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海洋药物研究成果概况

我国海洋药物研究成果概况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是我国海洋药物研发的优势。另外,我国海域辽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为研发海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此后,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快速发展起来。海洋保健品及生物卫生材料的研究。

我国海洋药物研究成果概况

1.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人类对海洋生物药用价值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清朝的《本草纲目拾遗》,历经2000多年,这些典籍详细记载的海洋药物有110余种,为海洋药物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信息。当代的《中华海洋本草》收录了海洋药物163味,涉及药用生物以及具有潜在药用开发价值的物种1479种。

以下是古代药学典籍对我国部分常见海洋生物的药用记述。

紫菜。据《本草纲目》记载,“紫菜生南海中,附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则紫色”,“热气烦塞咽喉,煮汁饮之。病瘿瘤脚气者,宜食之”。

石莼。《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主风秘不通,五鬲气,并小便不利,脐下结气,宜煮汁饮之。胡人多用治耳疾。”

紫 菜

石 莼

海蜇。古代药学典籍记载,海蜇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烫火伤”,能够“补心益肺,滋咽化痰,去结核,行湿邪止咳除烦”。

海胆。明代《本草原始》记载,海胆可“治心疼”。

海 蜇

海 胆

鲍鱼。鲍鱼壳可入药,称为石决明。《名医别录》《胜金方》《本草纲目》《东医宝鉴》等古代药学典籍记载,鲍鱼有治疗“目障翳痛”“小便五淋”“肝肺风热”的功效,“久服,益精轻身”。

海参。《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海参)滋肾阴、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

鲍 鱼

海 参

螃蟹。全蟹鲜入药或取蟹壳晒干入药。《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古代药学典籍记载,螃蟹可主治“胸中邪气,热结痛,涡僻面肿”。

带鱼清代王士雄所著《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带鱼可“暖胃,补虚,泽肤”。清代吴仪洛所撰《本草从新》认为,带鱼“补五脏,去风杀虫”。

三疣梭子蟹

带 鱼

乌 贼

乌贼。《随息居饮食谱》记载,乌贼可“疗口咸,滋肝肾,补血脉。理奇经,愈崩淋。利胎产,调经带,疗疝瘕”,并认为乌贼内骨骼入药(中药名为海螵鞘)也有相似的功用。

我国应用海洋生物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可靠的文献资料。运用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是我国海洋药物研发的优势。另外,我国海域辽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为研发海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www.xing528.com)

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青岛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关美君教授提出了“向海洋要药”的提案,被当时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卫生部采纳。此后,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快速发展起来。1979年卫生部召开了中国首次海洋药物座谈会之后,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基本上结束了民间的、分散的、缓慢的研发历史,开始纳入国家计划,进入了发展新时期,“向海洋要药”已经成为国内多所科研院所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我国海洋药物的研发呈现出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发展特征。

2.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方向

海洋中成药的研究。利用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优势,对据中医药文献中记载可以药用、且经临床实践证明的确有疗效的海洋生物,应用现代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并配伍其他药物,按照国家新药审评的一系列要求进行研究开发。

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按照天然药物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利用现代药物研究技术,对海洋生物进行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提取、分离和结构改造,最终研制出疗效确切,并能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生产的新药。

海洋生物工程技术产品的研究。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处于现代科技前沿的生物工程技术结合,是获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行之有效的途径。

海洋保健品及生物卫生材料的研究。以海洋生物为原料,研制生产保健食品及实用的医药卫生材料制品,如具有延缓衰老、益智功能的保健食品,高效止血敷料,药用膜剂,人造皮肤,消毒剂,杀虫剂等。

飞鱼冲浪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想一想:甲亢病人可以吃紫菜吗?

白鲸遨游

碘的提取

碘是国防、工业、农业、医药等部门和行业所依赖的重要原料。海洋水体碘的蕴藏量极高,某些海藻可以从周围海水中富集碘,如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一般为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当前较为普遍的是以海藻为原料制碘。

海带制碘的方法步骤:

(1)将干海带用酒精润湿,不要用水洗。不用水洗是为了防止海带中的碘化物溶于水而损失。用酒精润湿是为了让海带充分燃烧。

(2)海带灼烧成灰,自然冷却。

(3)将海带灰转移到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煮沸2~3分钟,使可溶物溶解;冷却。

(4)过滤后收集滤液,得到碘离子溶液。

(5)向滤液中通入氯气,经过化学反应获得含有碘单质的溶液。

(6)将氧化后的溶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有机溶剂,充分振荡,静置。碘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所以碘集中溶解于下层的有机相。待溶液完全分层后,分液,提纯得到碘单质。

查一查:碘单质是制取碘液的重要材料。生物实验室常用的碘液是如何配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