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组合作学习及教学媒体选择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及教学媒体选择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情感领域目标的实现,小组成员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解释相关的设计思想与实现原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的过程。(四)教学媒体在确定了学习者、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分析了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后,还要选择能够满足特定学习情境需要的教学媒体。

小组合作学习及教学媒体选择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教学策略是万能的,策略的设计与实施要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来解决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程序

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功能与作用,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与操作要领。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为新的学习做好准备。其次,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与假设,给出与问题相契合的题目,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题目的过程中得出解决方案,领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再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做出反馈与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接着,教师布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小组之间从不同角度互相点评学习成果,教师做好总结,给出解决某类问题的原理与步骤。最后,教师给出习题和作业,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二)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的绘制关系到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其中,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策略可以选择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在示范过程中辅以必要的讲解。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动作技能,需要不断地练习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复习已学知识以及讲授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促使学生独立得出结论。在向学生展示知识间的联系与整体知识结构时,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通过模型、实物、图片、幻灯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运用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让学生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在强化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时,教师可以采用实习作业法,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各类学习目标都得以实现。(www.xing528.com)

(三)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更好地符合教学实际情况,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两种教学组织形式:一是集体授课;二是小组相互作用。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准备好课上需要的学习工具与相关材料。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多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避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调节与控制教学的节奏与进度,注意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度。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做出反馈,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小组合作学习包括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与合作完成任务,以及课下QQ群和QQ空间的交流与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情感领域目标的实现,小组成员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解释相关的设计思想与实现原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的过程。同时,教师通过观察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自身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更好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改进的方向。

(四)教学媒体

在确定了学习者、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分析了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后,还要选择能够满足特定学习情境需要的教学媒体。在充分发挥媒体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丰富学习的内容,以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认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取信息加工与整理的能力,具备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每个教学环节的思维导图,并向学生呈现一些有助于引起他们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图片、动画与视频,通过课上演示与课下网络分享,使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得不同的感受,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