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益重视审美价值的艺术教育取向

日益重视审美价值的艺术教育取向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雷默提出音乐教育的最高价值与审美价值一致,将音乐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48]。1985年,雷默应邀来华讲学,访问时间长达近两个月,在此期间他介绍了其著作《音乐教育哲学》中的音乐情感教育哲学。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幼儿园管理条例》及《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颁布,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逐渐关注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日益重视审美价值的艺术教育取向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很多时候仅仅作为社会发展的手段,作为智育、德育等其他教育发展的手段,美育包括艺术教育本身并无独立存在的价值,艺术教育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受到忽视。

20世纪70年代雷默《音乐教育哲学》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审美哲学发展进入鼎盛时代。雷默提出音乐教育的最高价值与审美价值一致,将音乐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48]。1985年,雷默应邀来华讲学,访问时间长达近两个月,在此期间他介绍了其著作《音乐教育哲学》中的音乐情感教育哲学。1998年,雷默再次应邀参加全国第八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他秉持的“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内的中国音乐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教育力图通过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哲学等课程内容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我国艺术教育界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和借鉴DBAE理论,其思想和实践对我国儿童艺术教育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幼儿园管理条例》及《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颁布,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逐渐关注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把美育目标规定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可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日益重视儿童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逐渐关注和尊重儿童主体。在具体的艺术教育活动目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艺术教育审美价值的逐渐凸显,重视引导儿童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儿童的艺术兴趣与审美情感,发展幼儿的审美感受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建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例如,美术活动“万花筒”的活动目标是“尝试用吹色作画的方法画出自己想象的图案,感受色彩的变化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