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暴雨将至:时间流逝,圆圈固又非》

《暴雨将至:时间流逝,圆圈固又非》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悲剧的要素之一就是感受力强的灵魂。有了这样的灵魂,任何灾难都可能变成一部悲剧。他们知道天天是我的儿子,他们的小师弟,才12岁,今年上五年级。“然后他又问我:时间扭曲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可以穿越到过去和未来?虫洞是不是存在,是不是穿越虫洞就可以到另一个时空?有人说黑洞就是一种虫洞,是不是这样的呢?我的回答通通是:不知道。”下面的孩子继续笑,他们没有想到我和孩子的讨论都是以我的无知做结束的。

《暴雨将至:时间流逝,圆圈固又非》

悲剧的要素之一就是感受力强的灵魂。有了这样的灵魂,任何灾难都可能变成一部悲剧。

——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艺术重构时空

“我经常在家里和天天一起讨论相对论的问题。”

周一晚自习上课铃响了之后,我走上讲台,一开口就讲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下面的孩子们听了一开始是惊诧,回过神来之后马上哄堂大笑。他们知道天天是我的儿子,他们的小师弟,才12岁,今年上五年级

“你们可别笑,这是真的。”我一本正经地解释。

“比如昨天晚上,他就问我:爸爸,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怎么回事?我回答:不知道。”

孩子们又笑了。

“然后他又问我:根据相对论,是不是说运动的速度接近或者超过光速,时间就会发生扭曲?我回答:不知道。”

下面有孩子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然后他又问我:时间扭曲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可以穿越到过去和未来?虫洞是不是存在,是不是穿越虫洞就可以到另一个时空?有人说黑洞就是一种虫洞,是不是这样的呢?我的回答通通是:不知道。”

下面的孩子继续笑,他们没有想到我和孩子的讨论都是以我的无知做结束的。

“没办法,他看了那些科普杂志之后就跑来跟我探讨,可惜我的物理知识高中还没毕业就还给老师了,由此可见,没文化真可怕。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对时空的超越其实是人类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从孙悟空的筋斗云到卢生的黄粱美梦,从时光机到穿越剧,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这种愿望,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限制最大的就是时空。就拿现在来说,下课铃响之前,大家都必须待在这个空间里,这就是限制。”

有孩子点头同意。

“不过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相对于我们被时空限制的肉身,艺术可以说是自由到极致了,任何艺术,不管是音乐还是绘画或是文学或者电影,都轻易拥有一种能力,就是穿越时空,甚至它们还能扭曲时空,重造时空。比如我们看过的……”

“《罗拉快跑》就是存盘取档!”有孩子回答。

“不,是平行空间!”有孩子纠正,这个观点上次我们在讲评这部电影的影评时谈到过。

“对。这部电影当然比较极端。其实每一部电影都可能存在超越时空的现象,比如镜头一闪,可能是十几年前,镜头一转,又到千里之外了,只不过这种穿越我们早已习惯,也不以为奇了。

“我们这个板块研讨电影的叙事结构,在上节课我们鉴赏了《罗拉快跑》的平行空间结构,而这部电影的结构更让人称奇,它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结构,这部电影是马其顿的,名字叫《暴雨将至》。”

由于这部电影初看会让人有些费解,我简单介绍了影片的结构,然后说:

“鉴赏这部电影需要大家有更好的耐心和更敏锐的观察力,因为这样你才能发现导演在电影里故意设置的矛盾情节,比如前面死了的人后来怎么又复活了。这并不是穿帮,而是导演故意设置的情节,让我们知道,这部电影并不是简单的前情追溯或者回忆闪回,而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结构,而导演正是通过这种结构传达出了主题:对这个充满仇恨和杀戮的世界感到悲伤与绝望。

“下面,请耐心、认真、仔细地观赏。”

影片情节

影片由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故事组成,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分别是语言(Word)、面孔(Face)和照片(Picture)。

