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饮食典籍史《清异录》:记载648条典故和历史文化

中国饮食典籍史《清异录》:记载648条典故和历史文化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异录》,五代陶榖撰。《清异录》共二卷,该书杂采隋唐、五代典故轶事,分天文、地理、草木、花、果、蔬、禽、兽、虫、鱼、居室、衣服、器具、馔羞、丧葬、鬼、神等三十七门,共648 条。《清异录》在保存古代文献方面,可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清异录》的版本有《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宝颜堂秘笈》本、《惜阴轩丛书》本、1922 年文明书局石印本、1930 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等。

中国饮食典籍史《清异录》:记载648条典故和历史文化

《清异录》,五代陶榖撰。陶榖,字秀实,自号金銮否人,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因避后晋讳,改姓陶,后晋时为知制诰、仓部郎中,仕后汉为给事中,仕后周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迁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加吏部侍郎。入宋后迁为礼部尚书,后累加刑、户二部尚书。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十二月卒,年68 岁,死后赠右仆射。事迹具《宋史》本传。

《清异录》共二卷,该书杂采隋唐、五代典故轶事,分天文、地理、草木、花、果、蔬、禽、兽、虫、鱼、居室、衣服、器具、馔羞、丧葬、鬼、神等三十七门,共648 条。每条各加小标题,下列事实缘起。从此书的形式上看,多是消遣取乐的幽默文字,并非正面陈述事物。但它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丰富的社会情况,对于研究隋唐五代社会的某些侧面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该书并非全是陶榖自己的记述,有一部分是转抄别人的著述,如“鱼门”中收录了五代时吴越功德判官毛胜的《水族加恩簿》,“茗荈门”中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苏廙的《十六汤》等。《清异录》在保存古代文献方面,可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书与饮食有关的内容较多,集中于果、蔬、禽、鱼、酒、茗、馔羞八门238 条,约占全书的五分之二,对于研究唐及五代的饮食文化极为珍贵。如卷下“馔羞门”收录的隋代谢讽《食经》和唐代韦巨源《烧尾宴食单》,是人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官府筵席为数不多的较为齐全的食单。“馔羞门”中还收录有数十条饮食掌故,如“无心炙”、“玲珑牡丹鲊”、“辋川小样”、“十远羹”、“张手美家”、“建康七妙”、“花糕员外”、“学士羹”等。其中,“玲珑牡丹鲊”条载:“吴越有一种玲珑牡丹鲊。以鱼叶斗牡丹状,既熟,出盎中,微红如初开牡丹。”“辋川小样”载:“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鲊臛脍脯、醢酱瓜蔬,黄赤杂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建康七妙”条载:“金陵,士大夫渊薮,家家事鼎铛,有七妙: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饼可映字,饭可打擦擦台,湿面可穿结带,醋可作劝盏,寒具嚼着惊动十里人。”以上三条资料,前两条记的是花色菜及大型组合式风景冷盘,第三条记载的是金陵的七种名食。仅此三条,就可以反映出唐宋之际烹饪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学士羮”条载:“窦俨尝病目,几丧明,得良医愈之,劝令频食羊眼。俨遂终身食之。其家名‘双晕羮’,世人有呼为‘学士羮’者。”提供了唐代人们食疗的线索。

王维《辋川图》(局部)

饮食行业在唐代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职业,在本书“馔羞门”中也有反映,“邹平公食宪章”条载:“段文昌丞相尤精馔事。第中庖所榜曰‘炼珍堂’,在涂号‘行珍馆’。家有老婢掌修脔之法,指授女仆。老婢名膳祖,四十年阅百婢,独九者可嗣法。”表明了统治阶级追求食欲享受的奢望,而且也反映了唐代已经普遍出现专营烹饪的职业人员,而且还教授传徒。随着饮食业的发展,以提供食物原料为主的畜牧业和屠宰业也扩大了规模。如“禽名门”之“羮本”条载:“郝轮陈留别墅畜鸡数百,外甥丁权伯劝谕轮:‘畜一鸡日杀小虫无数,况损命莫知纪极,岂不寒心?’轮曰:‘汝要我破除羮本,虽亲而实疏也’。”这里所蓄养的家禽,主要是面向市场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目的。随着饮食业的发展,其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馔羞门”之“花糕员外”条载:“皇建僧舍,旁有糕作坊,主人由此入赀为员外官,盖显德中也,都人呼花糕员外。”反映了唐五代的饮食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商业部门,在此后的两宋时期更为发达。[34](www.xing528.com)

莴苣

除此之外,“馔羞门”之“酒骨糟”条中还记载了“红曲煮肉”。所谓“红曲”,是用培养在稻米上的红曲霉制成的,用以制造红糟、红酒及红腐乳等,或作其他食品的红色色素。这是中国古代使用红曲烹调食物的较早记录,极有意义。另外,本书卷上“官志门”之“小宰羊”条明确提到“豆腐”二字,称:“时戢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这是中国迄今已知关于“豆腐”的最早文字记录,对研究豆腐的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5]

《清异录》还提供了一些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史实,如卷上“蔬菜门”之“千金菜”条载:“莴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今莴苣也。”为莴苣在中国的种植、传播提供了旁证。又如同门“金毛菜”条载:“石发,吴越亦有之。然以新罗者为上,彼国呼为‘金毛菜’。”卷上“百果门”之“玉角香”条载:“新罗使者每来多鬻松子,有数等:玉角香、重堂枣、御家长、龙牙子。惟玉角香最奇,使者亦自珍之。”反映出唐朝时中国与朝鲜的饮食文化交流。

《清异录》的版本有《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宝颜堂秘笈》本、《惜阴轩丛书》本、1922 年文明书局石印本、1930 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等。李益民等先生曾注释整理过本书的饮食部分,1985 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该部分的注释本,并列入“中国烹饪古籍丛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