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古斯都即位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

奥古斯都即位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西米安任命卡劳修斯为舰队总指挥。马克西米安认为卡劳修斯有罪,下令处死他。公元289年,多次讨伐无果后,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承认了卡劳修斯的地位和头衔。戴克里先效仿奥古斯都的做法,要求两位恺撒与原配妻子离婚,分别娶他和马克西米安的女儿。戴克里先将自己的女儿瓦莱里娅嫁给了伽列里乌斯,又将马克西米安的继女狄奥多拉许配给君士坦提乌斯。

奥古斯都即位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

(公元285年至公元305年)

精彩看点

罗马帝国现状——戴克里先的性格——四帝共治——巴高德起义——卡劳修斯——埃及叛乱——伽列里乌斯——戴克里先退位——迫害基督教

罗马帝国至此已存在三个世纪。戴克里先即位后,彻底取消了有名无实的共和国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君主专制,而罗马公民也早已习惯了国家的军事独裁制度。像克劳狄·塔西佗皇帝在位时那样,帝国偶尔也会闪现一丝古罗马共和精神的微光。但现在,在这座被誉为“永恒之城”里生活着的人们,不是纵情声色、孱弱不堪的贵族,就是食不果腹、蠢蠢欲动的平民。一度让罗马忌惮的地方行省,在这一时期,更多地表现出美德和活力。过去两个世纪里,几乎所有皇帝都来自地方行省。当罗马帝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时,古老的宗教体系在基督教福音体系前迅速衰落。许多稍有学识的人都预测基督教会取得最终胜利,而我们此刻正目睹这场胜利。同时,我们还会看到罗马皇帝像东方君主一样举行盛大的庆典,检阅军队。蛮族日益强大,频频入侵,而西罗马帝国终有一日在其铁蹄下覆灭。

戴克里先如今统治着罗马帝国。他原本只是伊利里亚的农民,凭借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卓越的功绩登上罗马帝国的权力巅峰。据说,戴克里先是一个获释奴隶,也有可能他父亲是获释奴隶。他父亲的主人是罗马元老阿努利努斯。戴克里先出生于达尔马提亚的一个小镇,后来入伍,逐步晋升为禁卫军长官。士兵很看好他,拥戴他为皇帝。戴克里先最显著的特征是头脑清醒,行为谨慎。他沉着冷静,从不冲动,外交斡旋能解决的问题,从不诉诸武力。在这点上,戴克里先很像奥古斯都,当然,其他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他们的英勇气概会遭到肤浅或恶毒旁观者的质疑。奥古斯都建立的帝国,现在由戴克里先重塑。因此,戴克里先的名字也代表了新的秩序。

打败了卡里努斯后,戴克里先对失败者采取了怀柔政策,这是历任皇帝无法比拟的。对卡里努斯的追随者,戴克里先在生活、金钱和地位等方面都不曾苛待过任何一人。他虽然不懂文学,也不懂学院派哲学,但很欣赏马可·奥勒留温和的处事风格,并且决定以马可·奥勒留为榜样,学习马可·奥勒留的治国之道。可能因为马可·奥勒留的影响,抑或基于自身的判断,戴克里先决定给自己找一位助手。罗马帝国疆域广大,不断受到波斯人和日耳曼人的猛烈攻击,帝国的防卫任务不能只落在一个人肩上。历史经验表明,将领一旦手握重兵,就很有可能拥兵自重。因此,戴克里先选择了老战友马克西米安作为自己的副手。马克西米安出生于锡尔米乌姆一个农民家庭,同戴克里先一样,靠自己的才能出人头地。马克西米安很像盖乌斯·马略,粗鲁、野蛮、凶残,但作战勇敢,是优秀的军官。但马克西米安没有将帅之才,也没有政治家的头脑。一直以来,马克西米安都十分敬佩戴克里先的为人,对戴克里先过人的智慧和学识既敬且畏。值得注意的是,戴克里先竟然对粗鲁的马克西米安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就像马可·奥勒留能影响放纵不羁的维鲁斯一样,这也许能证明这两位皇帝有着非同一般的智慧。

