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保障措施

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保障措施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膳食的精心安排、调配及多样化烹调,以增进食欲,使高温环境作业人员摄入足量的营养素。应在高温环境作业岗位附近设置供应饮料的设施并提供充分的饮料,以便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及时饮用。因此,高温环境作业时不应仅凭口渴感摄水,要指导高温环境作业人员摄水多于口渴需要量,并鼓励在热应激时饮水。

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保障措施

因高温环境可引起人体水盐代谢和各种营养素代谢的改变并使食欲减退,为保护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健康,使其有充沛的精力搞好生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营养素的供给及补充工作。

8.3.2.1 膳食指导原则

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膳食指导原则应适应上述营养素代谢的特点,即能量和各种营养素适当增加。能量供应一般容易达到推荐摄入量,高温环境作业人员能量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消化功能和食欲下降。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膳食的精心安排、调配及多样化烹调,以增进食欲,使高温环境作业人员摄入足量的营养素。

1.食物多样、平衡膳食 膳食供应的蛋白质约占总能量的12%,并适当注意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瘦肉、鱼、蛋、牛奶、黄豆及豆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即可,适量脂肪可增加菜肴香味、促进食欲,但不宜过多。

2.摄入足量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膳食不仅提供氯化钠,而且还是其他各种矿物质的来源,如蔬菜含有丰富的钾和钙,米面、豆类和肉类都含有丰富的钾和镁。这些食物对于因出汗而丢失了大量钾、钙、镁的高温环境作业人员都是很适宜的。由于缺钾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膳食中应多配一些含钾丰富的食品。

高温出汗丢失较多的铁、锌等微量元素,故对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膳食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动物性食物如肝脏、瘦猪肉、牛羊肉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很高。植物性食物则以黄豆、鸡毛菜、毛豆等含铁较高。锌来源广泛,动物性食物含锌较丰富且吸收率高。每千克食物含锌量如牡蛎鲱鱼都在1000 mg以上,肉类、肝脏、蛋类则在20~50 mg。

3.及时补充水分 由于含盐饮料通常不很受欢迎,而通过膳食给予水和盐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应在膳食供应中作出相应安排。例如把汤做得好些,如菜汤、鱼汤、肉汤交替选择,既补充水分和盐分,又可增进食欲。当然,如果出汗量很大,全部依靠膳食来补充水和盐就不够及时,应在两餐之间或在高温现场及时补充含盐饮料。

4.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需要量增加,膳食中应供给这些维生素较多的食物。由于膳食中有些维生素不易达到上面所提出的推荐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维生素制剂或强化饮料、强化食品给予补充。

8.3.2.2 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高温环境作业时,由于出汗而在短期内丢失大量的水和矿物质,每人每日出汗量为4~8 L,高者在10L以上。应及时补充以防止因水和盐丧失过多而出现中暑症状。应在高温环境作业岗位附近设置供应饮料的设施并提供充分的饮料,以便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及时饮用。现就高温环境作业中水的补充量、矿物质的补充、饮料的选用(包括温度、饮用方式)等问题讨论如下。

1.水的补充量 高温环境中水的补充量以多少为宜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出汗量多少是与热强度和劳动强度大小呈正相关,因此,出汗量可作为评价热强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我国劳动者4小时出汗量的安全上限为3.6 L,但有人提出,一个劳动日出汗量6 L为生理最高限度。水的补充问题应以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为原则。摄入的水过多或过少对机体都是不利的。因为摄入的水分过多,超过出汗量,这超过部分的水不是以汗而是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对人体散热和体温调节并无好处,反而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而摄入的水分过少,不能补偿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则可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失水。因此,如何使摄入的水量适宜,又能很好地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是高温环境中水和盐补充的一个最主要问题。

通常人们多凭口渴饮水,在静态非热应激条件下,凭口渴感喝水可以准确的调节机体的水量,在热应激时,口渴感落后于机体真实的缺水情况,自发饮水在失水大于体重的2%时才开始,这时口渴感已有很久,并且仅凭口渴感喝水,在热应激失水停止后,摄水仍需继续数小时。因此,高温环境作业时不应仅凭口渴感摄水,要指导高温环境作业人员摄水多于口渴需要量,并鼓励在热应激时饮水。

有人通过观察比较了在高温环境中凭口渴饮水、限制饮水和及时按出汗量饮水3种饮水方式对受试者的生理学反应。结果表明,及时按出汗量饮水最好,凭口渴随意饮水次之,限制饮水最差。在实际生活中,严格按照出汗量补充水分实行起来常有一定困难,因此凭口渴感随意饮水也许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要防止饮水量显著超过或低于出汗量。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对特定的高温环境作业人员按日常出汗量波动幅度规定一个合理的饮水范围。高温环境下适宜的摄水量如表3-8-1。

表3-8-1 不同气温与劳动强度的全日需水量

个人饮水变异为0.24 L/h。饮水量一般每小时不应超过1.4 L,每天不超过11 L(注意其他特殊条件可能需要量超过11 L/d)。

食物可以延缓胃肠道吸收水分,低渗性液体(纯水和低浓度的碳水化合物饮料)比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饮料排空快,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特别是脂肪阻止水的吸收。

