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现代营养学》成果

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现代营养学》成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发现,有30%左右代偿期的肝硬化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而在失代偿期的肝硬化病人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是高达80%。大样本的临床调查发现,34%~82%慢性酒精性肝硬化存在营养不良,而非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87%。对于无明显体液潴留的肝硬化病人,这些常规的营养评价指标仍有良好的实用价值。由于肌肉萎缩在营养不良的肝硬化病人中十分常见,肌肉强度评估是这些病人良好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现代营养学》成果

营养不良肝硬化病人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失代偿期病人中则更明显。研究发现,有30%左右代偿期的肝硬化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而在失代偿期的肝硬化病人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是高达80%。临床上,对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评价具有一定特殊性,常规的营养评价方法(如人体测量指标和内脏蛋白浓度)往往难以准确测定有体液潴留(如腹水)的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事实上,对于已经存在明显恶病质状态的失代偿期的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诊断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选择可靠、有效的营养评价方法以发现轻-中度的营养不良病人,因为营养不良在肝硬化初期即已存在。有学者采用中子激活法测定,发现在肝硬化早期(即使是Child-PughA级的肝硬化病人)即存在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大样本的临床调查发现,34%~82%慢性酒精性肝硬化存在营养不良,而非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87%。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点周径等人体测量指标以及内脏蛋白浓度等常规的营养评价方法,虽然在肝硬化病人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但由于应用简便,因此目前仍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对于无明显体液潴留的肝硬化病人,这些常规的营养评价指标仍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对于有大量腹水或水肿等明显体液潴留的病人,这些人体测量指标往往无法准确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即使是目前常用的生物电阻抗等机体组成测定方法也难以准确地测定此类病人的营养状况。由于肝硬化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肝脏白蛋白合成能力减弱,因此,白蛋白等内脏蛋白浓度在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准确性存在争议。

近年来,一些新的营养评价指标被应用于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中。Caregaro等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个良好的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而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相关。Andersen等的研究证实,肌肉功能评价是肝硬化病人良好的营养不良评价指标。握力、电刺激尺神经是评价肌肉功能的常用指标。由于肌肉萎缩在营养不良的肝硬化病人中十分常见,肌肉强度评估是这些病人良好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电刺激尺神经则在深度肝昏迷的危重病人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病人肌肉强度的影响因素除营养不良之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代谢障碍、神经病理异常等,尤其是在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中,神经、精神病变可能会影响肌肉强度的判断。(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