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87团坚守坑道,92团血战53小时!

87团坚守坑道,92团血战53小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从10月30日起,133团和87团在北山坚守坑道,与敌人连日争夺,继续牵制和杀伤敌人。反击时间最后确定为11月11日。调92团于9日进至上所里北山。反击537.7北山准备使用92团,29师87团配合92团作战。87团为配合收复597.9高地,从10月30日进入坑道,一直到11月14日,坚守坑道作战十多个昼夜。11月11日,坚决拿下537.7北山高地的作战命令终于下达。31师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敌到11日反击,我们的炮火就绝对主动了。

87团坚守坑道,92团血战53小时!

11月4日,敌人没有发动更大的进攻。一部分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向597.9高地的2号和10号阵地攻击,在我炮火拦截后,又缩了回去。597.9阵地的争夺是上甘岭战役的关键。原来攻占597.9阵地是美军的任务,攻占537.7高地则是韩军的任务,而此时,扬言“5天拿下”的美军已经是无可奈何地将反击阵地任务交给了韩军。尽管经过整补的敌人,攻击力大不如以前,但我们仍不可以麻痹轻视。

597.9高地激战7整天,歼灭了大量敌人,阵地得到了巩固。与此同时,从10月30日起,133团和87团在北山坚守坑道,与敌人连日争夺,继续牵制和杀伤敌人。为了配合597.9高地的争夺,在133团孙家贵团长的统一指挥下,部队与敌人展开了反复的阵地争夺,并为537.7北山反击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反击以后的这一段时间,87团接替了133团。

到11月3日的时候,军里仍确定537.7北山阵地暂不反击,用这个阵地拖住敌人——他要走,我们还不答应他轻易走掉!

537.7北山高地什么时候反击?为此,军里在8日根据五圣山前指报告,制订了反击537.7北山的作战计划。反击时间最后确定为11月11日。那时597.9高地已完全恢复并得到巩固,因此作战的重点已转向恢复537.7高地北山方面。我们决心拿下537.7北山高地,力争更多地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敌人的“金化攻势”。按照作战方案,参战炮兵除了炮2师继续保障597.9高地的巩固稳定之外,其余各炮兵群的火力转向537.7北山高地。军里重新组成了支援537.7北山高地作战的炮兵指挥所,由炮兵第7师师长颜伏统一指挥作战,炮兵指挥所和各观察所的位置也做了相应调整。

为保障对537.7高地北山反击的成功,确保597.9高地的巩固,兵团首长决定增调第12军3个主力团于文岩里、洗浦里集结待命。调92团于9日进至上所里北山。反击537.7北山准备使用92团,29师87团配合92团作战。为便于指挥,11月5日志愿军第3兵团发出《对597.9高地和537.7北山作战部署》,决定由12军副军长李德生负责组织五圣山作战指挥所,并归15军秦基伟军长直接指挥。秦基伟命令31师进入待机位置,随时参加战斗。

12军31师是在返谷山途中,接受参与上甘岭作战的任务。领取任务后,部队是边行军,边动员。时间很紧,第一天看地形,第三天就投入战斗。恢复537.7北山的任务具体就交给了92团执行。由于92团刚到,为赢得反击胜利,作战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因此11月8日到10日,为麻痹敌人,我们没有对敌人采取更大的动作。

133团坚守537.7北山阵地到11月3日完成任务。87团除了3营(那是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在西边前线征战有些伤亡之外,还有一个营没有动用,另外一个营经过补充兵力后,接替了133团的防御阵地。87团为配合收复597.9高地,从10月30日进入坑道,一直到11月14日,坚守坑道作战十多个昼夜。

坚守的目的就是为最后的反击做准备。当然你要坚守,就意味着不能在表面阵地上去守,你如果到表面阵地就等于收复这个阵地了,所以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坚守坑道。当时597.9阵地我们已经收复,也就剩下了这个点还在敌人手中。虽然这时敌人的战斗力被削弱,但在这个点上,敌人却加强了攻击。这时537.7北山阵地是由韩2师17团一个营据守,敌人构筑了坚固的野战工事,设置了地雷、铁丝网,并不失时机地采取了各种手段对志愿军坚守的坑道进行破坏,他们组织了严密的火力点,力图封锁坑道通向阵地的道路。