戴克里先授予马克西米安“恺撒”的称号,公元286年4月1日,他又将马克西米安提升为“奥古斯都”。戴克里先的绰号是“乔维乌斯”,马克西米安的绰号是“赫丘利乌斯”[1]。两位皇帝的绰号不仅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点,而且反映了他们各自在国家管理中承担的不同角色。戴克里先掌握着罗马帝国东部的管理权,治所设在尼科米底亚。罗马帝国西部则由马克西米安管理,治所设在麦狄奥拉努姆。

公元287年,马克西米安派兵镇压了高卢农奴起义。这些农奴打着巴高德[2]的旗号在当地大肆破坏。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农奴因贵族或政府的压迫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罗马帝国时期高卢农奴的情况就是如此,农奴在残暴贵族的压迫下绝望地苟活。后来,高卢人自治时期,这一情形非但没有改观,反倒由于赋税过重,军队跋扈,农奴的生存状况恶化。法兰克人和日耳曼人征服者使农奴的处境恶化。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又将管理农奴的权力一直保持到18世纪末期。长期以来,土地所有权两极分化导致农民负担重税。政府很快就成为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农民则重蹈祖先的覆辙,沦为佃户或奴隶。

弗鲁瓦萨尔生动地描述了14世纪的扎克雷起义[3],让我们可以大致想象公元4世纪巴高德暴动的场面。在这两次大暴动中,起义的农奴都无法与全副武装的军队抗衡,最后都遭到残酷的镇压。

巴高德起义领袖是埃利阿努斯和阿曼杜斯。很快,他们就迫不及待地称帝。我们现在都还能见到印有他们头像的钱币。但他们的雄图大业只是昙花一现。而在不列颠自立为帝的卡劳修斯,要比他们幸运得多。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法兰克人和北海沿岸的日耳曼部落以当海盗为生。因此,罗马帝国派遣了一支舰队驻扎在布洛涅港,保护高卢沿岸和不列颠海岸免受海盗掠夺。马克西米安任命卡劳修斯为舰队总指挥。卡劳修斯是梅纳皮亚人,出身卑微,但航海技术高超,勇气过人。人们慢慢发现,他会放任海盗穿过英吉利海峡来大肆抢夺,然后在海盗满载而归时再进行拦截。但他缴获的大部分战利品并未上缴国库,而是据为己有。马克西米安认为卡劳修斯有罪,下令处死他。但舰队的将士忠于卡劳修斯。卡劳修斯指挥舰队穿过海峡,逃往不列颠,买通了在这里驻防的罗马军团和辅助军队,明目张胆地自立为帝。公元289年,多次讨伐无果后,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承认了卡劳修斯的地位和头衔。

很快,戴克里先发现,即使两个皇帝也不能保障帝国行省的安全。于是,他决定从将军中再选两人共同管理国家,并且授予他们“恺撒”头衔。这两名恺撒的地位仅次于皇帝,但在自己的辖地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被选中的一个是来自达契亚的伽列里乌斯,原名叫阿门塔里乌斯,小时候常给别人放羊;另一个是君士坦提乌斯,按照母系血亲,他是皇帝克劳狄二世的侄孙[4]。伽列里乌斯举止粗犷,英勇尚武,而君士坦提乌斯虽然出身于行伍,却举止文雅,性情温和。戴克里先效仿奥古斯都的做法,要求两位恺撒与原配妻子离婚,分别娶他和马克西米安的女儿。戴克里先将自己的女儿瓦莱里娅嫁给了伽列里乌斯,又将马克西米安的继女狄奥多拉许配给君士坦提乌斯。戴克里先自己统治色雷斯、埃及和亚细亚等行省,将多瑙河沿岸行省分配给伽列里乌斯管理。马克西米安统治西班牙行省、意大利行省和阿非利加行省。君士坦提乌斯统治高卢行省和不列颠行省。

