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语教育与东方文化的日益需求

双语教育与东方文化的日益需求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全球化,“双语”和“多语”的需求日益加强。用汉字写字,用筷子吃饭,是几百年前日本、越南、朝鲜等东亚国家和中国形成的共同传统,可以看成东亚文化圈的标志。她代表当今世界上两大文明系统之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东方文化”。东西方文化差异不但在我国热议了至少百余年,也是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的共同话题。

双语教育与东方文化的日益需求

上面说的都是汉语的优点,但这绝不意味着看轻英语。事实上,中国今天的科学创新,必须在更好掌握英文的前提下进行,提高英语水平仍然是中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本文主张的“双语”要求,只是针对一定职业的人群,其中科学工作者首当其冲。但是,学外语不能满足于所谓的“专业英语”,而是要深入生活,直到用外语做梦,才能在国际科学交流中游弋自如。

在英语全球化的当今世界,说汉语的人并不享有优势,因为汉语和印欧语系的差别实在太大。我们要比人家至少用加倍的力气去学习语言,即便学成以后撰写文章,还常常被要求“请英语作母语的人修改文字”。但是,从30年来出国留学生的业绩看,我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完全具有掌握双语的能力。外国人会的我们也会,外国人不会的我们还会,这样才能立足国外。我们在语言上吃的亏,应当用母语文化的优势去弥补,因为这正是他们的不足。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全球化,“双语”和“多语”的需求日益加强。有人认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各有分工,既会方块字、又会拼音字可以发挥两个半球的作用。据说会双语的人反应更加灵敏,老年痴呆症发生也会推迟。甚至有人说:“只会一种语言,是21世纪的文盲。”

中国人来说,本国文字的传承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涉及汉字文化圈的前途。用汉字写字,用筷子吃饭,是几百年前日本越南、朝鲜等东亚国家和中国形成的共同传统,可以看成东亚文化圈的标志。她代表当今世界上两大文明系统之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东方文化”。(www.xing528.com)

东西方文化差异不但在我国热议了至少百余年,也是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的共同话题。从莱布尼茨对“二进制”与阴阳八卦的比较,到日本教授写的《寿司科学和汉堡包科学》,都是对东西方思维的探讨。值得注意的是东方思维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潜力。中国人着重整体性思维,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个体和观察事物;西方人擅长个体性思维,从个体上把握整体,对某一个体作精密的逻辑分析。在现代科学建立的早期,从个体分析入手才是发展的正确途径;到现在进入科学集成、系统研究的新阶段,会不会为偏重整体思考的东方文化,正在提供一显身手的新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