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求同存异外交原则—形成与内涵

求同存异外交原则—形成与内涵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使得求同存异成为中国正式倡导和实践的外交指导原则并获得世界声望,万隆会议是关键的节点。

求同存异外交原则—形成与内涵

万隆会议所坚持的求同存异观念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同时也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之路上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进行了探讨。[70]有学者认为它构成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71]而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55年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实际上是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大格局下提出的建构妥当国际秩序[72]新主张。这些主张虽然与《联合国宪章》有相同的方面,但在当时具有浓厚西方文明色彩的思想学说、观念体系、规则制度主导着国际法的整体结构的背景下,[73]万隆会议提出了一套由亚非第三世界国家首倡的、与传统国际法理念和表述存在着差异的十项原则,实际上是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大格局下提出的建构妥当国际秩序的新主张。这些主张虽然与《联合国宪章》有相同的方面,更加强调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独特诉求,为第三世界国际法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74]从今天的视角看,这是针对国际法的公平正义发展所提出的一种价值向度和原则指引。[75]由于中国在这次会议中的突出作用,万隆会议也是使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多边化、使中国对于国际社会的法治化做出贡献的重要端口,是国际法治中国观念广泛传扬的历史起点,开启了和谐世界的思想之门,奠定了民族独立、与发展中世界共同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国梦的基础。这些都是此后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定位和战略选择可供参考的宝贵财富。[76]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都是求同存异观念的表现。而使得求同存异成为中国正式倡导和实践的外交指导原则并获得世界声望,万隆会议是关键的节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