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作文法:材料底剪裁配置技巧

中学作文法:材料底剪裁配置技巧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便是第三个问题。我们取材时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就须下选择和剪裁底功夫了。材料底来源 材料底来源约有二方面,一是平时储蓄的,一是临时搜寻的。要使储蓄的材料多,学问底修养固然重要,而生活底经验,也不可忽视的。因为他只用站在旁观的地位将见到的事项来做材料。然而他却不用少壮、老妪、妇女被捉底情形来做材料。

中学作文法:材料底剪裁配置技巧

做文章可以用造房子来譬喻。题目是场所,立意是设计和图样。场所有了,图样有了,那便是砖石瓦木等材料了。没有材料,根本造不成房子;文章没有材料,就根本做不成文章。购办材料时候,有三个问题:第一,是用那一种材料呢?第二,是材料的质地那种好呢?第三,某种材料应用多少,要计算好。作文采取材料时,也是这样。譬如我们要做一篇议论文,这文中可不可以用历史的事实来证明或设喻呢?这是第一个问题。如果可以用的话,那么用了某种历史事实(如远代的或近代的等等)对不对呢?还是这种不好,应该再另外找一种更好的来应用呢?这是第二个问题。某种历史已经决定采用了,那么将这个事实作一个长段来说明呢,还是仅用简短的几句话呢?这便是第三个问题。我们取材时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就须下选择和剪裁底功夫了。

材料底来源 材料底来源约有二方面,一是平时储蓄的,一是临时搜寻的。分述之如下:

(一)平时储蓄的

要做一篇文章,如果自己胸中没有材料,三言两语,一说就尽;要全靠临时去搜寻,不但不容易得到,而且也是太苦的事。有一笑话,一个秀才将去应试,日夜忧虑,说做文章真苦,他底妻子说:“难也难到我生儿子这般的苦罢了。”秀才说:“更苦!你是有在肚里的,我是没有在肚里的。”这个笑话很可以来比喻作文没有储蓄着材料底苦痛。我们要免除这苦痛,必须平时多多储蓄。要使储蓄的材料多,学问底修养固然重要,而生活底经验,也不可忽视的。关于学问底修养,已在本书“总说”底“作文底预备功夫”一节中说明了。现在再来说关于生活底经验。书本中底知识,往往是比较的不切实,而且是有限的,我们必须从书本以外再去求知识。自然界底一切现象,人事底情态,都是最有用最真确的无字书本。读这种无字书本底方法,是要自己去观察和经历的,观察得多,经历得多,就成了一种经验。从生活底经验中可以得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可以证验在书本所得的知识对不对。如果仅有学问,而生活底经验不丰富,那只能做些不切实的死文章。像从前科举时代底八股文章,只能用四书五经来做材料,所以不会有内容充实的文章的。我们必须有精深的学问和丰富的经验,那么材料自然也丰富了。所做的文章一定是有生气的,不会是满纸烂调[3]敷衍成篇的东西了。

(二)临时搜寻的

有许多文章底材料,概不是从学问上可得的,也不是从生活底经验来的,是将当前的事项,凭自己的眼光观察的。譬如描写事物的文章。材料是现成的,那和作写生画一般,只要去仔细观察就可以拿来应用的(自然这种观察眼光,是学问经验所养成的)。还有许多的文章单有储蓄的材料是不够的,须得临时参考书本,或临时观察当前的事项来补充。譬如做一篇讨论学术的论文,那单凭记忆的材料,是不能应付的了,必须有许多参考的东西,才可做成文章。(自然,参考什么东西,那又须用学问经验来做基础了。)又如做一篇传记,一半的材料可从作者所亲见亲闻的事实中得来,一半却须临时搜集的,如访问跟那主人翁亲近的人,或考察那主人翁遗著遗迹等,如果那主人翁活着的话,还得亲去拜访,和他谈话,请求他供给材料。

材料底分类 一篇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因对于全文底中心思想关系不同,可以分做许多不同的种类,大概有下列的几类。

(一)正面底材料

这种材料是和中心思想发生正面的关系的,用了来直说中心思想的。譬如我们做一篇议论文,说读书底好处,那凡是关于读书的好处的材料,都是正面的材料。又如写一篇西湖游记,凡在游西湖时所见到景物和所遇到的事情,都是正面的材料。这种材料在各种文章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例子是很多,也不必再举例来说明了。

