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治理创新与实践:解析留守儿童需求

社会治理创新与实践:解析留守儿童需求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留守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层次化的分析,有利于实习社工准确把握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界定需求,制订正确的工作方案。四是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要求设置“青春期教育”的课程。S 镇中心小学会以较正式的形式针对女生进行较系统化的青春期教育,对男生却没有相关的教育。综上可见,D 村小学未开设“青春期教育”的课程,教师们会根据个人经验对部分女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社会治理创新与实践:解析留守儿童需求

1.分析依据。

实习社工采用社会生态理论对D 村留守儿童缺乏青春期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该理论说明个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即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一种功能性整体。人是在环境中与各种生态系统持续互动的主体。人在生存环境中,既受到各种不同的社会系统的影响,又持续和充满活力地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有社会工作学者将社会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生系统、宏观系统。根据“人在环境中”的内涵,人类追求人与环境的适应以满足需求、权利、欲望和目标,只有在人与环境关系中理解这两个因素才是合理的。如果个人因素与外在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互动,个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就难以达成,个人的需求就得不到充分满足。通过对留守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层次化的分析,有利于实习社工准确把握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界定需求,制订正确的工作方案。

2.D 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教育现状。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之有长期和直接接触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实习社工选取留守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中的个人、家庭、学校、社区进行分析。

①留守儿童个人。

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实习社工发现,在26 名留守儿童中,有18 名儿童不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有8 名儿童知道部分变化;有19 名儿童不知道性侵害的确切含义,有7 名儿童知道部分性侵害行为;有25 名儿童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且不能随意让别人触摸。

驻村社工曾对D 村小学的所有学生开展性教育访谈活动,因此在这次访谈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并且知道隐私部位不能随意被他人触碰,极大的可能是该访谈活动的影响结果。

综上可见,D 村留守儿童的系统化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他们知道最基本的防范性侵害的知识,但缺乏系统化、全面性的防范性侵害的知识。

学习青春期教育知识的渠道方面,26 名留守儿童中,有6 名儿童表示不知道该向谁学习/不想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能是没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意识),另外20 名儿童主要是通过向自己身边的人学习,包括家长、老师、朋友和兄弟姐妹,其中有6 名儿童表示是从其他渠道(上网、看书等)进行学习。当实习社工问他们上什么网站或者看什么书时,儿童均无法明确回答或表示不知道。

②留守儿童的家庭。

接受访谈的21 个家庭中,有19 位家长表示会教儿童相关内容;有2 位家长未明确表示会教儿童相关内容;有18 位家长认为有必要对儿童进行青春期教育,有2 位家长认为孩子自己会懂,没有必要教相关内容,有1 位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太小,没到时间学习性方面的知识;有4 位家长表示会教儿童性生理方面的内容,如穿内衣;有13 位家长表示会教儿童性心理方面的内容,包括不早恋;有14 位家长表示会教儿童性安全方面的内容,包括防止他人触碰隐私部位、提防陌生人等。

访谈结果表明,在家庭中,家长的性教育重点都在于性安全教育,但是所教内容仅限于提防陌生人、不让他人触碰隐私部位,对女生强调不要单独和男性在一起,几乎未教育孩子具体如何应对性侵害。根据女童保护组织所统计的数据,实施性侵害的人中,有七成为熟人,而多数家长却忽视了熟人作案。9 位男生的家长中,只有3 位家长教育的青春期知识比较明确全面。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的家长,在性安全、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只教儿童“不要早恋”,却不教他们如何调适这样的心理。

综上可见,在家庭层面,D 村留守儿童的家长都有对儿童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意识,但所教授的性安全知识不够全面、系统,缺乏系统化的青春期教育的知识。

③D 村小学。

实习社工所调查的26 名留守儿童都是D 村小学的学生。

实习社工与该小学的所有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后得出以下信息:一是该小学未开设关于“青春期教育”的课程;二是教师偶尔会在课堂上提起,男女生交往注意事项,女生要注意保护自己,不给别人触碰隐私部位,不和陌生人在一起;三是该小学有2 位女教师,会针对个别看起来“已经发育”的女生进行教育,告诉女生要使用卫生巾,穿内衣,不要早恋,注意保护自己;四是在每周五的放学集会上,教师会传授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不和陌生人在一起,女生不要单独外出,不要和男性单独在一起。

学校未开设关于“青春期教育”的课程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的能力不足。一方面是教师没有掌握系统、科学的青春期教育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师不知道正确引导学生的方法。二是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该小学只有6 位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开设相应课程。三是没有权威的教材参考。四是上级主管部门(田东县教育局)没有要求设置“青春期教育”的课程。