语言:马其顿一个东正教修道院的年轻修士柯瑞发了静默誓,他已经保持两年多不说话了。一天,一个阿尔巴尼亚穆斯林女孩撒米娜被怀疑杀死了东正教徒而被追杀,逃到了修道院柯瑞的房间,两人语言不通,柯瑞又不能说话,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收留了女孩。在东正教徒武装人员闯进修道院搜查时,他也没有向院长承认实情。院长察觉真相后,驱逐了柯瑞。柯瑞带着女孩一起逃亡,两人开始相爱,相约去伦敦投奔柯瑞的叔叔——著名的摄影师亚历山大。不料路上却被女孩的族人截住,族人无法容忍她与东正教徒相爱,撒米娜的哥哥开枪射杀了她。

面孔:伦敦,摄影师亚历山大刚刚获得了普利策奖。他想和自己的情人——图片社的同事安妮结婚。可是安妮徘徊在情人与丈夫之间无法取舍,亚历山大不愿等待,独自离开。安妮约丈夫吃饭,告诉他自己怀孕的消息,可是丈夫在餐厅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枪战中被击中丧生。

照片:亚历山大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乡人热情欢迎他的回归,但是曾经平静的家乡已不是16年前的样子,东正教徒与邻村穆斯林的冲突已经一触即发。亚历山大这次回来,想寻找初恋情人汉娜。乡人告诉他,汉娜丈夫已经去世,但是汉娜是穆斯林,他们不可能在一起。不死心的亚历山大还是冒险去探望汉娜,得到的却是枪口后的敌意与冷遇。之后,他知道汉娜的女儿撒米娜被传打死了东正教徒而被乡人扣押,他冲到关押撒米娜的农场救出了她,结果被自己的表弟开枪打死。临死前他嘱咐撒米娜赶快跑。撒米娜惊慌逃命,奔向一所东正教修道院,影片开头的场景再现。

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

语言

影片的第一部分命名为“语言”(Word),可第一个出场的男主角,却是一个发了静默誓不能说话的男孩。这个安排,似乎是对语言的反讽。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其实也是最重要的误解工具。在使用了数千年语言之后,人类沮丧地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不能通过语言完整无缺地表达出来,很多时候,话语一出口就是谬误。而有的时候,语言也成为工具,用以掩盖内心的阴暗、贪婪或者罪恶。也许正因为此,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而六祖慧能也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

如果从语言的角度说,柯瑞与撒米娜的交往似乎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他作为修士时对撒米娜的保护,第二部分是他被逐出修道院之后与撒米娜的逃跑。前一段因为他的静默誓,他一句话没说,但是柯瑞那双含义丰富的眼睛却胜过了任何言语,更不用说他冒着危险保护撒米娜的行动了。这个段落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两个人语言不通,而且一个人不能说话,可是他们的交流却异乎寻常地通畅。柯瑞了解撒米娜的处境,于是不顾一切保护她,甚至不惜为此对院长撒谎,为她偷来西红柿充饥,让她睡在床上,自己打地铺,由于撒米娜的拒绝,最终她睡在了地板上。后来院长发现了撒米娜,并把柯瑞逐出了修道院,柯瑞的静默誓也自然解除了。当他终于可以用语言跟撒米娜交流时,却发现两个人的交流异常困难:一个人说马其顿语,而另一个人说的是阿尔巴尼亚语,两个人都不明白对方在说些什么。在修道院里,他们是用心灵在交流,而出来之后用语言交流,却无法达成之前心灵的默契了。

影片有两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撒米娜逃到修道院被柯瑞发现时,她将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在撒米娜被哥哥开枪击中将死去时,看着抱着她的柯瑞,她又将食指放在唇边做出同样的手势。前者固然是怕柯瑞告发自己,而第二次似乎是在暗示,语言的交流是无力也无用的。她即将死去,与恋人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可以用眼,可以用手,可以用心,只是不必用语言。