第12军31师在北返谷山休整途中,接到兵团命令后,立即向上甘岭地区急进

537.7阵地狭窄,87团接替133团后坚守反击都很英勇,但是部队也有相当的伤亡。

87团上去以后,坚持坑道战,还是让敌人吃了相当的苦头。白天是敌人攻击,晚上是87团反击,他们组织小规模的出击,与敌人反复斗争,以此达到以少胜多、不断消耗敌人的目的。当时咱们87团面临的战场环境十分艰苦。在坑道里坚守,面临缺粮断水的困境,他们每晚就组织人员下山运水,粮食还要省着吃。原定87团出击,限制的时间不超过一天,兵力最多只限于一个连,但是作为部队,在那么多友邻单位都打得如此之好的形势下,谁能当那个孬种呢?所以,这些连队,包括87团4连、5连在极为困难的状况下又积极地搞了一些战斗。常常是一个小山头阵地敌我双方数次交手,双方战斗相距也就是30—50米。

像那个“瞎子背瘸子”的事迹就是那时候在537.7北山阵地发生的。

11月4日晚537.7高地北山“瞎子背瘸子”的故事

87团5连战士薛志高和王合良,在4日激战中,薛志高的腿被打伤,王合良的双眼被打瞎,在最危急时刻,两个英雄在战场上组合在一起,瞎子背起瘸子,瘸子在瞎子背上架起机枪,继续向敌人投手榴弹、打冲锋枪。他俩边走边打,击退了敌人两次反扑,歼敌20余人,直打到其中一名战士壮烈牺牲。这一英雄事迹在537.7北山阵地上广为传扬。87团整个来讲搞得比较好,接替133团以后又歼灭了不少敌人。但由于阵地狭窄,部队也有相当的伤亡。这个团在537.7高地北山坚守坑道的时间比较长,反映出这支优秀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到11月10日,我们知道了美军调整的情况:韩9师下去了,美3师上来了;美40师走了,美25师来了。

我们经过充分准备,集中力量对北山进行决定性反击。

11月11日,坚决拿下537.7北山高地的作战命令终于下达。为了力争更多地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敌人“金化攻势”,志司电令部队:“望你们在炮兵和坑道部队配合下,坚决将537.7北山表面阵地恢复,争取将韩2师守备该阵地之一个营歼灭,并必须充分准备与敌进行反复争夺,将敌打败,最后巩固阵地。祝你们胜利。”

31师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敌

到11日反击,我们的炮火就绝对主动了。那时候的炮就不是110门了,仅大炮就有130门,12军参战又带来了一些迫击炮和炮弹。李德生也谈到了炮弹的准备,那是十分充足的!

11日反击打响,当日16时,我炮兵首先对537.7高地北山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敌表面阵地实施了25分钟的炮火急袭,参加的火炮有野炮、榴弹炮70门,迫击炮20余门,另有火箭炮1个营,两次齐射。强大的火力支援,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他们的工事全部被毁,所以在反击北山时,敌人几乎是无力反抗。我们的步兵趁机向残留在537.7北山表面阵地的敌人发起猛烈冲击。到17时30分,反击部队与坚守坑道的部队在主峰胜利会师,并将后续增援的1个营的敌人击溃。537.7高地北山的表面阵地就全部为我恢复了,决定性大反击一举成功。

时近黄昏,我们反击部队乘夜加紧抢修工事。与此同时,87团和93团各一部配合537.7北山的反击,一举清除了448东北无名高地以及下甘岭以北无名高地两侧敌人的威胁,有力配合了对537.7北山的反击。11日的反击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了——我们的兵力大,在整整一个半钟头之内,敌人除了有一挺机关枪响着,其他的火器没有任何响动。所以92团动作比较快,奋勇收复了537.7高地北山,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敌人。

战役第三阶段反击537.7高地北山经过示意图

此战全歼韩军第2师17团1个营。至此,我们部队坚守537.7北山主峰。阵地虽经反复争夺,但未再落入敌人手中。

资料参考(www.xing528.com)

《朝鲜战争史》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记录(摘要)

10月14日:黄昏过后大约1个小时,中国军队1个加强营从三面包围发起第1次反击,至当夜22时,柳根昌团长鉴于坚守阵地伤亡过大,下令撤退。“狙击棱线”重落敌手(编者注:指志愿军,以下相同)。

10月15日:敌人反攻很猛,19时50分,狂涛般地进攻的敌人达2个营,先后进行了连续的波浪式反击,但由于翻天覆地般的炮击和白刃格斗,每当高地易手时,不过一平方公里的棱线,被鲜血染红。

