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字塔原理及其论述结构–科研入门笔记

金字塔原理及其论述结构–科研入门笔记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训练写作条理性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对我自己影响很大的方法: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在书中推荐了一个有效陈述观点的逻辑思路:“主论点—分论点—分分论点”结构。图3-2金字塔结构示意图(引自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如果用图来表示的话,对应以上观点的写作结构就是如图3-4所示:图3-4观点论述的金字塔结构示例

金字塔原理及其论述结构–科研入门笔记

写作逻辑和论述结构这件事虽然无比重要,但是你会发现很少有哪个导师或哪门课会专门花时间系统地讲解或培训,这使得我们需要自己主动去寻找书籍和工具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写出有条理论文的技巧。然而这种能力一旦掌握了,在将来几十年的学术写作中就会给你带来事半功倍、飞流直下的效果。对于新手来说,找到一个有章可循、操作性强的方法来训练论述逻辑尤其重要。

训练写作条理性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对我自己影响很大的方法: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The Pyramid Principle)是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的主要作品,书中的主要观点和方法被很多咨询公司所采纳,很多人听说过金字塔原理可能是因为麦肯锡(McKinsey&Company)对该方法的使用,在麦肯锡工作过的冯唐也在一篇文章里专门谈过这个方法。而其实这本书对写作思路和写作逻辑同样非常有帮助,如果你刚好在论述结构这方面有疑惑,建议你把它找出来详细读一读。

芭芭拉·明托在书中推荐了一个有效陈述观点的逻辑思路:“主论点—分论点—分分论点”结构。好的文章结构应该是能把文章里最主要的大观点按照逻辑顺序连接起来,同时又能把这些大观点分别一个个细分成小观点,把小观点也用一条横向的线联系起来,从总体来看就好像是论述逻辑形成了金字塔的形状。(如图3-2所示)。这种方法既保证了每个主论点都能有相对应的分论点去支撑,又保证了主论点和主论点之间、分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图3-2 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引自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

我们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我需要在一篇论文中说明“北京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注意是论文而不是散文,散文可以随便写),那么我们很容易就想到这篇文章的论述结构如果按照金字塔原理可以这样展开,如图3-3所示:

图3-3 论述“北京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的金字塔结构示例(www.xing528.com)

如果去观察社科类的学术论文,你会发现那些看上去条理非常清晰的论文一般都是由这样大大小小互相支撑和连结的观点组建而成的。每个学科对论文结构的要求不一而足,但这些论文一般都会在结构上有以下基本特点:

(1)文章围绕一个主题分成了不同的部分(或小节)。

(2)每一个部分(或小节)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个部分里的文字都为这个主题服务。

(3)每一个部分下会分为多个段落进行论述。

(4)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分主题,整个段落的文字都在为这个分主题服务。

(5)每个段落都由几个支撑该段落主题的句子来组成,用这些分观点来支撑这个段落的主观点。

从以上的结构中相信大家已经看出规律了:从一个主观点打开、打开、再打开,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皮,直到把一个大观点的分观点、分分观点都分别阐述明晰,把一个复杂的话题通过不断分割、有逻辑地连结,最后一层一层地解释清楚,让你相信大观点是对的。

如果用图来表示的话,对应以上观点的写作结构就是如图3-4所示:

图3-4 观点论述的金字塔结构示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