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游戏概念解读及发展演变

幼儿游戏概念解读及发展演变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游戏游戏概念一直是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问题,但由于研究的角度、所持的态度不同,游戏的概念也都不尽相同,迄今为止,仍未有一个确切的、一致的定义。纵观中、西方关于“游戏”一词的语义解释,其内涵和发展演变十分相似。上述关于游戏概念的诠释各有特色,角度各异,对儿童游戏概念的理解和看法各不相同,但各种观点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是对游戏概念的丰富和补充。

幼儿游戏概念解读及发展演变

(一)游戏

游戏概念一直是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问题,但由于研究的角度、所持的态度不同,游戏的概念也都不尽相同,迄今为止,仍未有一个确切的、一致的定义。

汉语中的“游戏”一词多与“嬉戏”“玩耍”相联系,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我国关于“游戏”一词的解释有以下三层意思:其一是指游乐嬉戏、玩耍。《韩非子·难三》中“管仲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的“游戏”便是此意。其二是指不认真、不严肃的意思,有玩世不恭的意味。郭沫若的《〈卓文君〉后记》中“卓文君的私奔相如……有许多的文人虽然也把它当成风流韵事,时常在文笔间卖弄风骚,但每每以游戏出之……”可以体会到此含义。其三是指一类娱乐活动。宋代司马光《投壶新格》中说“:夫投壶细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用诸乡党,用诸邦国。”“投壶”即被看作是“游戏”之类的娱乐活动。

英文中,游戏有“play”和“game”两个词“,play”可以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作为名词泛指各种操作物品、摆弄材料,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的活动,而“game”作为名词主要是指有规则的竞技活动。

纵观中、西方关于“游戏”一词的语义解释,其内涵和发展演变十分相似。总而言之“,游戏”是一种有趣味的活动形式“,玩”是人进行活动的具体行为“,乐趣”是从该行为中得到的体验和情感

(二)游戏的不同定义

关于游戏的定义一直是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由于对游戏的理解、研究的角度、依据的材料及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对于游戏的定义也众说纷纭。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人。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神的意志的体现。他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认为游戏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游戏本身,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活动过程既是目的,也是动机。(www.xing528.com)

德国思想家席勒(J.C.F.Schiller)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将游戏看作无任何功利目的或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认为游戏是儿童剩余精力运用的方式和途径,儿童从游戏中获取愉悦和满足。

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鲁斯(K.Gross)提出了生活预备学说,他认为,游戏是一种练习本能的普遍冲动。儿童有本能,但本能不足以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因此,需要经历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通过游戏学习或练习本能,对未来生活进行准备。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提出了游戏复演论,认为游戏是个体对祖先的动作和活动的复演。儿童的不同类型的游戏是重演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活动,游戏的动作和态度都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如儿童喜欢爬树,是想复演祖先在树上的活动。

我国学者黄人颂认为,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虞永平认为,游戏是一类行为的总称,是指行为主体得到生理和心理上满足的消遣性活动,不具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但有潜在的功利性。邱学青认为,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可以通过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材料等判断其行为是否属于游戏。刘焱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指出“:游戏的本质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上述关于游戏概念的诠释各有特色,角度各异,对儿童游戏概念的理解和看法各不相同,但各种观点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是对游戏概念的丰富和补充。

本书则采用我国《教育大辞典》中关于游戏的定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