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不是纠正不良行为的万能钥匙

教育不是纠正不良行为的万能钥匙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二,说理的姿态,要亲近有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说理教育的前提。当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情感链接,说理教育的有效性就会提升。那么,为何说理教育的效用极其有限呢?无论是想让孩子延续一个好的行为,还是结束一个坏的行为,单纯地讲道理并不能够获得最佳效果,我们还要发掘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并运用心理规律,让学生朝着既定的教育目标前进。

教育不是纠正不良行为的万能钥匙

说理教育,是所有的一线教师经常都会用到的教育方法,即向学生讲明道理,帮助他们认识、分析问题,从而促进他们不断地成长进步。换句话说,要让学生“做”或“不做”某一件事,“坚持”或“放弃”某一种行为,不能只提要求,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

说理教育是一门艺术,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述大道理,没有谁愿意听。所以,在进行说理教育时,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说理的内容,要说到点子上。让学生明确教育的内容,且还要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彻底明白,且心服口服。

其三,说理的氛围,要积极向上。即便是同样的话,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去听,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能让学生在心甘情愿的状态下接受你的建议,那么说理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一半。这就需要教师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一些问题和悬念,点燃热情,引发思考,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主动去探寻“答案”。

其二,说理的姿态,要亲近有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说理教育的前提。当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情感链接,说理教育的有效性就会提升。所以,教师在说理时,一定要把握好姿态,平易近人为佳,切忌板起面孔训斥,或是盛气凌人,我们要做的是以“理”服人。

尽管说理教育不可或缺,但置身于教育一线,多数教师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找其推心置腹地谈话,想通过晓之以理的方式去改变学生的行为,在实际教育中并不是那么“好用”。有时,谈话数次、持续几周,都是收效甚微。那么,为何说理教育的效用极其有限呢?除了这种策略,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相信,这是很多教师都在寻找的答案。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需要多了解一点心理学的规律。还记得之前我讲过的那位数学老师主动向一位后进生“泄露试卷”的个案吗?其实,他也是在给学生积累“成功体验”,让学生产生内驱力,继而主动去为自己创造成功体验。我们知道,任何行为的背后都存在一些动机,想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转变,就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动机,并利用相应的心理规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概括来讲,影响行为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方面:

•认知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所谓思想,其实就是我们头脑中的认知观念。当一个学生认定了“我就是学习不好”“老师就是不喜欢我”的时候,外部的信息都会融入他的心理投射中,继而让他做出符合这个认知的行为,比如:与同学发生冲突,被老师批评,然后强化他头脑中的那个观念——“老师就是不喜欢我”。(www.xing528.com)

如果借助一些偶然的事件,让他感受到,老师只是就事论事,不是针对自己,而且老师看到了他鲜为人知的一些闪光点。那么,这种不一样的体验,就可能会更改他的认知观念,让他开始相信“老师也是认可我的”“我也不是一无是处”。这时,改变的内驱力就产生了。

•情绪情感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今天心情不错,就算遇到麻烦事,也能一笑而过;今天心情很糟,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甚至很容易就迁怒他人。这说明,我们的行为会受到自身情绪情感的影响,如何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对于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存在易激惹的状况,动不动就跟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深入了解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学生并不是针对其他同学,他是在家庭生活中积压了大量的负面情绪,比如:长期被父母斥责或长期遭到忽视,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继而表现出不良行为。

•环境影响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词语叫作“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我们活在这个社会中,不可避免要与周围的人群打交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许多行为都是受他人影响而发生的。比如:有些孩子结交了社会上的“坏朋友”,从而被迫做出了一些不良行为,但这些孩子本质并不坏,这就需要我们加以辨别,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

•行为习惯

习惯是不可小觑的一种“力量”,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当它变成了无须调动任何意志力就可以完成的一种行为时,会对我们自身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会设计整理书包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将其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延续到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育的核心,应当是培养健康的人格。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在我们的认知中,也应当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一直都相信,没有所谓的“坏孩子”,他们只是尚未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我、体现自我。无论是想让孩子延续一个好的行为,还是结束一个坏的行为,单纯地讲道理并不能够获得最佳效果,我们还要发掘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并运用心理规律,让学生朝着既定的教育目标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