语言的另一个隐喻则是关于民族宗教冲突。照《圣经》所说,由语言不通而造成的彼此的隔阂乃至于误解与仇恨,从巴别塔时期就开始了。影片中的东正教村子与穆斯林村子本是一个村子,从亚历山大寻找自己初恋情人的情节来看,双方的村民在以前应该是和睦相处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的误解与隔阂越来越大,而语言的不通也加剧了这种误解和隔阂,误解发展为仇恨,仇恨演变成仇杀,于是这仇恨的链条环环相扣,绵绵不绝,再也无法解开。

兄弟(www.xing528.com)

真正的悲剧,不是来自仇敌的伤害,而是来自亲人的杀戮。如果哈姆雷特只是简单地杀了仇人,那么这部戏也不过是个宫廷复仇肥皂剧罢了。但是因为复仇,哈姆雷特杀死了恋人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逼疯了奥菲利亚,引发了奥菲利亚哥哥雷欧提斯的巨大仇恨,最后在两人比剑中双双丧命,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影片中两个主要人物撒米娜和亚历山大的死都很值得玩味——他们都死于亲人之手。撒米娜被哥哥枪杀,而亚历山大被表弟打死。这似乎是对现实的嘲讽:在民族矛盾一触即发的小村子,两个人都不是被所谓的“敌人”杀害的,而是被自己的亲人杀害的。杀害他们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居然对敌人也有爱。在已经丧失理智的狂热的仇恨面前,任何平常的爱都成了大逆不道,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居然能割断家族与血缘的纽带,让本来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反目成仇痛下杀手?又是什么能让人失去基本的人性判断而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也许有很多原因,比如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意识形态……在这些东西面前,良知是奢侈的,也是危险的,这是怎样的让人不寒而栗!

孩子

影片中几次出现孩子。

第一次是第一节中几个马其顿的孩子围拢在一起烧乌龟,并把子弹扔进火里取乐;马其顿武装分子来搜查修道院的时候声称,撒米娜躲进修道院的消息是孩子们说的;在第三节,波真被撒米娜杀死的消息居然也是孩子们说的!让人不禁感叹马其顿的孩子似乎神通广大,他们可以把子弹当玩具,还没学会穿裤子就可以端着冲锋枪到处乱跑,而且他们似乎也知道一切,同时成年人们居然也对他们说的话深信不疑,他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大人们提着枪四处“寻仇”。

是孩子太聪明还是大人太愚蠢?恐怕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在长期的民族宗教积怨下,任何一个小小的火星都可以点燃沉寂已久的火药桶,产生毁灭性的爆炸。战争是残酷而严肃的,可是引起战争的原因却可能是荒谬而可笑的。

这种危机是一部分人担心的,撒米娜的爷爷就指责撒米娜“引起了一场战争”;同时它也是一部分人期待的,因为他们对这场战争期待已久,除了借口,什么都不缺了。哪怕只是孩子的流言,只要能为自己所用,其他的都不必考虑。脆弱的平衡随时都可能被打破,而一旦打破,就意味着无数的人将失去生命。

与此对照的是,在第二部分,安妮路过伦敦街头的一间教堂时,看到教堂里的儿童唱诗班正在排练。安妮和其他观众在门口伫立良久,也许,在这个混乱的世界,只有这样纯净的童声才能勉强带给人们一些安慰。

时间不逝,圆圈不固

《暴雨将至》最迷人之处就是它的结构设置,尤其是对时间的弯曲。有人说,这部电影将对时间的探索做到了极致。但是这种弯曲刚开始乃至接近结束时我们都不会察觉,直到第三节亚历山大孤身前往农场,把被同胞扣押的阿族女孩解救出来时我们才大吃一惊:这个女孩不就是在第一节里被哥哥射杀的撒米娜吗?情节继续发展,我们看到亚历山大为了救出撒米娜而被表弟射杀,雷声轰隆,暴雨将至,撒米娜继续逃跑。让人惊讶的是,第一节开头修道院院长与柯瑞的一段戏竟然又原封不动地重演了一次!这时我们才明白,整个影片的结构就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结构,影片的结尾就是影片的开头。

黑格尔认为: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便是古典艺术。导演使用这种惊世骇俗的叙事方式,显然不是单纯为了结构而结构,而是想通过这种无限循环的结构,描绘出巴尔干半岛数千年来似乎从未走出过的仇恨、杀戮的怪圈。每一次杀戮的结束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次杀戮的开端。相信每一个观众看到第三节亚历山大用生命换来撒米娜的逃跑时心中涌起的不是庆幸,而是更深的悲凉,因为我们知道,撒米娜奔向的不是自由,而是死亡。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悲哀和沮丧的呢?

