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安全法教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安全法教程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布局,描绘了世界新格局的美好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正式写入联合国决议,表明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家安全法为它提供安全保障和制度支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安全法教程

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7]习近平同志接着用五个“要”系统阐述了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事实上,早在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时就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8]2015年3月,在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同志在演讲中主张“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9]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布局,描绘了世界新格局的美好前景。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习近平同志强调,“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全球问题,“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他进一步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载着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公正新秩序的美好期待,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和强烈支持。(www.xing528.com)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正式写入联合国决议,表明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12]

习近平同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它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家安全法为它提供安全保障和制度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