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荷塘月色》删节对自由的探究

《荷塘月色》删节对自由的探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经典散文名文,被收入各种中学语文教材之后,成为几代人文学阅读的共同记忆。有人认为“江南采莲图”一段使《荷塘月色》的整体意境显得不够圆融完满,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说“江南采莲图”与《荷塘月色》的整体意境不够圆融,是认为《荷塘月色》一文的整体意境是宁静而朦胧,是空灵而诗意的。因而,走出院子、离开妻儿,才能获得短暂的解脱与自由。

《荷塘月色》删节对自由的探究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经典散文名文,被收入各种中学语文教材之后,成为几代人文学阅读的共同记忆。沪教版高三上语文教材现也选录了此文。这篇文章在早期的教材中因各种原因常常被删节,比如1987年版的人教版教材中选录的就是删节版的《荷塘月色》。此版中朱自清第四段中描写荷花的比喻“像出浴的美人”、原文第五段中“峭楞楞如鬼一般”以及原文第七、八、九段中描写的“江南采莲图”的部分,都被删去了,被称为“洁本”。而新时期的教材,比如新人教版、沪教版,都选入了原汁原味的原文,不再做删节。但是现在来回味这些曾经做过的删节,仍颇有趣味。比如沪教版教材在课后练习题里设计一道习题:在以往的教材中,曾经将“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一节删去,你是否赞同?有人认为“江南采莲图”一段使《荷塘月色》的整体意境显得不够圆融完满,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这道练习题给很多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惑。

说“江南采莲图”与《荷塘月色》的整体意境不够圆融,是认为《荷塘月色》一文的整体意境是宁静而朦胧,是空灵而诗意的。以文章的第四、第五、第六三段而言,这是不错的。文章第四段描写月下荷塘,第五段描写荷塘月色,第六段描写荷塘的四周。作者以极为细致的笔墨,向读者描绘了他所发现的宁静而又空灵的荷塘月色图。而这宁静的氛围似乎就能抚慰他那“颇不宁静”的内心,这也回应了第三段他说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从让人不宁静的现实世界到了这个宁静的“另一世界”,从而获得了暂时的解脱。但是,第七段开始描绘的“江南采莲图”似乎就破坏了这种逻辑。因为“江南采莲图”渲染了一幅热闹的、活泼的、欢快的场面,按照作者的说法是“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因而,对文章意境统一性的这些质疑不能说毫无道理。

但是,这种质疑忽略了作者“颇不宁静”的本质原因。细读文章的第三段的话,我们可知,作者文章一开首倾诉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是感到“不自由”。夜深人静之时,作者走到荷塘边,感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段中作者用如此多的笔墨强调“另一世界”的自由,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推知恰是作者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让他感到“颇不宁静”。

但是,要摆脱这种“颇不宁静”,暂时从生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宁静的氛围就未必是必要的条件,欢快的场景也能帮助作者暂时解脱。就如文章第三段中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标明的那样: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首先得注意这句话是紧接着上文提到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句之后的,从逻辑关联上看,热闹也好,冷静也罢,都可以是这“另一世界”或者“自由世界”的表象。同时,这四个“爱”字的并列也透露出“另一世界”的获得,可以在静、独中取,也可以在闹、群中得。其次,以全文的结构来观之,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全文的“纲”了,后面第四、五、六段描绘的“荷塘月色图”正是写“冷静”与“独处”,而接下来的第七、八、九三段描绘的“江南采莲图”恰是写“热闹”与“群居”的。作者着力描绘的两幅动静不同的图景,都让作者暂时摆脱了日常生活琐屑的束缚,获得了心灵上暂时的自由。这就完美地演绎了第三段的这句话。所以,行文上两幅动静相异图景的安排,也呈现出文章严密的逻辑结构。假如,我们将“江南采莲图”删去的话,且不说这三段前后的衔接产生问题,就是第三段的这句话也显得突兀,让人不明就里。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就曲解了作者“颇不宁静”的本质原因。