10月16日至18日:中国军队见丢失“狙击棱线”后并不甘心,又发起第3次反击,五圣山再度被战火燃烧,中国军队的这次进攻异乎寻常,别有特点。他们的惯用战法,通常以兵力为主火力为辅打夜战。然而,这次进攻竟然改变了常规:第一,由夜间改为昼间战斗。第二,炮兵火力之猛烈,是没有先例的。第三,出现了坑道战。战斗在连日连夜进行着。

10月19日至20日:昨天表面上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骤雨的前夕罢了。紧张的一夜过去,迎来了19日的黎明。昨夜,敌人换防……“狙击棱线”上空的妖云即将化为一场暴风骤雨了。拂晓,敌人的第1波进攻开始……他们攻击得不猛,似乎在侦察我兵力和火力配置情况,交战1个小时便退至Y高地方向。……昼间没有发生大的接触,然而黄昏一到,从18时20分开始敌炮开火,预告第2波攻击开始。这次敌炮火准备有新的特点,除122口径等平常各种火炮外,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狙击棱线和左邻美7师598号高地……发射9000多发炮弹直到21时。因此,漫山遍野硝烟滚滚,乌烟瘴气,各梯队之间的电话线全部切断,只能用杂音相混听不清的步话机进行联络……炮火集中射击后,中国军队第45师以1个团的兵力发起大反击。这是敌人的第2次反击。……彻夜展开血战,但总的情况逐渐于我不利……10月20日,战情急骤直下。这时师长丁一中将采取紧急措施,增派第17团1营投入战斗。……夺回“狙击棱线”后,第17团以第1营防守A高地,以第2营防守“岩石棱线”,并加大防御纵深,严阵以待。

10月21日至24日:10月21日,黎明开始降晚秋大雨,冲刷血淋淋的战场。昼间敌人没多大动静,只有1股侦察分队从阵前绕过去。日没,敌人发起第9次反击……从此,“狙击棱线”又变成一片火海……10月22日,直到拂晓,敌人没有大的动作。到6时,敌人发起第11次反击。……但我以步坦炮协同战斗一个小时将其击退。另外,由于A高地血战持续不断,为缩小师的防御,正面增强师的火力,军团下达“A10-309号”作战命令,从这天6时开始,将战术地域右翼灰古介至外也洞6公里正面交给右邻韩G师第2团,曾经参加白马山高地战斗的韩9师的支援炮兵——第1炮兵群和第53坦克连也配属第2师。……10月24日,黎明,团长下达口头命令:“第10连接第9连阵地担任防御,第9连到后边集结做进攻准备。”这是准备攻击敌之进攻据点Y高地的预先号令,因为,这一天天气晴朗,要进行一次空地协同作战。8时45分,一个F-51强击机编队向Y高地实施航空火力准备,以汽油弹和机枪扫射,9时9连发起冲击……虽然使用火焰喷射器猛攻敌人,但敌人也顽强抵抗,打到15时也没有什么进展。15时30分,根据团长命令停止进攻。

10月30日:10月30日,敌人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发起新的进攻。为此,昨晚派侦察队两次观察我师动态。凌晨,向“狙击棱线”和“三角高地”同时发起进攻,企图一举夺占两个要地。1时20分,随着炮击,敌约2个连向A高地北斜面发起攻击,到2时,敌人增加到1个营……对同一目标实施波状攻击。防守A高地的31团第2营从正面发起冲击,痛打敌人前锋,生俘2人,据这2个俘虏讲,他们属于中共第15军第29师(张显扬)86团(申见梦),昨天上午来接防,从昨天至今天一系列动向表明,敌人企图乘我第2师接防“三角高地”之机,投入新的部队进行报复,挽回损失。14时30分,强击机编队也来投掷汽油弹进行机枪扫射,压制了敌人火力。这时第17团也赶来增援。15时50分,夺回A高地。18时,师长下达部队换防命令:第17团30日18时从第32团接受第109号作战命令规定的任务,第32团30日18时将现任务移交给第17团,转移到下所里538高地,短期内完成部队整补。根据上述命令。第17团以第1营在A高地,第2营1个连加搜索连在阳地村至“岩石棱线”之间编成防御阵地。“三角高地”战况:“狙击棱线”战斗打响不久,凌晨2时,敌以3个营兵力发起进攻。敌人主攻方向指向597.9高地,以一部兵力攻“耶尼鲁塞尔高地”第3营第10连阵地,经过1小时30分钟激战,3时40分狂涛吞没了598高地,第2营主力撤至鸡雄山西北侧谷地。这时“狙击棱线”也正被敌夺占,上甘岭的前哨阵地也在危急之中……

