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岑仲勉与陈寅恪的关系及对岑仲勉的评价

岑仲勉与陈寅恪的关系及对岑仲勉的评价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为,此诗是写岑仲勉的。陈寅恪和岑仲勉是中国隋唐史研究的两座高峰,两人关系正常,彼此尊重,因在同一领域,著述中互有引证。岑仲勉1950年在中大印行讲义《隋唐史》,“有意与陈氏为难,处处与之立异”。岑仲勉当时推崇辩证法,而陈寅恪对此很反感。岑仲勉是唐史专家,此处用“沉香亭畔客”借指唐史研究者,语意精妙。“南方亦有牡丹王”易解,但关键是一“亦”字,我理解是以北方冯友兰对指岑仲勉。

岑仲勉与陈寅恪的关系及对岑仲勉的评价

1952年春,陈寅恪有一首绝句《咏校园杜鹃花》:

美人秾艳拥红妆,岭表春回第一芳。

夸向沉香亭畔客,南方亦有牡丹王。

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只注此诗古典,未涉今典。我认为,此诗是写岑仲勉的。

旧诗有以花及美人为喻的习惯,此是中国文化常识。陈寅恪当时已双目失明,校园有无花开花落,其实他并不关心。如果此诗就字面理解,毫无意义。(www.xing528.com)

陈寅恪和岑仲勉是中国隋唐史研究的两座高峰,两人关系正常,彼此尊重,因在同一领域,著述中互有引证。1949年后,陈、岑又在同一大学的同一学系,但我们从诸多回忆文章中可察觉两人基本没有来往。

岑仲勉1950年在中大印行讲义《隋唐史》,“有意与陈氏为难,处处与之立异”。岑仲勉当时推崇辩证法,而陈寅恪对此很反感。上世纪30年代初,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就直接讲过:“平生不解黑智儿(一译黑格尔)之哲学,今论此事,不觉与其说暗合,殊可笑也。”到了1965年,陈寅恪为此文写“附记”时还说:“又正反合之说,当时唯冯友兰君一人能通解者。盖冯君熟研西洋哲学,复新游苏联返国故也。今日冯君尚健在,而刘胡并登鬼录,思之不禁惘然!是更一游园惊梦矣。”[19]此即后来陈寅恪给科学院答复的源头。

当时北京已有陈寅恪早年清华同事冯友兰的顺时而变,现在广州陈寅恪早年史语所同事岑仲勉也首先表态,用辩证法来解释隋唐史,此即“美人秾艳拥红妆,岭表春回第一芳”之意。“夸向沉香亭畔客”是化用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之意。岑仲勉是唐史专家,此处用“沉香亭畔客”借指唐史研究者,语意精妙。“南方亦有牡丹王”易解,但关键是一“亦”字,我理解是以北方冯友兰对指岑仲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