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值范围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出版笔记

数值范围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出版笔记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笔者统计,主张或支持“表示数值范围应使用浪纹式连接号”意见的有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专业机构、质检专家、语言文字方面的学者等。杜永道在《语言文字答问》《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2》两种书中,均指出表示数值范围应使用浪纹式连接号。而表示数值范围,一般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出版笔记

经笔者统计,主张或支持“表示数值范围应使用浪纹式连接号”意见的有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专业机构、质检专家、语言文字方面的学者等。编辑常用的案头工具书中也有持这一看法的。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编写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手册》第164条对浪纹线连接号的用法是这样解释的:

表示数值范围的起止时用浪纹线连接,包括由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数值和由汉字数字构成的数值。如:“10~30cm”“第七~九课”[1]

杜永道在《语言文字答问》《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2》两种书中,均指出表示数值范围应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杜永道是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原主编、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专家,参加了2011年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修订讨论和最终审定。在他所写的《语言文字答问》《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2》中,均有关于连接号使用的指误。

《语言文字答问》“标点用法指误”部分,杜先生指出“40—70岁”宜写成“40~70岁”。原文如下:

某媒体中说:“我们皮影团团员年龄大多在40—70岁之间……”其中的“—”用得不妥。

根据2011年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示例,现在一般表示时间、地域起止用一字线。例如: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2014年11月8日—12日展出。

(3)到北京西站乘坐北京—西安的高铁,5个小时就抵达西安。

而表示数值范围,一般用浪纹线。例如:

(4)大约30~35天可完成加工任务。

(5)这筐栗子大约有50~60斤吧。

(6)老师要求5~8课的课文都要会背。

因此,“40—70岁”宜写成“40~70岁”。[2]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2》“标点用法指误”部分,杜先生依然指出“6%—13%”中的“—”宜改为“~”。原文如下:

某报文章说“这项可提高氮素利用率6%—13%……的世界领先技术”,其中的“—”宜改为“~”。

按照2011年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表示时间、地点等起止,用一字线。例如:

(1)沈括(1031—1095),宋朝人。

(2)2012年11月3日—5日。

(3)北京—沈阳特别旅客快车刚刚启动。

(4)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如果表示数值范围用浪纹线。例如:

(5)30~40克

(6)2%~5%

(7)第五~十八课

(8)200~1000千米[3]

萧振华在《出版物质量问题典例面面观》中指出,表示数值范围应用浪纹线。

萧振华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审读室主任,中宣部出版产品质检中心专家,在《出版物质量问题典例面面观》一书中,萧先生亦举出了一个表示数值范围时连接号的误用问题,指出表示数值范围应用浪纹线(见图5)。萧先生的辨析文字如下:(www.xing528.com)

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3种。在本案例中,同样都是标示数值范围,却3种形式都用到了。根据《标点符号用法》的相关规定和示例,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可用浪纹线。此处应统一用浪纹线“~”。[4]

图5 《出版物质量问题典例面面观》关于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连接号的指误

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在《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一书中也明确说,浪纹线连接号连接数字,表示数值范围。

苏先生是国内研究标点符号的专家,在2011年版《标点符号用法》发布后,他对自己的著作进行了调整,出版了《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一书。在该书中,苏先生也明确说浪纹线连接号连接数字,表示数值范围。

原文如下:

浪纹线连接号连接数字,表示数值范围。例如:

(17)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进步作家

(18)照片上的睡鼠是最小的一种,从头到尾只有11~17厘米长。

(19)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防治。

(20)当温度在20~-190℃之间降低时,对于某些钢材,虽然冲击韧性这时有明显的下降,其持久极限却增加两倍多。(《材料力学手册》)[5]

由此可见,杜永道、萧振华、苏培成3位先生对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浪纹线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而这个观点笔者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的《〈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书中也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在《〈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书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情况下用一字线连接号、什么情况下用浪纹线连接号。

我们前面说过,2011年版《标点符号用法》在讲解连接号的使用时,给出的表述有让人疑惑不解之处,但在《〈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书中,编者给出的答复要比标准本身更为清晰。

原文如下:

什么情况下用一字线连接号?

答:标示时间、地域等相关项目间的起止或相关项之间递进式发展时用一字线连接号。如:

①沈括(1031—1095),宋朝人。

②秦皇岛—沈阳将建成铁路客运专线。

③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什么情况下用浪纹线连接号?

答:标示数值范围的起止时用浪纹线连接,包括由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数值和由汉字数字构成的数值。如:

①10~30cm

②第七~九课[6]

这与我们列举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编写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手册》第164条浪纹线连接号的用法的表述一模一样。

可以说,《〈标点符号用法〉解读》正如其序(张浩明作)所言,填补了规范标准不能深入、不能扩展的空白地带,是对规范标准本身的必要补充,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通过阅读该书,笔者对2011年版《标点符号用法》中关于连接号的使用疑惑也得到了解决,明确了连接号“—”和“~”的不同使用情况。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是图书编辑校对人员常用的工具书,该书在讲解三种连接号的使用范围时,也认为浪纹线用于“连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或代表数量的字母,表示数值范围”[7](见图6)。

图6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关于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连接号的说明

通过上述例证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表示数值范围时似乎一般应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