●卡劳修斯被杀

此时,统治不列颠的卡劳修斯权力也达到了顶峰。镇压了喀里多尼亚人,击退了日耳曼人的入侵后,不列颠恢复了安定。卡劳修斯的舰队在海上畅通无阻,占据了布洛涅港,并且一度将实力延伸到欧洲大陆。对罗马帝国来说,一个富足行省的丧失令其颜面扫地。于是,公元292年,君士坦提乌斯率军前往不列颠岛收回管辖权。在内线协助下,君士坦提乌斯顺利收复布洛涅港,还收编了卡劳修斯的大部分战舰。公元294年[5],君士坦提乌斯正准备整修舰队进军不列颠岛时,却得到了卡劳修斯死亡的消息——被他的财务官阿勒克图斯暗杀。阿勒克图斯顺理成章地掌握了大权。公元296年,君士坦提乌斯又集结了一支大军来收复不列颠。罗马大军分三支部队,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向不列颠发起进攻。第一支部队由禁卫军长官阿斯克里皮奥图率领,在暴风雨和大雾天气的掩护下,避开驻扎在怀特岛的阿勒克图斯舰队,在不列颠岛西部登陆。士兵们一下战舰,阿斯克里皮奥图就放火烧了所有战舰,准备背水一战。阿勒克图斯此时正率领一支大军驻扎在伦敦,准备以逸待劳,静等君士坦丁提乌斯军队的到来。听闻战舰被烧,阿勒克图斯不得不匆忙赶往西部应敌,但因兵力不足,军队士气低落,他最终战败被杀。君士坦提乌斯登陆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收复了不列颠行省。就这样,在脱离罗马帝国十年后,不列颠行省重新回到罗马帝国的怀抱。

当时,阿非利加行省和埃及行省也有些动荡不安。迦太基一个叫尤利安努斯的人自立为帝。之后,五个摩尔人部落联合入侵了迦太基。但马克西米安一出现,尤利安努斯就畏罪自杀了,摩尔人溃不成军,被迫放弃要塞。阿希莱夫斯在亚历山德里亚称帝,而布莱米安人在上尼罗河谷地大肆掠夺。戴克里先率领大军进至亚历山德里亚附近,切断城中供水,然后加大围城力度,防止叛军突围。八个月后,亚历山德里亚叛军被迫投降。罗马帝国的军队进行了残忍的报复,屠杀了亚历山德里亚的上万人,将布西里斯和科普托斯等城夷为平地。被抓的埃及人要么被处死,要么被流放。为了建立抵御布莱米安人的屏障,戴克里先说服诺贝塔人和努比亚人离开沙漠。他们迁至赛伊尼和卡特拉克特一带定居。戴克里先将这片土地交给他们,条件是他们保障罗马帝国边境的安全。在埃及期间,戴克里先制订了许多开明法律,旨在促进埃及的繁荣稳定[6]

●波斯国王暗杀了亚美尼亚国王科斯罗伊斯

罗马帝国因亚美尼亚而对波斯发起战争。我们知道,从奥古斯都时代起,罗马皇帝就一直试图掌握亚美尼亚主权。但瓦勒良战败后,波斯国王暗杀了亚美尼亚国王科斯罗伊斯,控制了亚美尼亚。科斯罗伊斯仍在襁褓之中的幼子梯里达底三世被其朋友搭救,后被罗马皇帝抚养长大。梯里达底三世身材高大强壮,威风凛凛,精通各种兵器。他和李锡尼是朋友,而李锡尼是伽列里乌斯的好友。借着这一关系,戴克里先推举梯里达底三世为亚美尼亚国王。此前,亚美尼亚人受尽波斯人的侮辱和压迫。公元286年,当新君梯里达底三世出现在亚美尼亚边境时,亚美尼亚人兴高采烈地迎接新王。波斯驻军很快就被赶出亚美尼亚。当时,波斯萨珊王朝的几位王子因争夺王位而进行内战,无暇顾及亚美尼亚。梯里达底三世不仅乘机收复了亚美尼亚,还兵发亚述。但波斯内战结束后,纳塞赫成为新的波斯国王。他投入全部力量进攻亚美尼亚,而梯里达底三世不得不再次寻求罗马皇帝的庇护。

纳塞赫言行傲慢无礼,常出言威胁。于是,无论为了尊严,还是为了利益,梯里达底三世都必须重新夺回亚美尼亚。戴克里先开始为波斯战争做准备。公元296年,戴克里先率军驻扎在安条克,将战争指挥权交给从多瑙河召回的伽列里乌斯。伽列里乌斯穿过幼发拉底河,进入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经过几场小规模战斗后,波斯骑兵主力包围了伽列里乌斯的军队。在兵力上,罗马军队不及波斯军队,所以最终战败。三百多年前,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克拉苏战败身亡。伽列里乌斯返回安条克后,受到戴克里先的冷遇。戴克里先坐在马车里,身着紫袍的伽列里乌斯跟在车后,步行了整整一英里。

