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人才供给大数据分析结果

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人才供给大数据分析结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给人才数据分析主要围绕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供给人才的学历分布、专业对口就业转化率、各类人才热点专业以及供给人才就业去向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体来看,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学生63 603人,实际就业人数为41 428人。图7各类人才专业分布TOP 5从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行业分布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位居前三。

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人才供给大数据分析结果

供给人才数据分析主要围绕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供给人才的学历分布、专业对口就业转化率、各类人才热点专业以及供给人才就业去向4个方面进行分析。

总体来看,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学生63 603人,实际就业人数为41 428人。重庆市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本、专科生学历占比达92.6%,远高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供给人才。具体来看,在实际从事4类领域工作的人才中,核心数字技术人才仅占2.83%,远低于其他3类人才(图3);核心数字技术供给人才中,本科生占30.82%,硕士及以上学历供给人才占66%左右,学历结构科学历占比偏高,且数据表明博士学历人才绝大多数进入高校就业,因此企业中博士层次人才太少,这对重庆市数字经济领域中核心数字技术研究顺利推进较为不利;数字化营销人才和数字融合类人才中本科学历占主要部分,而数字化运营人才中,专科占比达到63.98%,说明实际就业中,参与运营管理服务的人才层次偏低(图4)。

图3 重庆市数字经济供给人才4类领域分布

图4 重庆市数字经济供给人才学历分布

大部分数字经济专业毕业生就业转化率低于50%[7]。从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就业人数TOP 20的专业以及各专业的就业转化率可以看出,仅有电子通信工程机械工程专业转化率大于50%(图5)。毕业人数大于50人的相关专业中,就业转化率TOP 20的专业情况,如图6所示,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转化率大于70%。

图5 进入数字经济企业人数TOP 20的各专业转化率

图6 进入数字经济企业专业转化率TOP20

从各类人才TOP 5分布来看(图7),重庆市数字经济人才涵盖的专业相对集中,4类供给人才主要分布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电类等专业,这充分展现人才培养与重庆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点产业分布情况相吻合的特点。

(www.xing528.com)

图7 各类人才专业分布TOP 5

从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行业分布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位居前三。此外,人才流向由第二产业逐渐过渡至第三产业,建筑业吸引力有所下降,新兴服务业对人才的吸引能力显著增强(图8)。

图8 20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行业分布(单位:人)

出于生源地、生活成本和职场压力等原因,2020年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主要为重庆市,占64.46%,其次是四川,占10.89%,第三是广州,占3.75%。依据分布密集程度高低排序,TOP20依次为:重庆、四川、广东、浙江、贵州、湖北、江苏、河南、陕西、云南、湖南、安徽、新疆、山东、河北、甘肃、福建、广西、上海、江西(图9)。

图9 重庆市数字经济供给人才就业去向(单位:人)

数据显示,在重庆市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15 319名重庆籍生源毕业生进入数字经济相关岗位,其中有10 551名学生留在重庆,留存率达68.88%;6 711名非重庆籍生源毕业生进入数字经济相关岗位,其中1 870名学生留在重庆,留存率为27.86%(图10)。重庆本地生源留重庆就业学习意愿更高,由此可见,近年来重庆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效果显著。在就业领域方面,除机械制造、建筑、交通等重庆支柱产业外,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数字经济产业,也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

图10 重庆本地生源及外地生源数字经济供给人才留存对比(单位:人)

综合来看,重庆市本科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留渝就业意愿较高,而硕士毕业生留渝意愿较低(图11)。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重庆市企业对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多为本科学历,即本科专业毕业生就能满足企业用工所需;二是重庆市人才的政策偏向“塔尖人才”和“强基人才”,在落户条件、福利引进、薪资水平等方面对如硕士研究生学历等中层人才吸引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11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不同学历就业地区分布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