当实习社工问及教师认为青春期教育是否重要、必要的时候,所有的教师都给出了肯定回答,并且也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多引导学生,但由于上述原因,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D 村小学只有一至四年级,大多数学生会在S 镇中心小学读五至六年级。S 镇中心小学会以较正式的形式针对女生进行较系统化的青春期教育,对男生却没有相关的教育。教育的形式是召集所有女生参与学校开设的青春期教育课堂,参考教材为《养成教育——五、六年级》。

综上可见,D 村小学未开设“青春期教育”的课程,教师们会根据个人经验对部分女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师因为受限于自身在青春期教育方面知识体系掌握的不足,所以未教授学生系统、科学的青春期教育知识。S 镇中心小学只有针对五、六年级女生的较系统化的青春期教育,而男生没有被包含在内。

④D 村社区。

实习社工与D 村5 位村干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后发现:一是D 村村民虽然大部分为壮族,但是并没有壮族习俗的因素影响儿童的青春期教育;二是村内没有以社区为中心开展过任何有关儿童青春期教育的活动;三是村内有青少年发生过早性行为、早孕等性安全事件。

村内存在威胁儿童性安全的因素:一是村内有1 名智力二级残疾的40 岁未婚男子,曾在公共场合猥亵女性(不在D 村内),也曾性骚扰D 村多名村民,包括儿童、妇女;二是村内有1 名露阴癖男性患者。

患智力残疾的男子,其父母均70 多岁,无法对该男子进行监管,遭到该男子性骚扰的儿童并未向家长、学校老师或村干部报告相关情况,以至于实习社工向家长、学校老师、村干部提起此事时,他们均表示不知情。(www.xing528.com)

露阴癖男性患者在家长、村民,以及警察的干预后,没有再发生暴露生殖器的行为。

综上,D 村儿童的青春期教育没有受到民族习俗因素的影响,村内也未开展过任何与青春期教育有关的活动,村内还存在威胁儿童性安全的因素。

(2)中介系统。

中介系统是个人所处的微观系统之间发挥联结作用和中介作用的系统。D 村的留守儿童所处的中介系统有以下三个。

①家庭—学校。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一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老师会和家长提起儿童性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例如,儿童在来校路上要结伴同行等。

学校每周五都会发安全告知书,让儿童带给家长。安全告知书上面有关于儿童性安全教育的内容,例如,不让儿童和陌生人外出,不接受陌生人的小恩小惠等。

综上,在家庭—学校这个中介系统中,学校老师只是提醒家长要有注意保护儿童性安全的意识,但未与家长交流具体的防范性侵害的知识或技巧。

②村委(社区)—学校。

访谈发现,村干部一年至少有两次会到学校去,在学生集会时发言,强调安全事项。发言内容部分涉及性安全教育。

D 村办公室与D 村小学比邻,村干部有时候会在学生放学时到校门口,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S 镇政府向D 村村委传达的文件,若有关于学校的文件,村干部会向小学校长传达。

综上,在村委(社区)—学校这个中介系统中,村干部与学生、学校老师的沟通仅限于“要有性安全的意识”,并没有与学校老师交流具体的防范性侵害的知识和方法。

③村委(社区)—家庭。

村委(社区)每年都会对村民开展4~5 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作物种植、生活技能等。在培训中,村干部会与家长交流关于保护儿童安全的注意事项,例如: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走;教育女童要注意保护自己;告知家长村内发生的性安全事件,提醒家长注意。

可见,在村委(社区)—家庭这个中介系统中,村干部未与家长交流过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具体内容,所交流的性安全教育内容都存在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

(3)外生系统。

外生系统是个人与之没有或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和互动,但却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生活的群体、组织或机构等。D 村小学学生的外生系统就是教育部,其制定的招生政策、课程指南、教育发展规划等会对学生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D 村小学的上级主管部门是田东县教育局,课程的设置和安排,教材的选择都是由教育部规定。

根据学者刘文利的分析,学校的性教育得到教育部的多项政策支持。例如,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等,都明确提出对中小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等相关内容。“‘学校性教育’在中国具有法律地位。”[1] 但是,D 村小学相关的政策因种种原因没有落实,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程仍未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4)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指能够对外生系统造成直接影响的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等。宏观系统对于D 村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教育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国家政策支持学校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例如,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奋斗目标;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等,多个文件都明确支持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的相关内容。

不利因素:很多儿童家长、教育工作者的性教育观念落后,不具备全面的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知识,不知道如何帮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存在“无师自通论”“诱发论”“封闭保险论”等落后的观念。这些落后观念阻碍着家长、教师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