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医的时间安排与文化冲突

法医的时间安排与文化冲突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作为社会文化的存在的人总是要遵守着一定的地方性文化和习俗,因此常常与法医对尸体检验的时间原则相冲突。法医考虑这些文化因素并积极协调,使得死亡鉴定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基于尸体检验的一些规定,法医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快的速度完成解剖,并且还要保证尸检结果的准确性。

法医的时间安排与文化冲突

众所周知,人体有许多细菌,人死后遗体组织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腐败细菌的作用下,快则几个小时就开始不断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逐步开始腐败。由于尸体的存放条件不一样,其腐败变质时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天然条件下,气候炎热就腐败得快,经过水泡过后的尸体腐败快。而在冷冻条件情况下,存放时间就长。腐败严重时,腐败扩展全身时,腐败气体使整个遗体膨胀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表现为头面部膨大,眼球突出,口唇肿胀外翻,舌尖伸出口外,胸腹部显著隆起,阴囊高度肿胀,皮下组织和肌肉呈气肿状,使死者难以辨认。[3]这样的时候如果再进行尸体解剖,对法医来说是艰难的事,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时候很多死前留下的痕迹,甚至一些毒物都会有改变,对明确死亡原因等问题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死亡最短的时间内解剖对确定相关问题是十分重要和有利的。又如一些中毒尸体按照《GAT 167-1997中毒尸体检验规范》要求收集到相关检材前,不可以水洗[4](家属常常会进行水洗,以便“干净地离开人世”)。正因为有这些对尸体检验的严格要求,所以法医对于尸体的检验原则就是及时、迅速,以避免发生不可逆性的改变,而影响到公安在侦破、分析时的证据,当然,解剖工作本身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根据情况复杂难易的不同,需要时间的多少也会不一样,给予足够的时间也是必需的。否则,影响未来司法审判中证据的收集,最终影响司法公正

然而,作为社会文化的存在的人总是要遵守着一定的地方性文化和习俗,因此常常与法医对尸体检验的时间原则相冲突。虽然科学取证的原则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尊重一些地方的社会文化规则,那么,鉴定就可能更加顺利地完成。

以下这个个案是访谈笔者同事整理的。

个案5-1 2000年某月某天,楚雄某地发生一起老人突然死亡事件,家属对死亡原因有怀疑,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警,当地公安机关初查验后认为没有发现任何非正常致死的情况,遂告知家属如果要查明死者死亡原因,那么就要做尸体解剖。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委托了××司法鉴定中心进行解剖,当鉴定人员下午五点多到达当地后,家属对解剖之事又表现得很犹豫。原来按照当地风俗,人死亡后,就要启动处理死亡的各种仪式程序,并且已经将下葬的时间测算好了,按照所算日子,如果不在今天之内开始仪式的话,死者就会魂魄不散,对家属不好,死者家属会受到村里人们的一些非议,以后会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经过公安机关与家属们的协商,家属最终同意进行解剖,但告知,必须在午夜12点以前完成解剖,这个时间是经过重新测算的。

于是大家抓紧时间,鉴定人员请当地公安机关帮助解决照明之事,家属也积极帮助解决,跑上跑下,拉线找灯,经过安装各种设备,鉴定人员连续几个小时工作,在晚上11:30终于完成了解剖工作,提取了必要的检材后,同意家属可以自行处理尸体。家属迅速将尸体摆放到指定位置,开始其准备好的处理仪式。(www.xing528.com)

下面这个案件是笔者参与部分工作的。

个案5-2 2017年6月某日,楚雄某地村民意外死亡,死者家属希望进行尸体解剖查明死因,报至当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帮其找到××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中心人员及时安排人员到达事发地点,由于之前未被告知相关要求,鉴定人员在下午三点多到达,在开展鉴定工作之前向家属告知相关鉴定的规定和要求,这时家属突然提出鉴定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完成,由于当时已经接近四点,鉴定人员告知会尽力尽快解剖,但不敢保证解剖工作一定完成,因为解剖必须认真细致。后得知原来家属以为鉴定人员来花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知道死亡原因,按照之前的沟通情况,认为鉴定人员三点多到达,检验时间应该足够,但听鉴定人员告知相关情况后,才发现时间不一定足够,按照他们当地的风俗,太阳落山后解剖死者会找不到家,会迷路,所以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将死者缝合好,家属才好将死者在家摆放好,也才可以给他上香,上食品和烟酒。经过鉴定人员抓紧工作,在太阳落山前完成了解剖和检材提取,让家属后续事情得以顺利进行。

因为死者和生者属于同一个有文化意义的社会网络中,在灵魂观的作用下,“生者有责任为死者的灵魂祈祷,并且这些祈祷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获得宽恕并进入天堂”[5],在死者家属的情感中,这是大多数葬礼仪式要发挥的作用之一。在上述法医解剖的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死者的家人提出的要求从科学上看是没有合理性的,但从当地的文化上理解,也是有其意义的,他们希望按照测算好的日子开始处理死者遗体的相关仪式,否则死者的魂魄就不散,这其实是希望通过仪式活动使因为这起死亡事件引起的混乱和恐惧能够迅速清除并趋于平静。死者家属提出那些要求其实就是担心他们没能在恢复社会文化秩序方面尽力而受到村里人们的非议。

死者家人要求必须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将死者缝合好,因为太阳落山后,没有缝合好的死者会找不到家、会迷路,等等。法医考虑这些文化因素并积极协调,使得死亡鉴定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死亡鉴定过程中,法医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多样的文化习俗。基于尸体检验的一些规定,法医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快的速度完成解剖,并且还要保证尸检结果的准确性。但是作为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们的要求也不可谓不合理。多数情况下,经过死者家属与法医人员之间的商讨,事情都能有较为圆满的结果。正如在以上案例中,或是家属重新测定时间,或者法医尽全力满足家属、牺牲一些自己的时间,在死者家属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解剖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