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激动人心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激动人心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铜印的印文为阳文“海”字,为标准汉篆体,宽博沉雄,形体硕大,在汉印中极为罕见。“海”字青铜印在海昏侯刘贺墓室西面发现的车马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真车马陪葬坑,陪葬木质彩绘车5辆和马匹20匹,还出土了3000多件精美铜车马器,车马具多鎏金错银,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海昏侯刘贺生前养马不少,“海”字印是他实施马政管理之物。“海”字青铜印亦不例外。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激动人心

做好海昏侯展览,讲好海昏侯故事。体型硕大的西汉铜印,方折朴健的单字印文,“海”字青铜印记录一段有关“海昏”的往事,似有一匹匹烙印着海昏印记的骏马奔驰而来。

海昏侯刘贺墓中有一枚与众不同的“海”字青铜印。青铜印的印文为阳文“海”字,为标准汉篆体,宽博沉雄,形体硕大,在汉印中极为罕见。印面边长8.8厘米,宽7厘米,高3.6厘米,重580克,右下边框及印底有残断,存放于西藏椁娱乐用具库中,与车马库相邻。

“海”字是对“海昏”的一种缩写形式。这是西汉时期官印常见的省略现象:将关键的、带特征意义的文字留下,非关键的、特征性不强的字省略,省略的内容主要是地名、官名,还有少量的人名称号。

“海”字印尺寸远大于一般的汉代的“方寸之印”。那么,这枚铜印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目前,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烙马印。烙马印又称火印、打马印,一般为铜印或铁印,印纽上部有孔可装入木柄。“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鉴于马的重要性,古时为了加强对养马业的管理,通过在马身烙印来区分马的生年、良弩、所有权和所属牧监,表明马的品种、养马场底、马的编伍或马的主人。

“海”字青铜印

在海昏侯刘贺墓室西面发现的车马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真车马陪葬坑,陪葬木质彩绘车5辆和马匹20匹,还出土了3000多件精美铜车马器,车马具多鎏金错银,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海昏侯刘贺生前养马不少,“海”字印是他实施马政管理之物。

海昏侯车马坑图

庄子·马蹄》篇最早提及烙马一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雒为烙的假借,雒之即烙之,即指烙马之事。烙马印传世无多,目前仅见战国及汉代两个时期的遗物。“日庚都萃车马”印是战国时期燕国最负盛名的烙马印,印文六字,是目前所见烙马印中时代最早、文字最多的一例。“日庚都”为燕国都邑名,“萃车”即副车。由此可知,烫有此印的马匹归属日庚都官署副车所用。

“日庚都萃车马”印,清光绪十八年(1892)出土于河北易县,曾为吴大、王懿荣家藏,现藏日本京都有邻馆

汉代几方著名的烙马印,如夏丘、灵丘骑马、邞骀,印文中的“夏丘”“灵丘”和“邞”皆为汉代县名。这反映了汉代烙印常冠以地名的特点。“海”字青铜印亦不例外。

“夏丘”印

“灵丘骑马”印

与一般官印相比,烙马印有如下特征:

1、形制大,官印小而烙印大;

2、纽式特殊,其纽中空,上设方孔,以纳木柄,官印以各类动物为纽制以区别不同的等级;(www.xing528.com)

3、烙马印为使烙出的字迹清晰,皆用阳文,其他官印多为阴文。随着时代发展,烙马印字义由繁化简,印文由多字向少字发展,出现了省略。印文篆体由大篆——小篆与汉篆之间——汉篆演变,发展成为平正方直的典型汉印使用文字。海是对海昏的缩写,那么海昏又是如何得名的呢?

关于“海昏”名字的由来,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鄱阳湖西面说

海昏得名是因为位于鄱阳湖以西。海是指大的水体;昏是日暮,指西边,海昏意指湖西,鄱阳湖的西边。海昏侯国就是鄱阳湖西岸的一个小诸侯国。

2、彭蠡泽水源地说

海昏得名为彭蠡泽水源之地。“海”指大池,即彭蠡泽,“昏”通“婚”,在古代有“父母”的意思,“海昏”并举,正是彭蠡泽的“父母”——诸水之源。“海昏”是指彭蠡泽的水源地。

3、恶名说

海昏就是晦昏、晦浊,海昏名号是对刘贺道德水准、行为风格和执政表现的全面否定。“海昏”并不是一个县邑的名称,其含义应有特别的政治象征意义,“海昏”的“昏”,应与霍光指斥“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之“昏乱”有关。而“海”字的真实含义很可能是“晦”。如此理解,“海昏”名号是对刘贺道德层次、行为风格和执政表现的否定。

4、地名说

海昏是封地的地名。海昏只是封地的地名,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昏”很可能是当时一定范围内习用地名的通称。“海昏”并非贬义,更有可能是一个固有地名、豫章郡的一个属县。

关于海昏得名问题,尚未达成共识,仍需继续讨论,我们也期待有更新的考古发掘提供新的证据。

汉代的江西境内,既有海昏侯国,又有海昏县。海昏侯国和海昏县是西汉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缩影。海昏侯国因刘贺而设置,史载共传四代;海昏县是汉代豫章郡所辖十八个县之一。南朝刘贺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废除海昏县建置,南宋以后海昏县县治逐渐沉入鄱阳湖里,在当地有“沉了海昏县,浮起吴城镇”之说。

到如今,海昏侯国和海昏县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刘贺墓的发现为我们探寻海昏侯国,寻找历史的踪迹提供了线索,而这方青铜“海”字印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直接实物证据!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位置示意图

西汉海昏县地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