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对创新的影响及评价

教育对创新的影响及评价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至今日,教育界对创新并不陌生。对于学习者而言,发展“创造新价值”能力时,勤于提问、善于合作,实践“跳出盒子的思维”将有助于他们未来应对变化与不确定性时,能够有充足的准备和适应性。对比之下,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价则难度更大,在相应学科领域的评估中尚未形成一致的做法。

教育对创新的影响及评价

时至今日,教育界对创新并不陌生。一些国家、国际组织纷纷提出包含创新素养、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教育框架体系,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创立的21世纪学习框架。这一框架引发了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超越知识范畴的21世纪技能运动(21st century skills movement),教育、社区、商业领袖等多重角色都参与其中,涌现了多样的,又相对聚焦的面向新世纪的学生关键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体系[2]

21世纪学习框架体系中,“学习与创新技能”成为培养目标中的核心部分。“学习与创新技能可以将为当今世界日益复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做好准备的学生与那些没有做准备的学生区分开”,包含了创造力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交流以及合作四项技能(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3]。其中,创造力与创新技能的内涵首先是创造性思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创新思维手段进行创新,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作详尽阐述、提炼、分析和评估。其次是与他人共同创造性地工作,要求学生对新的、多样的观点持开放、支持的态度,集中集体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在展现自己的原创性和创造力的同时,也能够理解真实世界的限制。最后是应用创新,要求学生把创造性思想付诸行动,在实践中做出自己的贡献[4]

另一具有影响力的学习框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8年最新发布的《2030学习罗盘》(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OECD中提出,为了适应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且能够助力构建更好的未来,每一个学习者都要具备变革素养(Transformative Competencies),其中包含创造新价值、协调矛盾和困境以及承担责任[5]。OECD认为,这三种变革素养能力,是一种高阶能力,能够在多样的情形中引领学习者去应对不确定性,去采取有效与有意义的行动,这也正是人类超越人工智能之处。

OECD定义的“创造新价值”,包含了两重含义。首先是将创新作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并处理诸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具有挑战性的全球问题。为此,个人需要拥有发明创造的能力或是创业精神,为社会带来新的产品、服务、工作机会等。第二,创造新价值又不限于产品、服务、工作,也包括新的知识、见解、技术、策略、解决方案,并应用他们解决新的或原有的问题。

对于学习者而言,发展“创造新价值”能力时,勤于提问、善于合作,实践“跳出盒子的思维”将有助于他们未来应对变化与不确定性时,能够有充足的准备和适应性。教学方法中,要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场景中和真实挑战中,应用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发展新的思考、思路与见解。

不论是21世纪学习框架,还是OECD的2030学习罗盘,以及世界其他各国提出的“关键素养”“全球胜任力”等,在对待创新这一关注点,具有以下一些特征:(www.xing528.com)

第一,各框架都将创新放在重要的地位,并看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尽管大多数的学习框架中,“3R”(读写算)等基础能力通常描述为学生素养或能力发展的基石,但都较为一致的将重点转向能力、素养目标,而且创新也都成为关注的要点。可以说,全球的教育体系,都寄希望于未来的青年能够拥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现在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面对目前我们尚未知的更多挑战。

第二,重视创新,但在具体政策界定和评价实现上,模糊不清。OECD在2009年有一项调查,对于OECD国家中开展21世纪技能与素养的教学和评估情况进行了分析。1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教育改革进程中重视21世纪技能与素养的引入,但是几乎没有对于创新这样的能力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关政策,亦缺乏指向教授学生这些素养能力的相关教师培训[6]。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到影响学生求学道路选择的一些高利害考试上来,创新素养的评估变得更加困难重重。以美国学生能力评估测试(SAT)为例,在2016年的写作考核方式调整中,采用了分析性写作的新形式来替代使用了12年的任务型作文。要求学生依据试题提供的源文本,理解原文观点,分析作者所用证据、写作风格、修辞目的、例证方式、推理方式和如何说服读者接受观点等,即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中案例的合理性、逻辑思维以及论证技巧或修辞技巧进行评价[7]。这一改革,加强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有助于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衡量。对比之下,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价则难度更大,在相应学科领域的评估中尚未形成一致的做法。

第三,如何将新兴领域的内容有效整合并进入现有课程体系,仍是一个未解的课题。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日常课堂和常规课程内容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一点在各类学习框架得到了主要的体现。而跨学科、新兴技术、实践与体验等领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创新能力发展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彻底跳出学科的框架,打破书本、大纲内容的限制,也能够将他们在基础学科中的所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乃至形成对相关专业领域创新方法的初步认知,这些都将会为创新概念真正赋能。上述代表性的学习框架虽然没有涉及具体内容的整合,但是保持了足够的开放性,为学校作为这些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体,提供了有益参考。

总而言之,从对国际代表性的学习框架体系的分析来看,全球教育界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形成了充分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然需要进一步予以探索和革新。如何在课程层面提供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如何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角度为创新能力的发展给出评判与反馈,又如何发展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学校必将是落实创新能力最具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