“时间不逝,圆圈不固”这句话在影片中反复出现,这是本片最重要的一个隐喻。所谓“时间不逝”,指的是影片反映的人类的仇杀和争斗从古至今就没有停止过,不管是在战火纷飞的马其顿,还是在看上去安静祥和的伦敦,因为爱,或者恨,或者因爱成恨,而最后的结果总是杀戮。时间仿佛已经停滞,不再流逝,于是仇恨与杀戮一次又一次上演,永无停息之日。这让我们这些暂时处在和平环境中的人怎能不由得心底升起深深的悲悯!

不过当我们把影片看完之后,又会发觉,影片的循环结构似乎又在多处存在破绽。例如第二节中安妮在图片社里看到柯瑞坐在死去的撒米娜身边的照片,接着又接到柯瑞的电话找亚历山大,可是到第三节的时候亚历山大又去救撒米娜,而结尾的时候柯瑞也还在修道院,并未被逐出。这些矛盾显然不是电影穿帮,而是导演有意为之,这其实是对另一句话“圆圈不固”的诠释。人类的杀戮似乎永无休止,总是冤冤相报,如一个圆圈。如果这个圆圈永远牢不可破,无疑是最让人绝望的。但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圆圈不固”这句话似乎又在暗示:尽管有如此多的仇恨和杀戮,人类一次又一次陷入这个怪圈,但是这个怪圈也并非牢不可破。片名《暴雨将至》也许可以理解为动荡将至,但是也未尝不能理解为人类的猛醒将至。影片中出现的这些破绽也在暗示,这样的情节不可能永远这样简单地循环下去,圆圈终会出现异数,打破这让人绝望的循环,迎来爱与和平的重生,这也将是人类的重生。

影片链接

《地下》

如果说《暴雨将至》尝试的是对时间的扭曲的话,那么《地下》尝试的则是对时间的穿越。而两部电影都反映的是数千年来战火纷飞的巴尔干半岛令人感叹的山川巨变和悲喜沉浮。

从前,有一个国家,它的首都是贝尔格莱德。

马高和黑仔是一对好友,生活在1941年正被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南斯拉夫。马高的弟弟伊万是动物园管理员,患有严重的口吃,还有点智商低下。在德军的一次轰炸中动物园被夷为平地,伊万只救出了一只黑猩猩宋妮。与此同时,黑仔爱上了演员娜塔莉,而娜塔莉又是纳粹军官法兰斯的情人。黑仔与马高合谋,趁娜塔莉演出的时候劫走了娜塔莉,可惜又被德军围捕,娜塔莉被抢了回去,黑仔也被抓。马高化装成医生救出黑仔,杀掉了法兰斯。德军展开大规模搜捕,马高将黑仔、伊万等人藏进家里的地窖避难。马高成了他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人,而马高也趁机把娜塔莉抢到了手。

四年后,纳粹投降,南斯拉夫在铁托领导下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马高却对地窖里的战友们隐瞒了这一切,他欺骗他们说战争还在继续,让他们在地窖里夜以继日地生产武器,自己则将这些武器运往黑市大发横财。马高对外宣布黑仔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英勇牺牲,因此黑仔被奉为民族英雄,而马高则以黑仔生前战友的身份身居高位,同妻子娜塔莉一起被人们崇拜。

