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兵役经历罪犯研究结果分析:上海监狱工作第7辑

兵役经历罪犯研究结果分析:上海监狱工作第7辑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兵役经历罪犯人格特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兵役经历罪犯的人格特质部分与社会适应性呈正负相关,其中智慧性、稳定性、敢为性、实验性与适应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与适应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兵役经历罪犯研究结果分析:上海监狱工作第7辑

1.兵役经历罪犯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兵役经历人格特质部分维度与应对方式间均存在显著正负相关。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智慧性、敢为性、实验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怀疑性、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忧虑性呈显著正相关,与乐群性、智慧性、稳定性、敢为性、实验性、自律性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在遇到应激事件时,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的人能够当机立断,较好地面对现实,更愿意接受新事物,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思想悲观的人更易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消极应对倾向的人往往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工作,聪慧度较低,控制情绪的能力也较差,他们很难接受新的事物,也不太在意别人的意见。我们可以发现,选择积极应对方式的兵役经历罪犯往往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而选择消极应对方式的则通常具有消极的人格特质。分析其原因,当个体在面对应激的时候所采取的手段,往往是由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因素决定的。根据人格特质理论,可以得知特定的人格特质倾向对应对方式的选择是存在影响的。积极的人格特质会影响个体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而消极的人格特质同样影响着个体选择消极应对方式。

2.兵役经历罪犯人格特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兵役经历罪犯的人格特质部分与社会适应性呈正负相关,其中智慧性、稳定性、敢为性、实验性与适应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与适应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退伍军人个体的聪慧程度和稳定性越高,其面对和适应现实的能力也就越强,对社会新环境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而高敢为性、高实验性与高适应性则有利于退役军人较快地摆脱军队生活的固有模式,更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同时,性格敏感、怀疑性高、思想悲观的退伍军人,往往喜欢把所有的问题归于外因,这也导致了他们很难融入新的环境,继而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有专家认为,人格是接触紧张时个体所具有的各种适应方式,适应是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与环境形成的一种关系,人格和适应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人格发展得越好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方面也越有优势,其适应性也就越强。

3.兵役经历罪犯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适应性各维度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兵役经历罪犯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个体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那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当其倾向于使用消极应对方式时,他的适应能力就越弱,也就意味着越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其原因可能是,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帮助退伍军人应对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求助等渠道得以解决,当生活工作中的应激事件都能得以积极的方式解决时,我们可以认为其社会适应能力是良好的。(www.xing528.com)

4.积极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中介效应检测条件,我们找出在检验程序中系数都显著的三组路径组合,即实验性—积极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忧虑性—消极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实验性—消极应对方式—社会适应。

对积极应对方式这一变量在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依次做检验,结果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维度实验性和社会适应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为17.25%。

对消极应对方式这一变量在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依次做检验,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维度忧虑性和社会适应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为44.33%;消极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维度实验性和社会适应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为28.5%。

个体的实验性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正预测作用,忧虑性对消极应对方式有显著正预测作用,实验性对消极应对方式有显著负预测作用。同时,高实验个体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总体社会适应性,高忧虑性、低实验性个体可以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总体社会适应性。分析其原因,高实验性的兵役经历罪犯更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去适应人际关系、生活、看待环境,从而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而高忧虑性、低实验性兵役经历罪犯则易采取消极应对模式,从而产生社会适应问题。因此,想要提高兵役经历罪犯的社会适应能力,既需要培养和发展良好人格,又需要培养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