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自我形成与发展-完善自我(第2版)

完善自我形成与发展-完善自我(第2版)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产生到发展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大约要20年。在这个时期,由于生理的变化,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从而产生强烈的“成人感”。“成人感”的加剧,使他们开始关注自身外在美和内在自我的发展。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心理成熟就意味着本我向自我的转化,即以现实的思维代替愿望思维,他认为,在人的心理发育中,本我和超我之间、本我和现实环境之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青年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常出现一些特点。

完善自我形成与发展-完善自我(第2版)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产生到发展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大约要20年。一般要经过生理自我,社会自我,最后发展为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婴儿刚出世,不能区分“我”与“非我”,这时没有意识。七、八个月时,开始把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象相区分开,具有自我意识的萌芽,在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中,儿童在三岁左右开始用“我”“我要”来表达自己和自己的意愿,此时有3个飞跃性的发展,儿童开始有自我意识,但仅仅局限于主观的我与他物的区分。生理自我阶段可以称为自我中心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表现出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3岁到13岁左右。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幼儿园的游戏,角色扮演,到小学有系统、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使个体在逐步拓展的社交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有所提高。但此时表现出的是库利所说的“镜中自我”,儿童仍主要根据重要他人(如教师、父母、照顾者等)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仍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因而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滞后于自我认知,故表现为言行、认识和行为经常脱节,其社会自我尚未成熟。

社会自我到少年期(11、12—14、15岁)才基本成熟。在这个时期,由于生理的变化,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从而产生强烈的“成人感”。从心理上,他们开始要求独立,摆脱父母的束缚和对父母的依恋,但真正的独立自我仍处于模糊的雏形中,常出现心理冲突,迷茫和失落。行为上,虽强烈要求有自己的个性,但在行为上却尽量模仿成人。“成人感”的加剧,使他们开始关注自身外在美和内在自我的发展。但此时的自我评价常是矛盾、不稳定的充满“父母”式自我与“独立意义自我”的冲突。

真正成熟的自我是心理自我阶段,这个阶段始于青春期。青春期(13—成年)在弗洛伊德看来,主要发展任务是摆脱父母的影响获得独立,与异性发展密切关系,发展自我,调节超我与本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西蒙弗洛伊德(Sismund Fiend 1865—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专家,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遵循的是快乐的原则,目的是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自我(eqo)是人与环境接触中从本我中分化起来的,能自觉自身的种种需要,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估量现实环境,在不危及个体和环境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超我则代表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期望,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诱导自我并使之符合社会规范。

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心理成熟就意味着本我向自我的转化,即以现实的思维代替愿望思维,他认为,在人的心理发育中,本我和超我之间、本我和现实环境之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自我不能满足本我时,本我的原始思维和满足欲望的方式就占主导地位,当超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不能自由地应付环境,获得快乐。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在本我和超我间起中介和防御的作用。当自我功能完善时,自我、超我就会协调成就一人格。当现实条件使自我受到威胁,而自我又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自我就会否认或否曲事实以减轻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优虑,形成自我心理防已。当个体自身欲望与现实生活情境顺应严重不良,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失衡严重状态,就会发生精神分裂等顺应不良症状。

在美国著名精神病专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艾里克林(Erik Erikson 1902~)看来,青春期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克服自我同一性混乱感以获得自我同一性。人进入青春期后,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认识,经常考虑“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此时,青年逐渐疏远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依赖中脱离出来,而与同伴结成亲密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异同,认识自己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即自我同一性,也称心理社会同一性。一旦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青年表现为怀疑自我,看不到自己努力与成功间的关系,严重影响正确的自我意识的确立。

青年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常出现一些特点。

1)用自己的眼光,观点审视和评价世界。逐渐从“镜象自我”走向独立“自我”,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为人处世上要求表现自己的个性。

2)表现出自我理想——即个体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目标作较客观的计划,个体在心目中开始为自己进行定位,有较明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其职业选择体现其自我理想水平的高低。青春期的个体追求个人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但其理想在不断的努力中进行修正,表现出不稳定性。

3)产生自我塑造和自我教育的冲动,青年人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较清楚的认识,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对社会的了解愈深。青年人居于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更加迫切要求自身的发展,关注自我的塑造与社会环境的相顺应。

4)自我意识出现分化并走向统一

进入青年期,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出现了“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我”的分化;出现“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的分化。这些分化原因不仅由于青年的人生观条件日臻成熟,也反映在青年人面临的社会责任较以前不同,所面临的是人生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升学就业恋爱等。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青年逐渐把目光投向自身修养,开始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与个性品质;此时青年既是自我的观察者,又是自我的被观察对象,处在现实的我与理想我冲突之中,于是青年的内心反省活动增多,开始为自己该做什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烦恼。(www.xing528.com)

自我意识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的产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不免会产生矛盾,青年人内心激荡不安,自我评价的自我当然也是摇摆不定,时而肯定自己,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时而却因小挫折而自我贬斥,颓废萎靡不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青年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要求完善自己,通过矛盾冲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自我新的统一。但这种自我的统一并不是绝对的过程,带有个别特性,受个体的心理水平、环境、受教育经验水平、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自我分化与统一的早晚、特点、矛盾斗争的水平、倾向均不同。有的青年很快就走向自我新的统一,表现为顺应新的环境,有的人却很长时间沦落在自我分化的矛盾冲突中,苦恼,烦躁和焦虑不安。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步入青年,青年关注自我的修养和完善,逐步走向成年。对一些人而言,成年意着“自我”的扩大,活动领域的丰富,自制力和责任心水平的提高,即自我实现;面对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适应新环境是迫不得已的,是往日轻松自如感和自由表现情感的丧失,成年不是有所得,而是有所失,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自我物化,即视自己为外力和形势的玩物,而形成一种消极物化的自我。青年自我意识,常面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评价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自我模式;自我肯定型,自我否定型,自我矛盾型,自我扩张型,自我萎缩型。

1)自我肯定型

具有自我肯定的青年对“现实的我”认识较客观,全面,他们能清楚地看到现实中我是什么样的,对生活抱积极的态度,乐观向上,正确对待自己的得失,不要自妄菲薄,也不要妄自负大,这类型的自我是积极的理想的自我,也是成熟的自我类型。

2)自我否定型

这类自我与自我肯定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对自己持消极否定的态度,自认为能力不如人,常常认为“你好,我不好”,而陷入自卑情感之中。表现为焦虑不安,常有挫败感,失落感。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评价偏低的类型。

3)自我矛盾型

这种类型的青年内心冲突大,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都不确定,不稳定,难以产生一个新的统一的自我。

4)自我扩张型

这类青年以自负为特点,自视过高,自我评价过高,形成虚幻的判定,自以为了不起,盲目自尊,脱离现实。这类人最喜欢埋怨社会,埋怨他人,人际关系欠佳。

5)自我萎缩型

这类青年对现实的自我极度不满,但又缺乏理想自我设计,往往表现出消极放任,得过且过,或者导致极度自卑,自我拒绝等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