11月3日:昨天“耶尼鲁塞尔高地”落入敌手,“三角高地”事实上全部丢失。师长令第30团继续进攻598高地,而中国军队企图吞掉“狙击棱线”,也发起进攻,于是双方在两处展开攻防对战。……10时,第30团以第1和第3营向598高地发起进攻。……发起3次冲击,全部被压下来了。前锋连连长阵亡……虽然地形对我不利,但更主要的是敌人的炮火太猛烈,打不下去了。18时20分,团长命令停止进攻。遂将第3营撤到下甘岭,第1营撤到松亭附近。……当我进攻“三角高地”的时候,敌人没有动静。日落后,20时40分,敌一个连攻击“狙击棱线”第9连阵地,开始似乎攻击“岩石棱线”,而到21时,敌以2个连的兵力向A高地第11连阵地实施波状攻击。但我第9、第11连英勇善战,将敌击退。……这是中国军队对“狙击棱线”的第21次反击。

《朝鲜战争史》对第2师(编者注:韩2师)12天的战斗概括地写道:

自从“狙击棱线”战斗打响以来,连日血战,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而今天(编者注:10月25日)又因两件事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其一是,这一天敌人共发射了17400发炮弹,向第17团发起进攻;其二是,左邻美7师攻打“三角高地”(编者注:597.9高地)的战斗途中从战场脱手,将作战任务移交给第2师。第2师不得不边作战边接阵地。

(节选自固城、齐丰、龚黎译编:《朝鲜战争史》第四卷,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14—345页。)

上甘岭战役经过概要示意图

资料补充

当年参战的韩国军人对上甘岭战役的评述

【韩国第17团团长殷硕杓】(现预备役上校,1975年10月25日于国防部):

在这次战斗中,我强调:进攻时要同时集中兵力和火力,一举夺取目标;防御时要以据点式配置诱敌,主要以炮兵和航空火力击退敌人。美军顾问协助得好,强击机也随时提供了支持。但这次战斗同1951年大不一样,敌人(编者注:指志愿军,以下相同)步炮协同得力,我军为固守五圣山而抵抗了40多天,用鲜血染红了“狙击棱线”。双方一开炮,如同地震一样地动山摇。因为过多的炮击,土松了,后来连阵地都无法修复,用“汽油桶阵地”应付战斗。敌人一到半夜2时必攻。我通常以1个营以上的兵力反击。我军167炮兵营炮击它一整夜,早晨一般都有30—40具尸体。战斗中抓到的俘虏中有运输部门的干部,可见中国军队第15军已被打垮。敌人的火力很猛。我们也受了很大损失。

【韩国第2师情报参谋文重燮】(现预备役少将,1975年7月15日于春川第一高中):

“狙击棱线”对敌人来说是防御五圣山的要地,对我来说是为保卫金化的安全和补给路线必争之地;双方都为争夺作战主动权而不让步;对主抵抗线的进攻,双方都持慎重态度,因而都把力量集中到前哨阵地,因而出现了前无先例的大量伤亡。敌人在“岩石棱线”北斜面挖了可容1个连兵力的坑道,一旦受炮击或轰炸,就进坑道掩蔽,过后出来战斗,因此我们挨打。我在审讯俘虏时得到这一情报后,带几名老侦察兵亲自去侦察,发现果然如此。之后,我们采取措施对付敌人的坑道战,但不易炸掉它,吃了不少苦头。

【韩国第32团第1营营长李根实】(上校,1965年4月17日于陆军大学):

在停战在望的情况下展开的这次战斗,是一场寸土必争的血战。我带全营在A高地激战5天。4个连长全部受伤,损失大部分兵力,后来不得不带领从不认识的新排长和新兵打仗。从A高地撤退的那一天,我亲自上第一线收容兵务,兵收容到1个连的兵力,我团两个营长同时负伤。

【韩国第17团第1营排长金宇赞】(少校,1966年7月13日于陆军总部):

我先后4次上过A高地顶峰。由于枪炮声,无法以口令指挥,主要用手势信号指示攻击目标。在发起第四次进攻时,我看了看全排成员,熟人很少,大多数是新兵。我下命令冲击,他们怕得不敢动,只好我率先冲锋带动他们。有一次在A高地从天黑打到第二天3时,最后只有5人在坚持战斗,新兵全都不见影了。10个新兵不如1个老兵,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节选自固城、齐丰、龚黎译编:《朝鲜战争史》第四卷,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57—3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