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矫正法立法进程: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研究

社区矫正法立法进程: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研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正在不断推进。2011年,《社区矫正法》首次纳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社区矫正立法工作也由此正式启动。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制定社区矫正法。由此可以预计,《社区矫正法》将会在不久后正式出台实施。

社区矫正法立法进程: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研究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社区矫正立法对于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了制定社区矫正法的任务,需要通过立法推进社区矫正制度的进步,这是制定社区矫正法的前提。[5]社区矫正立法是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以及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正在不断推进。从2011年开始,我国正式启动社区矫正立法工作,但由于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而且需要解决和协调的问题较多。因此,社区矫正的立法进度总体相对缓慢。

2011年,《社区矫正法》首次纳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社区矫正立法工作也由此正式启动。2011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2012年1月,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的执行程序、矫正措施、法律监督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明确。各地也出台了社区矫正的实施细则。同时,在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也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初步确立。

201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草案送审稿)》提请国务院审议,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2014年3月,司法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中央政法委牵头成立了由中央12个有关部门组成的社区矫正立法工作小组,开展社区矫正立法调研和论证工作。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制定社区矫正法”。(www.xing528.com)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制定社区矫正法。

2016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向全社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的通知,正式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意见稿》对于社区矫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矫正实施程序、监督管理、教育帮扶以及矫正工作经费和矫正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

2017年1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对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依法适用缓刑实行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实施,《意见》规定对因犯罪在大陆受审、执行刑罚的台湾居民决定或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实行社区矫正的可以参照《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2019年1月29日,司法部表示,2019年将按照相关程序将《社区矫正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由此可以预计,《社区矫正法》将会在不久后正式出台实施。《社区矫正法》的出台将为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促使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效,也是我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有力举措。社区矫正的立法对于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