公元297年,罗马帝国召集伊利里亚辅助军队和哥特辅助军队重组了一支新军。戴克里先让伽列里乌斯戴罪立功,率领两万五千名士兵前去对抗波斯。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伽列里乌斯避开平原,向亚美尼亚山区进军。在两名骑兵陪同下,伽列里乌斯亲自前去打探波斯军队的部署。最后,罗马军队成功突袭波斯军队。顷刻之间,波斯军队溃不成军。纳塞赫在战斗中受伤,逃往米底亚。塞满珍宝的波斯军营成了胜利者的猎场。[7]纳塞赫的妃嫔落入罗马人手中。伽列里乌斯生性粗鲁,但他想效仿亚历山大大帝的做法,对纳塞赫的妃嫔网开一面。闻此捷报,戴克里先立即从安条克启程,与凯旋的伽列里乌斯在尼西比斯会面。两人共同接见了在此恭候多时的阿法班。阿法班是深受纳塞赫信任的大臣。他此行目的是从中斡旋,促成两国达成和约。与罗马皇帝会谈后,阿法班立即返回波斯。阿法班向罗马皇帝保证会尽快告知纳塞赫和约的条款。罗马帝国也派大臣西科里乌斯·普罗布斯抵达波斯军营。最后达成如下协议: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全归罗马,以阿波拉斯河[8]为两国边界;波斯王国割让底格里斯河以东五省[9]给罗马帝国;梯里达底三世复辟,扩大亚美尼亚王国疆域;今后,伊比利亚国王由罗马皇帝直接任命。

罗马帝国现在看上去一片祥和,不仅平定了叛乱的行省,而且领土也有所扩大。于是,公元303年,即在位的第二十年,戴克里先开始着手准备一场庆典,庆祝军队在他的英明领导之下取得的胜利。为此,公元303年11月20日,戴克里先前往罗马(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屈尊光顾罗马了),庆祝他和马克西米安在阿非利加、埃及、不列颠等地的战争中,尤其是在对波斯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庆典一如既往地盛大。但人们不知道是,这次庆典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或许见证了罗马帝国最后一次真正的胜利。

永恒之城的重要性也因罗马帝国形势的变化而严重下降。这种变化要求罗马帝国陈兵边疆元老院也失去了原来进谏的权力。令人望而生畏的禁卫军,无论是规模还是地位,现在都大不如前。禁卫军不再是皇帝的保护者,取而代之的是伊利里亚行省的两个罗马军团。按照各自效忠的皇帝的称号,这两个军团分别被称为“乔维乌斯军团”和“赫丘利乌斯军团”。

戴克里先在罗马待了不到两个月。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皇帝身份驾临罗马。罗马公民的自由散漫和尊卑不分让戴克里先十分不悦。他已经习惯了希腊人和东方人的谄媚和奉承。政策因素可能也是他对罗马心生反感的原因之一。于是,在隆冬时节,戴克里先离开了罗马,穿过伊利里亚返回东方。一路上舟车劳顿,天气恶劣,戴克里先久病不愈。一行人不得不走走停停,而戴克里先大部分时间都病卧于御辇上。公元304年夏末,戴克里先才抵达尼科米底亚。这时,他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直到公元305年3月,戴克里先才开始在公开场合露面。休养期间,他意识到自己年老体衰,无力再操持帝国事务,于是决定放弃皇位,享受个人生活。戴克里先向马克西米安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马克西米安尽管非常不想放弃权力,但他已习惯无条件与戴克里先保持一致。于是,公元305年5月1日,两位皇帝——一位在尼科米底亚,一位在麦狄奥拉努姆——相约同时举行了退位仪式。伽列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同时接替他们成为新皇。[10]戴克里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达尔马提亚行省,在萨罗那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宫殿。他开始投身于园艺和种植技术的研究,以打发退休时间。[11]据说,马克西米安退位后定居在卢卡尼亚的一栋别墅,但我们对他接下来的生活并不清楚。

戴克里先堪称是皇帝退位的最早实例。这是欧洲古代历史上唯一有案可稽、自愿放弃最高权力的例子。不过,类似情况虽然罕见,但在现代欧洲史上不难见到。许多读者肯定会联想到查理五世[12]。但不同的是,查理五世退位是野心破灭的结果,他退位后也没有戴克里先那样不问世事。此外,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二世为享受个人生活而两次退位,但每次都因国家面临危险而复位。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也主动放弃王位,开始虔诚的信徒生活,但儿子路易一世的死亡迫使他复位。在时间更早的古罗马,也有一些君主因信仰或其他原因而放弃王位。(www.xing528.com)