2.矿物质的补充 由于汗中矿物质的成分主要为氯化钠,因此关于矿物质的补充首先应当考虑食盐的补充问题。

(1)食盐补充条件:高温环境作业中,如果出汗不太多,此时汗盐排出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人体能通过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增加而使尿盐排出量减少,从而使氯化钠的排出总量维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或仅稍有增加,这时就不需额外补充食盐。如果出汗量很多且汗盐排出过多时,尽管通过醛固酮的作用可使尿盐排出量有所减少,但由汗和尿排出的总盐量仍将显著增加,这就需要及时补充食盐。如果连续几天虽有大量出汗,但机体的调节功能能够产生适应性反应,此时不仅尿盐进一步减少,而且汗盐浓度在几天内也会显著降低,从而使盐的总排出量回降,此时即使不额外补充食盐或仅补充少量食盐亦可保持人体氯化钠代谢的平衡。由此可见,特别需要补充食盐的时间主要是在刚进入高温环境的头几天,其他时间则可以少补充或甚至不补充。以往对于高温环境作业中汗盐的损失总是强调多补充食盐,但近些年来发现过多的钠对身体不利,可对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血压。所以,对于盐的补充采取了比以前谨慎的态度,强调不应以片剂和补充剂的形式补充盐。全面了解这些将能更合理地安排高温环境作业人员食盐的补充。

(2)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食盐需要量和补充方式:高温环境作业中的食盐需要量及补充方式须根据出汗量来确定,但各家意见颇不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补充剂的方式来补充盐。这里只能大体归纳如表3-8-2,仅供参考。食盐饮料中氯化钠的浓度以0.1%为宜。(www.xing528.com)

表3-8-2 高温环境作业中食盐需要量及补充方式

(3)其他矿物质的补充:随汗流失的矿物质成分除钠外,还有钾、钙、镁等以及一些阴离子,如氯、磷酸根、硫酸根等。有人对大量出汗者试用了含有多种盐类的盐片。每片含有:钠离子144 mg、钾离子244 mg、钙离子20 mg、镁离子12 mg、柠檬酸盐445 mg、乳酸盐89 mg、氯离子266 mg、硫酸根离子48 mg、磷酸根离子119 mg,每天2~4片,溶于饮料中摄入,其效果优于单纯的食盐片。Caed给热环境下运动的人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每升含钠离子17 mmol、钾离子3.5 mmol、磷酸根6 mmol、氯离子12 mmol、葡萄糖30 g,结果体温、汗液丢失速度、血清钠的升高都比不补充、只补充水、或只补充0.1%氯化钠溶液好,直肠温度上升较小,作业效率明显改善。

3.饮料的温度和饮用方式 饮料不可过热,过热会增加出汗,但也不宜太冷,太冷的饮料对正在受热的机体是一种强烈的不良刺激。全国防暑降温工作会议曾提出以10℃左右为高温环境作业冷饮的最适温度。

关于饮料的饮用方式,已经肯定高温环境作业中以少量多次饮用为好。其优点是可减少高温环境作业中身体的缺水,减少直肠温度的升高,可避免因过量饮水而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如Kenney曾报道,高温环境中90分钟内同样饮用1000ml的水,结果一次饮用1000ml者,水债多,直肠温度变化大,尿量多;而采取多次少量饮用者则水债少,直肠温度变化小,尿量也少,明显优于一次大量饮用。

4.饮料的选用 为补充盐分可选用部分含盐饮料,同时仍应备有不含盐饮料。

含盐饮料可选用盐开水、盐汽水及盐茶,含盐浓度均以0.1%~0.2%为宜。

不含盐饮料可选用白开水、茶水、柠檬酸水,或由酸梅糖浆、陈皮糖浆、山楂糖浆等配成饮料等。对市售各种饮料的选用,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白开水虽不可口,但容易被胃肠道吸收,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目的,均为基本的饮料。

茶水为我国人民传统的饮料,具有解渴、生津、提神的作用。如果需要也可按0.1%含盐量配成盐茶。盐茶能减轻疲劳,改善体温、脉搏、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由酸梅糖浆、陈皮糖浆、山楂糖浆等配制的饮料,除能补充水分外,还能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和糖分,具有饮用可口、止渴、加速热适应等优点。

碳酸饮料含有糖,可使水吸收减慢,可以产生饱腹感,导致摄入量减少,对于大多数人并不推荐他们用碳酸饮料代替水。

酒精类饮料可以使胃肠吸收失常、血管舒张、出汗、判断力减弱、增加尿量,因此在热应激时是有害的,不应作为补水饮料。

8.3.2.3促进食欲和消化的措施

如前所述,环境高温作用于机体后通过神经传导将高温刺激传给体温调节中枢,而后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与摄食中枢之间的联系,对摄食中枢产生抑制性影响。因此要改善食欲,必须尽可能在就餐过程中解除高温刺激。下述办法可供选用。

(1)为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安排凉爽的就餐环境。

(2)为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安排合适的淋浴场所,在离开高温环境进入食堂之前提供淋浴机会,冲去全身热汗,使之能凉爽舒适地进入食堂饮食

(3)在进餐前饮用适量的冷饮也可促进食欲,但量不宜过多,饮料温度不要低于10℃。

(4)在配餐中配一些凉稀饭和美味凉菜及凉汤,既可补充水盐又能促进食欲。在进餐前先喝点饮料或汤,能解除因饮水中枢的兴奋而引起的摄食中枢的抑制,菜汤、肉汤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促进食欲。

(5)由于高温环境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减少,故应在膳食中增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的调料,如葱、姜、蒜等各种调味料,既可促进食欲又可促进消化。此外,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也有促进食欲和促进消化的作用。另外,食醋在炎热环境中具有刺激人体胃液分泌和改善食欲的作用。

(章 清 赵法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