(二)反面的材料

这种材料是用了来从反面说出中心思想的。譬如,中心思想说人人应该识字,用了不识字的害处来说明人人应该识字,那所用便是反面的材料。再举例来说明。

中国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是个不迷信宗教的民族。——这是近年来几个学者的结论。有些人听了很洋洋得意,因为他们觉得不迷信宗教是一件光荣的事。有些人听了要做愁眉苦脸,因为他们觉得一个民族没有宗教是要堕落的。

这是胡适《名教》底第一段,说中国有一种宗教,却先说中国没有宗教,这所用的是反面材料。反面材料,大概在议论文中最用得到。

(三)侧面底材料

这种材料和中心思想不发生正面的直接关系,却用了来陪衬烘托或是旁敲侧击的。凡是生动的文章都不是老老实实地用正反面的材料的,多是用侧面的材料来写的。这种侧面材料不难在搜寻,却难在应用。我们举几个来说明那一种是侧面材料。例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并不真的在说枇杷树,这是在感伤他妻底死得长久了。又如陆游底《渔翁》诗后半首:

恨渠生来不读书,如此江山一句无。

我亦衰迟惭笔力,共对江山三叹息。

这是写江山底美的,但不说江山怎样的美,只用渔翁不读书不会做诗以及自己笔力衰迟等材料,使人读了就能想象这江山底美景,美妙到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程度。又如杜甫底《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诗的中心思想在写当时征兵的惨状,但他所用的材料,在全诗说起来,可以说是完全用侧面材料的。因为他只用站在旁观的地位将见到的事项来做材料。从局部分说起来,如“老翁逾墙走”一句,使人可以想到老翁都要逾墙逃走,少壮的不可免可知了。“独与老翁别”一句,可以知道拉夫是连老妪妇女都要的了。然而他却不用少壮、老妪、妇女被捉底情形来做材料。这种侧面的材料,是最经济最有力量的;我们作文时应该多多应用。

上面三例是用了侧面材料来陪衬烘托的,大概多用在记事文中。议论文中往往用了侧面材料来旁敲侧击的。例如墨子《非攻》中一段: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之而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这文中底“杀一人……谓之不义”几句话是和非攻底中心思想没有正面或反面的直接关系。只是用了来旁敲侧击,使下面“今至大为不义……谓之义”几句话显出更大的力量。又如《孟子》中一节: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之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一节中“王之臣……已之”都是用来侧击出“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这句问话的。

(四)前面的材料

这种材料和文中底中心思想是很不切近的,用了它们,由远至近,逼至中心思想的。大概用婉转态度来做的文章,或是要叙出始末的记叙文,以及要使人更明了文中底中心思想,都用得到的。譬如做一篇西湖游记,先说了几句关于来游西湖底原因或机会,以及和那几个人同游的话,这所用的材料,便是前面的材料。又如做一篇祭文,却先用了死者幼年的事情来做材料;再如批评一件艺术作品,先说关于批评艺术优劣底标准的话,这用的也是前面的材料。此外无论那种文章中,用前面材料的,很多很多,现在不一一举例来说明了。有许多文章中,前面后面底材料反用得很多,而正面的材料却用得很少,这种大概除了前面底作用之外,还含有侧面底作用。能多用这种材料更可使文章明了,例如《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关于周瑜在战前的准备,诸葛亮底种种计划,以及其他两方面战前的事项,说了十几页,然而真正赤壁放火底文字不到两页。又如《木兰诗》,记木兰代父从军,前半篇用她从军以前的事来做材料的,文字占全诗十分之三四,记他[4]从军实况的,只有五六句。可见前面的材料剪裁配置得适当,比切近中心思想的材料,还要来得有用。

(五)后面的材料

这种材料也是和在文中做主体的材料不发生切近的关系或不相联贯的。凡是正文底余波——就是正文中的意思所影响到或联想到的意思——那所用的便是后面的材料。譬如作一篇记,后面说到作记底原由,或是自己对于所记事物底批评及感想,或是所记正事后的事情都是的,在古人底文章更多见到用这类材料的。例如历史中底“赞曰”“太史公曰”等语,以及笔记中“某某曰”等语以下的话,都是。这种材料有时用在正文底前面的,但依照性质上论,却仍是后面的材料,现在再举例来说明。

胡适:《李超传》底末段

以上是李超的传完了。我替这一个不相识的可怜女子作传,竟做了六七千字,要算中国传记里一篇长传。我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工夫做他的传呢?因为他的一生遭遇可以用做无量数中国女子的写照,可以用做中国家庭制度的研究资料,可以用做研究中国女子问题的起点,可以算做中国女权史上的一个重要牺牲者。我们研究他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

(1)家长族长的专制。“尔五叔为族中之最尊长者,二伯娘为族中妇人之最长者。若不禀报而行,恐于理不合。”诸位读这几句话,发生什么感想?