令人惊讶的是,像戴克里先这种起于微末、发迹于行伍的君主竟然会在罗马帝国实行东方宫廷的礼仪。但他这样做并非因为自大或虚荣,而是出于政治考量。戴克里先认为,穿上华丽的衣服后,皇帝会看起来高高在上,在民众心中形象更高大。这样一来,人民便会绝对遵从皇帝的命令。因此,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戴上有别于副帝“恺撒”的皇冠,穿上丝绸和黄金制成的皇袍和镶满宝石的鞋子。文武百官对他们俯首听命,内务勤杂由宦官统一打理。无论是谁,在皇帝面前都要遵从东方的跪拜礼。皇帝的奢华铺张及四个宫廷的花费,导致赋税加重,人民受到的压榨日甚一日。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个时期罗马帝国的制度。

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在位末期,对基督教发起了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迫害。正如我们了解到的那样,此时,在罗马帝国境内,基督教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传播,基督教徒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戴克里先坚持罗马帝国的传统宗教,对这个新宗教即便谈不上喜欢,也能保持宽容。据说,戴克里先的妻子普里斯卡和女儿瓦莱里娅私下信奉基督教,而宦官卢西亚努斯、多罗修斯、戈哥尼乌斯、安德烈亚斯及其他很多重要官员都公开信奉基督教。基督教主教受到人们的尊重,庄严宏伟的新教堂在罗马帝国各个城市拔地而起。但在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中,细心的人察觉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马克西米安和伽列里乌斯始终对基督教抱有深深的敌意,而狂热的多神论者也对基督教心怀忌恨,震惊于基督教迅猛发展的势头。看到祖先流传下来的宗教受到威胁时,这些人更加坚定地信奉传统宗教。在他们看来,基督教只是以古代迷信为基础衍生的新宗教。正是这种想法和态度激起了他们对基督教的仇恨。多神教的哲学家非常清楚,仅靠理论和思辨无法挽救传统信仰的颓势,唯一有效的手段是采取暴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异教”哲学家是后来迫害基督教的主导,正是他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迫害手段。

波斯战争结束后,伽列里乌斯在尼科米底亚又待了一个冬天。其间,他常与戴克里先讨论基督教的问题,还向戴克里先阐述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国家制度是多么格格不入。基督教徒的所作所为俨然使罗马帝国内部形成了一个国中国。基督教徒统一有序,随时都会有大的行动。戴克里先意识到了危机,同意将基督教徒驱逐出军队和皇宫,但不同意进行大屠杀,认为此举不仅残忍,而且不明智。但伽列里乌斯并不满意,说服戴克里先召集文武官员商讨此事。最终,大会通过了伽列里乌斯的提议,执行权力也落入他的手中。我们可以想象,戴克里先听从伽列里乌斯的意见,就像一个头脑聪明的人偏听偏信一个智商不高的人——虽然可以预见后果,却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此后,伽列里乌斯出台了迫害基督教的政策,并为实施这一政策做好了准备工作。

大概是出于迷信,伽列里乌斯决定在公元303年2月23日,也就是界神节这天,严惩基督教徒,制止基督教对罗马传统信仰的侵蚀。这天黎明时分,禁卫军长官带着人马冲入尼科米底亚大教堂。他们破门而入,烧光了圣书,拆毁了圣所。公元303年2月24日,罗马帝国发布了法令,要求拆毁境内所有基督教堂,禁止基督教徒秘密集会;要求主教和长老将圣书上交给地方官员集中烧毁;没收教会全部财产。此外,基督教徒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奴隶如果是基督教徒则遇赦不赦。法官可以随意裁决基督教徒提起的诉讼,当原告是基督教徒时,则不提供任何法律援助。所有基督教徒都被侮辱,公共财产被剥夺,并且失去了法律的保护。然而,这场宗教迫害还远远没有结束。

