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研究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较于教师创新性与创新性教师,教师企业家是个较新的概念。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而分辨信息、澄清价值、追寻意义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这样才能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然而,无论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还是教师职业发展需要,智能时代的教师均需打破传统偏见、惯习,在与人工智能合作的过程中,在变化的教育场景中,把效率交给AI,把创新留给自己。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研究

相较于教师创新性与创新性教师,教师企业家是个较新的概念。教师企业家最先由戴维斯在2006年提出,特指为实现共同目标进行跨班合作,为学生创造有益学习机会的教师。后指面向21世纪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教师,即教师作为领导者和创新者,对如何教学有深度理解,清晰了解学校的经营战略,具备将专业知识授予他人的技能和责任心。

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如前所述,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在信息洪流中教会学生辨伪存真,不能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教会学生澄清价值,不能在纷乱喧闹中教会学生追寻人生的意义,那么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就大大降低。而分辨信息、澄清价值、追寻意义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这样才能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存在于语文学习中,也存在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智能时代,这类能力越发显得珍贵,培育这类能力越发显得迫切,因为我们面临的信息量更大,身处的社会价值观更为多元。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远胜于教会其固定的内容。

智能时代的教师需具备创新能力。已有研究揭示教师的工作中存在着“节律性强”“重复度高”等特征,导致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个相对保守的群体。然而,无论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还是教师职业发展需要,智能时代的教师均需打破传统偏见、惯习,在与人工智能合作的过程中,在变化的教育场景中,把效率交给AI,把创新留给自己。(www.xing528.com)

概言之,教师具有改变的潜能和动机,其改变的宗旨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还是为了谋求职业的进步;其改变的目的是保障学生的学习利益,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由此,教师无论是作为专业团体的领导者,还是课堂一线教学的实践者,立足之本依旧在课堂,要保持与课堂实践的对话;即便身处课堂之中,依然具有战略眼光和开阔视野,热爱自己的事业;不仅善于反思(向后看),还能冲破既定框架,善于把握机会,调动资源,敢于冒险、突破与变革(向前看),与同事一起投入有意义的教育事业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