(2)女子教育问题。“侬等祖先为乡下人,所有远近乡邻女子,并未曾有人开远游求学之先河,今尔若孑身先行,事属罕见创举。乡党之人必多指摘非议。”“举廷五叔及甫弟等均以为女子读书稍明数字便得。”诸位读这些话,又发生什么感想?

(3)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此乃先人遗产,兄辈既可随意支用,妹读书求学乃理正言顺之事,反谓多余。揆之情理,岂得谓平耶?”诸位读这几句话,又发生什么感想?

(4)有女子不为有后的问题。《李超传》的根本问题,就是女子不能算为后嗣的大问题。古人为大宗立后,乃是宗法社会的制度。后来不但大宗,凡是男子无子,无论有无女儿,都还要承继别人的儿子为后。即如李超的父母,有了李超这样的一个好女儿,依旧不能算是有后,必须承继一个“全无心肝”的侄儿为后。诸位读了这篇传,对于这种制度,该发生什么感想?

这篇《李超传》底主体的材料,是李超底事迹,所举例的一段是由正文中所影响到的意思。这种意思的材料,就是后面的材料。我们看了此例,又可知后面的材料,往往用了来做结束全文底重要思想。一篇文章底主要意思,有时不在正文中,却在余波中说出的。所以后面的材料,常常是一篇文章中底重要处,是不可轻视的。

注 前面后面的材料,不但指全文而言,就是每段中也是有用的。凡是属于一段底中心思想之前的,是前面的材料,属于中心思想之后的,是后面的材料。

(六)比喻的材料

这种材料本来是和所说的正意不发生关系的,不过因为它底性质形态或变化等和正意底材料有相似之点,用了来说明正意,使人更能明了,或更能有深刻的印象。这种材料又分做两种:一种是用了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意思,或是用了这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这种比喻的材料往往和其他的材料在文中夹杂着用的。一种是假设了一个故事来讽喻人事的,往往全文纯用这种材料来做的。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例如: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纲丝抛入空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齐;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

这是《老残游记》中描写白妞唱大鼓底声音底一段。这便是比喻材料第一种底例(有黑点的,是以具体比抽象;有圈的,是以此物比彼物)。声音是不能从本身具体写出来的,所以只好用比喻的材料了。此外如写物写人写景的记事文,以及议论文中的证明,多有用这种比拟的材料的。又如柳宗元底《三戒》。是全文用比喻材料的第二种写的。录其一为例: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用这种材料来写的文体,如童话写言等等都是。

注 所谓比喻的材料,和修辞学中底“比喻”不同,材料是一种成片段的意思,未曾发生作用的,因为它尚未经组织,不是文章。(上面所举各例,是已由材料组成为文了。)修辞学中底“比喻”,是讲已成的文章的。

(七)引证的材料

用了前人说过的话,或已成的事实,来说明或证实正意,那种说的话和事实便是引证的材料。这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引用的,一种是例证的。引用的材料大概是照原来的句子直抄的,通常是加上引号的。例证的材料是不用原文,只把那所引证的事实来说明的。例如胡适《名教》中一节:

“名”是什么?这一问似乎要做点考据。《论语》里孔子说,“必也正名乎”。郑玄注:“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

仪礼·聘礼》注:“名,书文也。今谓之字。”

周礼·大行人》下注:“书名,书文字也。古曰名。”

《周礼·外史》下注:“古曰名,今曰字。”

《仪礼·聘礼》的释文说:“名,谓文字也。”

总括起来,“名”即是文字,即是写的字。

这例中所用的,除了首尾外,都是引用的材料。引用了来说明“名”即“字”底正意的。又如周作人《谜语》中一段:

在现在各国,谜语不过作为老妪小儿消遣之用,但在古代原始社会里却更有重大的意义。说到谜语,大概最先想起的,便是希腊神话里的肿足王(Oidipos)的故事。人头狮身的斯芬克思(Sphinx)伏在路旁,叫过路的人猜谜,猜不着者便被他弄死。他的谜语是“早晨用四只脚,中午两只脚,傍晚三只脚走的是什么?”肿足王答说这是一个人,因为幼时匍匐,老年用拐杖。斯芬克思见谜语被猜着,便投身岩下把自己碰死了。《旧约》里也有两件事,参孙的谜被猜出而失败(《士师记》),所罗门王能答示巴女王的问,得到赞美与厚赠(《列王纪》上)。其次伊思兰古书《呃达》里有两篇诗,说伐夫忒路特尼耳(Vafthrudnir)给阿廷(Odin)大神猜谜,都被猜破,因此为他所克服。又亚耳微思(Alvia)因为猜不出妥耳(Thorr)的谜,也就失败,不能得妥耳的女儿为妻。在别一篇传说里,亚斯劳格(Aslaug)受王的试验,叫她到他那里去,须是穿衣而仍是裸体,带着同伴却仍是单身,吃了却仍是空肚;她便散发覆体,牵着狗,嚼着一片蒜叶,到王那里,遂被赏识,立为王后:这正与上边的两件相反,是因为有解答难题的智慧而成功的例。

这便是用例证的材料写的。这种引证的材料,在议论文中用的最多。

材料底选择 材料已经有了,可是内中有好有坏,有适用不适用的,必须仔细选择,才能应用。选择材料,大概有下列几种标准:

(一)切合题旨

这是选择材料最要注意的。所用的材料有一点不切合题旨,那文章便累坠芜杂。这和审题定题很有关系,必须先把题旨明了,才能定取舍的标准,合于题旨的就取用,不合题旨的就舍去。要抱宁缺毋滥的主意,不要多多益善。一个类似的题目,极易误用材料。例如:同以“战争”为对象的一个题目,可以有“非战”的议论文,“何谓战争”的说明文,“中日之战”的记叙文等等。我们搜集了关于战争的材料,有的适用于“非战”的,却不适用于“何谓战争”,适用于“何谓战争”的,却不适用于“中日之战”,这是要仔细分辨的。现在再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将关于“战争”的材料收集若干条,来说明它适用不适用。

(一)战争通常指国与国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以武力来解决争端。

(二)战争最初形式底起原[5]是为了人口问题。

(三)现在战争的原因是为了势力和利益的冲突。

(四)战争有国际战争和内战的分别。

(五)战争底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六)国际间的战争往往被视为应该的。

(七)战争底胜负条件:一是人力,二是火力,三是财力。

(八)从前的战争受影响的范围小,现在的战争受影响的范围大。

(九)战争是人类最不道德的行为。

(一○)狭义的战争,指武力的相冲突而言,广义的战争,指以一切力量作敌对之行为而言。

(一一)战争使文明破产。

(一二)在战场上死的人,有什么意义。(www.xing528.com)

(一三)兵士们得到的是什么?

