“先验知识”指先于经验的知识。

[4]“物理主义”是以物理学为基础,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从物理事物的语言方面,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物理现象,并将心理学命题译为物理学命题。

[5]雷蒙德·塔利斯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前医学教授、文化评论家。

[6]维也纳学派,亦称“奥国学派”,一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学派,主张研究异动和形质。

[7]艾丽丝·默多克女爵士(Iris Murdoch,1919-1999),爱尔兰小说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