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方法上,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无定法,贵在得法。解决价值观问题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不可能采用一以贯之的公式。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儒家教育重视学思结合,主张通过学习和思考,领会事理的精神实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用思来检验自己学的成效,反省自身的不足,并思考所学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促进自身更好地融会贯通,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因此,必须学思结合。孔子的学生子夏甚至把学思结合看作是实现最高道德境界“仁”的重要途径,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即通过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守志向,多问并且思考当前所关切的问题,这就是好的学习方法。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言,孔子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只有在学生有困难且有求知的动机时,再去启发他,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才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从而对在这种状态下思索出的人生价值观铭记于心,没齿难忘。[6]孔子要求教师对自己要“学而不厌”,对学生要“诲人不倦”,教师对学术专业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孔子的这些话语,成为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经典格言,几千年来为广大人民所传诵和运用。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代大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方法,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学思结合的基本方法。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需要学思结合,认同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心目中的价值导向,从而主导多元的价值取向,在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实践中,力争能够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告诉学生“是什么”,更应告诉学生“为什么”和“怎么样”,使学生真学、真信、真用、真行。而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的影响是直接而有效的,所以,更需要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