按照惯例,皇帝的法令要张贴示众。但法令刚一张贴,就被一个狂热的基督教徒扯下来,还破口大骂张贴法令的人。最终,这个基督教徒因叛国罪而被烧死,付出了生命代价。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皇宫里发生了两起纵火事件。这显然是有预谋的。伽列里乌斯称这是基督教徒蓄意报复。基督教徒则称是伽列里乌斯故意纵火,借此激怒戴克里先,从而获得迫害基督教徒的借口。但不管真相是什么,伽列里乌斯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许多基督教徒宦官被严刑拷打致死,尼科米底亚主教安塞姆斯被斩首,大量基督教徒死于非命。

此后,罗马帝国接二连三地颁布一系列针对基督教徒的严刑峻法。其中,第一个法令要求各行省总督将所有基督教神职人员关进监狱;第二个法令允许采取各种严厉的手段,强迫基督教徒放弃信仰,向诸神献祭;第三个法令让地方官员强迫所有基督教徒向诸神献祭,无论年龄和性别,为达到此目的,可随意使用酷刑。第三个法令是由戴克里先颁布的。颁布这个法令大约两年后,戴克里先就退位了。

马克西米安十分憎恨基督教徒,也很认同戴克里先和伽列里乌斯的做法。于是,在意大利和阿非利加等行省,像东方一样大范围迫害基督教徒的现象也出现了。君士坦提乌斯对基督教的政策比较温和,他在自己的辖地内并没有迫害基督教徒,但拆毁了一些基督教堂。从公元303年至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被迫害了十年。由于时期、地点、皇帝性格和政治环境的不同,对基督教徒的迫害程度有所差异,但迫害或多或少都伴随着暴力。就迫害者而言,他们尽其所能美化其野蛮行径。而在受迫害者身上,可以看到热情和勇气——尽管透着几分狂热。同时,许多人,其中甚至不乏主教和长老,因将《圣经》交到“异教徒”手中而被冠以“叛教者”的罪名。因为教会作家的记载非常模糊,所以我们很难确定在这十年丧命的基督教徒人数。爱德华·吉本给出的数字是两千人左右,但他的个人偏见很可能会削弱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实际上,即便把这个数字扩大五倍,甚至十倍,也不及在罗马教会发起的任何一次宗教屠杀中受害者的人数。

【注释】

[1]“乔维乌斯”意为“温和快乐”,“赫丘利乌斯”意为“孔武有力”。——译者注

[2]“巴高德”一词来自凯尔特语Bagad,表示“混乱的集会”。——原注

[3]扎克雷起义是1358年爆发于法兰西王国反封建农民起义,是中世纪欧洲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扎克雷,源自“呆扎克”,意即“乡下佬”,是贵族对农民的蔑称,起义由此得名。——译者注

[4]君士坦提乌斯的父亲优特罗庇乌斯是达达尼亚的贵族,与皇帝克劳狄二世的侄女克劳狄亚结婚,生下了君士坦提乌斯。——译者注

[5]一说公元293年。——译者注

[6]据爱德华·吉本记载,戴克里先还下令搜查“所有关于制造金银术的相关古籍”,然后将这些古籍付之一炬。这是关于炼金术的最早记载。十几个世纪后,炼金术在东方某些地方仍然盛行。——原注

[7]据说,一个罗马士兵捡到了一个装满珍珠的皮袋,但因为不知道珍珠的用处,所以把珍珠都扔掉了,只保留了皮袋。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第一代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伊本·哈塔卜、奥斯曼·伊本·阿凡和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的追随者身上。不同的是,阿拉伯人没有扔掉珍珠,而是把珍珠当成谷粒来咀嚼。——原注

[8]阿波拉斯河发源于底格里斯河,流经辛格拉,在奇尔切西乌姆汇入幼发拉底河。——原注

[9]五省即为扎迪西尼、阿尔津尼、科朱尼、摩索伊尼和印提林尼。——原注

[10]如果《论迫害者之死》的记载属实,那么,戴克里先是受伽列里乌斯的胁迫才退位的。——原注

[11]戴克里先退位后又活了八年,崩于公元313年。当马克西米安和伽列里乌斯要求他复位时,他回答说:“看过我在萨罗那亲手种植的蔬菜后,你们肯定不会再坚持让我复位。”——原注

[12]查理五世是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1520年——1556年在位),尼德兰君主(1506年——1555年在位)、德意志国王(1519年——1556年在位)、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首位国王,同时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一员。16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西班牙王国和低地各行省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由弟弟斐迪南一世继承。——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