地下,黑仔的儿子祖凡长大成人,在他的婚礼上,黑猩猩宋妮爬进了人们自制的坦克并误开大炮,通道被打开,黑仔带着祖凡终于回到地面,准备与德军战斗,却将“二战”电影摄制组当成德国人大开杀戒。翌日清晨,祖凡在躲避追踪的直升机时溺水身亡。伊万来到地面,却被路过的维和部队的车辆带到了西德。阴谋败露,马高和娜塔莉炸毁了地窖,携款潜逃。

时间飞逝,1995年,被关在德国精神病院的伊万无意中看到报纸上通缉军火贩子马高和娜塔莉,知道哥哥一直在欺骗自己,于是顺着地下隧道回到故乡,此时南斯拉夫已经陷入内战的战火中。坐着轮椅的马高还在做军火生意,伊万愤怒中将其打死,自己也吊死在教堂中,娜塔莉也被士兵枪杀。黑仔此时已经成了战争领袖,恍惚中他听到儿子在呼唤自己,于是跳入水井。

岸边的一块陆地上,人们正在快乐地聚会。所有死去的人都来到这里,黑仔和马高冰释前嫌,黑仔的儿子也死而复生,人们欢笑、饮酒、歌唱。伊万穿着时髦,精神焕发,一点都不口吃,用播音员的腔调为大家介绍这块美丽的土地。在欢笑声中,陆地开裂,他们脚下的那块从岸边分离出来,漂向远方,越漂越远,直到消失。字幕打出:从前,有一个国家,它的首都是贝尔格莱德。

学生笔下的《暴雨将至》

亲人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存在,当亲人变成陌生人、仇人,世界将是一个怎样可怕的地狱。战争,将马其顿变成了这样一个人间地狱,地狱里的悲剧在不断地轮回上演,永无止境。

撒米娜被自己的哥哥打死,亚历山大被表弟杀死,而尼克因为自己的妻子而死,这并不是亲人无意的错杀,因为打在他们身上的不止一枪,而是密密麻麻的扫射,让人心惊。人就是一种冲动的动物,如此情绪化,只有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才追悔莫及。

战争是人们最忌讳的话题,因为在战争中只有不断流淌的鲜血和满目疮痍。战争让两个种族间的仇恨越来越深。当连小孩都无惧枪弹,甚至可以视之为玩具的时候,战争给一个民族带来的影响已经无法形容了,那是深深剜刻在心灵上的疤痕。

一个人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握紧拳头或是张开手掌,而是有满心的愤怒想要握紧拳头来发泄心头的郁积却发现自己连握拳的力量也没有了。我想这就是看完这部片子内心最深的感受吧。悲剧以圆圈的形式不断地循环,它们就发生在你的面前,你可以预见他们的结局,但你却像一个透明人一样,无论你如何声嘶力竭地呼喊,拼命地阻挠,命运却不会因此而改变,悲剧还是在发生,而旁观的我们心中剩下的只有凄凉和无力感。

(蒋英)

是什么让两个相爱的人分开?是什么促使哥哥杀了妹妹?又是什么使夫妻阴阳永隔?一条条生命、一份份情感变得如此易逝。是什么让人们在面对如此悲剧的时候还能无动于衷?当我们看见最后女孩跑向修道院时,难过得闭上了眼睛,因为我们知道有一个悲剧即将发生,但是我们无力阻止。

其实电影也在追寻消除这些悲剧的方法。那位东正教徒用不说话来保护穆斯林女孩,而摄影师亚历山大试图用亲情来感化亲人,可惜都失败了。而这种失败更进一步加深了矛盾冲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还记得那些孩子玩耍的乌龟吗?那只乌龟在火焰中死掉了,而在大城市的酒店中养在水箱里的乌龟却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这其实又何尝不是导演的暗示呢?不同的地方,千差万别的环境,并不能改变人性的弱点,那些悲剧都在发生,美好的东西都在毁灭,而人类却毫无察觉。

(廖彦杰)

《被禁止的游戏》(Jeux Interdits)

导演:雷内·克莱芒(René Clément)

主演:乔吉斯·伯乔利(Georges Poujouly)/布丽吉特·佛西(Brigitte Fossey)

上映时间:195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