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变革:移动互联时代的课程与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变革:移动互联时代的课程与教师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要发展知识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当其冲。知识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的重要性使得知识经济时代里的教育的功能被排在了首位。教育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证实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因此,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里的知识创新源,高等院校应该从过去经济社会的边缘进入经济社会的中心。这样的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很难挑起历史的重担。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变革:移动互联时代的课程与教师

发展知识经济是我国争创新优势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清晰地显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知识的创新与经营对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有着显著的基础性作用。在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知识和科技;而到了9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这种比例已经达到70%至80%。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创造的。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正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1996年美国的信息产业已超过了制造业。20世纪末,全球信息产业已超过石油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1986年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他致力于构建一种把知识纳入到生产要素中去的经济模型。知识经济的概念有多种阐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我们要发展知识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当其冲。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动力的经济,它的实现并不在于有多少的新知识被创造出来,而是在于这各种各样的新知识要被个体吸收、加工和运用,在于它使劳动者将新知识转化为一种科学文化素养、一种坚实的专业技术、一种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这种运用和转化的实现前提就是人们的学习。知识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的重要性使得知识经济时代里的教育的功能被排在了首位。教育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很早就在《国富论》中提出:对教育的投资是一种可获利的投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证实了亚当·斯密的思想。这种对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定位认识,很多人因对经济有“急功近利”的要求而没有清醒地看透。而许多发达国家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开始拓宽和转变教育的功能。他们把阶段性的学校教育延伸为终身教育,把在职人员的培训转变为人们不断学习的普遍形式。在职教育和终身教育已成为了他们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里的知识创新源,高等院校应该从过去经济社会的边缘进入经济社会的中心。

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目前急需完成的中心任务。(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中还有许多观念、许多决策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师资队伍中,知识型教师比较多,创新型教师比较少。传授知识的教学比较出色,而培养能力的教学和训练比较落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专家把当今人类创造的知识分为四类:A.知道是什么;B.知道为什么;C.知道怎么做;D.知道谁有。A、B类是关于事实、现象和自然规律、事物本质方面的知识,它们可以通过特定的编撰方式和编码技术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C、D两类是关于技能、诀窍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是一种“难以表述的知识”。A、B两类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的整理和传授大部分可以通过计算机及有关软件承担。C、D两类知识人们常常要努力转换成前者才能进行大规模和程序化的教学,或者只能是一对一或是手把手的帮教来传授。中国高教界的传统是最重视A类知识,次重视B类知识;不够重视C类、D类知识。高等院校那些知识型的教师,对于A、B两类知识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而对于C、D两类属于培养能力方面的教学则不尽人意。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下,高校培养的学生相当多是应试能力强、研究能力差,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低的发展不平衡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很难挑起历史的重担。

中国的高校目前正在运行“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高校的这个教学改革项目参加的人数之多、改革的力度之大、涉及的范围之广都是中国高校史上前所未有的。如果高校教学的改革能够成功,那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将会有新的改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