图1-10-1 朱自清先生像

那么,“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短暂的自由呢?或者说作者被怎样的“不自由”所束缚呢?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提到的“妻”对于理解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若从独处的角度来说,月夜下的荷塘自然给了作者一个极好的宁谧的氛围以摆脱尘世的喧嚣;但是屋前的院子此时已经没有了“孩子们的欢笑”,未必不是一个可以安静独处的环境。那么,荷塘和院子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荷塘能给作者自由,是“另一世界”,而为什么院子不能呢?妻子显然是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作者感到不自由的原因来自于妻子和家人。换句话说,家庭的重担和伦理的责任使得作者不堪其重,倍感不自由。因而,走出院子、离开妻儿,才能获得短暂的解脱与自由。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段中写妻子的时候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写“妻子”着墨在她的社会伦理角色“闰儿的母亲”,而不是“朱自清的妻子”,更不是曼妙的女子。

而后文“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中提到的女性又全部都是摆脱了社会伦理功能,而只具有情感抚慰功能的角色。这和文中所提到的“妻”——朱自清的妻子本身也是父母包办婚姻和封建伦理的产物——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第四段中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看似是在层层写景的,其实恰恰仍是写人的。因为作者在荷塘中寻找到的不是普通的美景,而是在景中幻想出自由的、不负伦理责任的情感,这对他的心灵是有抚慰作用的。在这段中,朱自清用了大量的比喻,有三个尤其值得注意,“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这些比喻,余光中先生曾著文批评说:“比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并不出色”。(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欣赏》1992年4月)其实,朱自清的这些比喻真正用意并不在形象地描摹景物,而可能恰恰相反,是这些景物让作者幻想起一些美好的女性——“舞女”“美人”“歌伎”。这些美好的女性形象,和“拍着闰儿”“哼着眠歌”的妻子最大的不同是,她们不承担任何伦理上的角色,只提供视听的愉悦、情感的交流,朱自清也不必为她们担负任何伦理上的责任。或者从本质上讲,她们与朱自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自由的,而不是束缚的。而这恰恰是朱自清此时内心真正的需求。

图1-10-2 清华园内的荷塘月色与朱自清雕塑

再看“江南采莲图”则是唤醒了历史文本中的女性——采莲女的形象。作者先写“采莲的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再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中男女自由调情的场面,最后又引用民歌《西洲曲》的句子。我们知道,采莲绝不是真的采莲,而是一种自由奔放的爱情的表达。特别值得分析的是《采莲赋》中的采莲女的形象,赋中说“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纤纤细腰的容貌、笑意盈盈的神情、欲就还羞的姿态,完全是不经世故的小女儿情态。在这里他们可以不拘世俗的礼法而表露自己的心意,在这里他们可以不顾伦理的责任而表白自己的情感,这完全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些采莲女和她们带来的情感,完全是自然的,也是自由的,可是一旦走入世俗社会,一旦走进成年世界,这种美好就会消失殆尽,就像《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贾宝玉说院子里的老妈子那样“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所以作者在此赋之后紧接着写道“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注意这里作者用的是“我们”,而不是“我”,“我们”中有作者自己,当然也有作者的妻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此部分中“采莲女”的形象和上部分中“舞女”“美人”“歌伎”等形象虽身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她们所带来的情感慰藉是没有伦理责任绑架的,是完全自由的。

图1-10-3 朱自清先生全家福

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完全是妻子造成的。妻子,也不过是家庭伦理责任的代表而已。文章最后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回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这表明作者已从幻想回到现实。“到底惦着江南了”,“到底”表明一种不情愿而又不得已,“江南”却指的是现实中朱自清的老家扬州。这里透露出的意思是,回到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得不直面家庭之琐事,特别是解决与父亲的矛盾。朱自清与自己的父亲一向比较紧张,在他的散文《背影》中我们也能读出一二来。1922年他带着妻儿回老家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仍然闹得不欢而散。1927年的暑假,也就是写《荷塘月色》那年的7月,朱自清又想回扬州,但是又怕与父亲难以和解,因而犹豫不定,心情苦闷。除了与父亲的矛盾,还有家庭经济上的重担,“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朱自清《那里走》中语)。因此,综合来看,儿子、丈夫、父亲等伦理角色赋予朱自清的重担,使他倍感束缚而不自由,“心里颇不宁静”。

如此,回过头来再看这些删节的部分,引导学生做些探究,确实是颇有兴味的事。

【附】

荷塘月色

朱自清(www.xing528.com)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图1-10-4 荷塘月色图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图1-10-5 采莲图(黄均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