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燕京岁时记》:关于北京饮食风俗的重要参考资料

《燕京岁时记》:关于北京饮食风俗的重要参考资料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燕京岁时记》,清富察敦崇撰。除有《燕京岁时记》外,还著有《南行诗草》、《芸窗琐记》等。是书刊行于光绪三十二年,是一本关于北京岁时风物的著作。其编写,借鉴了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但考证记述更为详尽,且多引他书以资佐证,是研究清代北京饮食风俗的重要参考资料。引自《析津志》和《帝京景物略》的内容,有利于增加对花糕食用习俗的了解。是书初刊于光绪三十二年,今有北京古籍出版社与《帝京岁时纪胜》合刊本。

《燕京岁时记》:关于北京饮食风俗的重要参考资料

《燕京岁时记》,清富察敦崇撰。富察敦崇(1855—1922),字礼臣,号铁狮道人,满洲镶黄旗人,晚清著名民俗学家。官至广东思恩府知府。除有《燕京岁时记》外,还著有《南行诗草》、《芸窗琐记》等。

是书刊行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一本关于北京岁时风物的著作。其内容,据自跋称:“此记皆从实录写,事多琐碎,难免有冗杂芜秽之讥。而究其大旨,无非风俗、游览、物产、技艺四门而已。”其编写,借鉴了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但考证记述更为详尽,且多引他书以资佐证,是研究清代北京饮食风俗的重要参考资料。

有关饮食的部分散见于各月内容之中,节日饮食的品种和潘氏《帝京岁时纪胜》所记大致相同,如正月初一吃“煮饽饽”,立春日食春饼,灯节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吃糕等等。此外,是书还收载有一些具有北京风味的饮食名品。如六月记有“酸梅汤”:“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以前门九龙斋及西单牌楼邱家者为京都第一。”十月中记载的“萨齐玛”、“芙蓉糕”、“冰糖壶芦”、“温朴”:“萨齐玛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芙蓉糕与萨齐玛同,但面有红糖,艳如芙蓉耳。冰糖壶芦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温朴形如樱桃而坚实,以蜜渍之,既酸且甜,颇能下酒。皆京师应时之食品也。”“水乌他、奶乌他”条云:“水乌他,以酥酪合糖为之,于天气极寒时,乘夜造出,洁白如霜,食之口中有如嚼雪,真北方奇味也。其制有梅花、方胜诸式,以匣盛之。奶乌他大致相同,而其味稍逊。”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的饮食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需要指出的是,该书在一些饮食条目之下,还列有考证的内容。如九月“花糕”条云:“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按《析津志》:九月九日,都人以面为糕,馈遗作重阳节,亦于阛闾中笟席叫卖,与今同。又《帝京景物略》:面饼两种,枣栗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绿旗。父母迎其女来食,曰女儿节。今糕肆无标旗者,亦无迎女来食者。盖风尚之不同也。”引自《析津志》和《帝京景物略》的内容,有利于增加对花糕食用习俗的了解。

是书初刊于光绪三十二年(1806),今有北京古籍出版社与《帝京岁时纪胜》合刊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