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说艺术:如何用精准的词汇引导观众进入故事

解说艺术:如何用精准的词汇引导观众进入故事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说的不良声誉来自过度使用和缺乏想象力。解说词应该和诗歌一样,每一个字都得精心计算。但在最后润色解说词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某一时刻,解说介绍了希特勒的兴起,指出奥本海默是犹太人。或者,解说是无所不知的,根据需要可以对人物和上下文进行评论,这也是解说的默认实现方法。有帮助的是,将解说员视为一个人物,是引导观众进入故事的人。

解说艺术:如何用精准的词汇引导观众进入故事

解说的不良声誉来自过度使用和缺乏想象力。但有一些解说的功能可以比你处理方法中的任何其他电影元素更有效果、更天衣无缝,有时甚至能更优雅地实现:介绍主题、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澄清或增强采访言论、铺垫、设置倒叙、过渡或停顿。艺术性的过渡可能是解说对你电影的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

解说词的写作与你以往所进行的任何其他写作不同。解说词应该和诗歌一样,每一个字都得精心计算。事实上,你可能会发现在你开始撰写解说词之前,重新熟悉一下你自己喜欢的诗歌是有帮助的。阅读时,请注意每个单词的分量与意义。理想情况下,你的目标是要达到精准和简洁。但在最后润色解说词时,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你必须弄清楚需要传达的什么。

我们开始只是写出我们想要说的话,尽可能的简明扼要,有时会引用我们在处理方法或建议书中已经想到的最初的语言。我们在剪辑室录制解说,可能的话使用最好的声音,然后将其切入到粗剪中。

如果你像我们一样使用的是索引卡,那么你也许会先与你的剪辑师和编剧一起坐下来,并标注需要解说的地方,就应该说什么和在哪里说达成一致,但解说的确切内容尚待确定,这将有助于衔接两个镜头片段。在某些情况下,解说需要多长时间就给予它多长时间,但绝不能太冗长。更常见的情况是,由于镜头长度或者视觉效果的剪辑,写出的解说词长度必须对应所需要的时间。

一旦你对需要完成解说的每个场景有了感觉,那么你就应该想清楚如何最好地予以解说。你不是在写一篇文章,所以问问你自己需要传达的最低限度的信息是什么,然后放下其余的信息,并想明白如何优雅地措辞。如果你发现你写的是很长的晦涩的句子,很可能是你想说的太多了。要么删除些信息,要么把你的句子分成两部分。

当一个简单的陈述句不起作用时,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把看似不同的事物结合起来,或者简单地总结成几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把它们变成一种排比句。在英语中,任何三句口语构成一种三句排比都会有一定的节奏,人们会倍加关注。在影片《首席法官:厄尔·沃伦的生平与遗产》(Super Chief:The Life and Legacy of Earl Warren)的一个场景中,莎伦编写了一段关于1952 年共和国公约的解说词,其中,沃伦是总统候选人。如果沃伦支持总统竞选,她面对的是如何解释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德怀特·艾克·艾森豪威尔(Dwight Ike Eisenhower)承诺厄尔·沃伦(Earl Warren)坐上最高法院席位的一系列复杂的幕后交易。莎伦的解决方案是首先确定她绝对必须传达的信息,并删除令她迷惑而最终又不重要的细节。她把这些列入了一个三句排比,而不是解释这个过程。摄像机上的被采访对象跟随着解说将会揭示这个有争议的幕后交易,这样比直接去加以解说要好得多。(www.xing528.com)

解说词:但美国最喜欢的战争英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决定要成为总统。他们在公约楼里见了面。这里会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一次私人会面,一张关键的选票,突然间,艾克有了一个新的支持者。[3]

排比句中的句子不一定全是一种形式。在乔恩·埃尔斯(Jon Else)的杰作《复核之日》(The Day after Trinity:J. Robert Oppenheimer & the Atomic Bomb)中,有一种排比句不仅仅是总结,而是变成了几乎看不见的过渡。在某一时刻,解说介绍了希特勒的兴起,指出奥本海默是犹太人。在已经确定他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之后,采访部分描述了奥本海默在纳粹迫害德国犹太人之后产生的越来越强的政治意识。然后解说重新开始。

解说词:20 世纪30 年代末,美国经历了大萧条,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盛行,西班牙发生了内战,奥本海默也越来越左倾。[4]

解说简洁地总结了几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然后回到了人物上,最后一句话不仅使奥本海默的行动成为一个更大的政治发酵的一部分,而且也作为一种过渡,又回到了他的个人故事上。与任何解说工具一样,技巧在于明智而有节制地使用了三句排比方法。

上述两个例子采用传统的实现方法,其中解说功能与摄像机上的讲故事者进行对话,通常补充或者充当了他们观察的桥梁。在我们自己的电影中,我们狭义地界定了解说员的角色。我们也许会决定解说只用于传达历史事实,而从不用于对人物发表评论或讲述他们的个人故事。或者,解说是无所不知的,根据需要可以对人物和上下文进行评论,这也是解说的默认实现方法。开始思考你想要什么样的声音:男性的还是女性的?亲和的还是权威的?有帮助的是,将解说员视为一个人物,是引导观众进入故事的人。解说员可以表达多少明显的观点呢?这个声音是否具有争议性和讽刺意味,还是追求客观呢?重要的是决定风格并坚持下去。然后,尽量给观众播放试一下,看看他们的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