(一四)中国二十年的内战,弄到要亡国的地步。

(一五)中国底困,不宁,多是内战的结果。

(一六)欧战的结果,德国固一败涂地,战胜国也只得到战债和孤儿寡妇。

(一七)战争不是国家生存的必要条件。

(一八)人类应该以互助来代战争。

(一九)要消弥战争,应该铲除战争的原因。

(二○)国家底预算往往大部分是军费,如果把这军费用到建设上,人民所享受的幸辐必很大。

(二一)日本要求我国撤去驻在上海的军队。

(二二)日本夺了东三省,还想占据上海。

(二三)日本军队首先挑战,我国十九路军队奋勇扺抗。

(二四)日本的飞机乱掷炸弹,闸北的房屋多炸毁。

(二五)日本人乱杀我国人,无辜的人民不知死多少。

(二六)日本军队战败,逃入租界。我军因条约关系,不便追人。

(二七)我国人民都尽力协助十九路军。

(二八)日本运来陆军在杨树浦上岸。

(二九)日本出了常备兵三分之二。

(三○)中国抵抗的军队只有十九路军和第五军。

(三一)十九路军壮烈的扺抗,世界各国莫不赞美。

(三二)战争维持了一个多月,后来日本军队在浏河上岸,后方被占据,我军才退走。

(三三)当时我国政府叫人民镇静而人民却悲愤之极。

(三四)这次我军最吃亏的,就是缺少飞机。

(三五)自卫之战和侵略之战意义不同。

(三六)武装和平理论是矛盾的。

(三七)兵灾之后必大疫。

(三八)战争是人类兽性的表现。

(三九)战争和竞争不同。

(四○)民族间的仇视不是战争底原因,而是战争底结果。

上列四十条的材料,我们依照题旨选择起来,那么(三)(四)(八)(九)(一一)(一二)(一三)(一四)(一五)(一六)(一七)(一八)(一九)(二○)(三六)(三七)(三八)(四○)是适用于“非战”题的。(一)(二)(三)(四)(七)(一七)(三五)(三八)(三九)是适用于“何谓战争”题的。(二一)至(三四)适用于“中日上海之战”一题的。这里所举的材料多是正面的材料,自然一个题目所用的材料,决不止这几条(而且这几条都是大纲),关于战争的材料,又何止几千万条,以战争为对象的题目也可以有几千几百个。这里不过举一例罢了。但几千几万条的材料,适用于某一个题目的,却是很少很少。题目上一个字的差别,有时所用的材料便完全不同,必须审慎取舍才好。这是选择材料的第一步。

(二)切合意旨

我们所选的材料既切合题目了,但未必完全适用。同是一个题目往往因立意不同,材料又不相同。譬如上面所说的“中日上海之战”题目所适用的材料,不过记载当时一般情形的,性质和历史上的记述相同。如果要做一篇讽刺的文章,那所用得到的材料,最多只有(二六)(三○)(三三)几条。如果站在日本人的地位来记载,那这种材料便又不能适用了。所以几千几万条的材料经过两次选择,适用的已不多了。

(三)注意材料本身底性质

一种材料虽是切合题旨意思的,但也未必完全适用,还须看材料底本身怎样,如有陈腐俗套和不伦不类的材料,都应该舍弃不用。例如:以“非战”为题,不可用“止戈为武”,“佳兵不祥”这类的材料,因为这是太陈腐了。也不可用“战争使有用的马死亡”这类材料,因为“非战”的大题目,用了这样琐屑的材料,便有些不伦不类。反之,一个小题目用了大材料,也就犯同样的弊病,所以材料除了切合题旨意旨之外,还须选择新鲜的,分量相等的来应用。

(四)注意特点

说明或记叙某事物,所用的材料不是某事物所有的,而是其他事物所同具的,那就应该舍去。例如:“中日上海战争”一题,就不宜用“开火时日军底炮对着我军的阵地,我军底枪对着日军”这类的材料,因为这是当然的事,凡是战争开火时枪炮总对着敌人的。反之,枪炮对着自己的军队,倒是特点了。也不应用“炮弹落地,火光迸裂”这类话,因为炮弹落地总应该迸裂的。反之,炮弹落地不迸裂,倒是特点了。

上面所说选择材料的标准,不过是大体如此,至于怎样材料才算合于标准,却全靠作者的见解学力的,这是有关于作文底预备功夫的,没有一定的方法可说的。而且我们选择材料时,实际上并不像上面所说这样,把所有和对像[6]有关的材料,都罗列起来,然后一步一步地依着标准选择的。有见解学力的作者,做“非战”的文章,除了切合于“非战”的材料,自然会集中在脑子中之外,决不至会把适用于“何谓战争”底材料搜集起来的,即使有也是很少的。可是初学作文者不是感到材料枯少,便是有了材料不会选择。所以上面的标准是极适用的。依照这样的标准选择的材料,决不至于无用芜杂的。总之,我们材料要搜集得愈多愈好,选择要愈精愈佳。一千条材料中我们适用的或许只有几十条,那九百几十条,就应断然舍弃,不要存一点可惜的意思。因为文中多一不适用的材料,全文便多一个疵点。

材料底整理 材料决定了,但这还是一堆杂乱的有用原料,必须加一番整理功夫才可应用。整理,就是把材料分别集合在一起。那分别集合的方法,不外下列几点。

(一)以中心思想为主

一篇文章中有一个最大的中心思想,我们已经将适合这个大中心思想的材料,选择好之后,就可以做整理的工作了。全文中一个最大的中心思想之中必包括几个小中心思想,我们便须把材料分别起来,凡是适用于某一个小中心思想(通常作为一段),那就集合在一起。某一个小中心思想,如果还包含几个较小的中心思想,就可把那已经整理好的一部分材料再加分别,把其中适用于某一个较小的中心思想的材料,集合在一起。如果还有更小的中心思想,那就照样层层分别集合,譬如“非战”的题目,假定文中有三个中心思想,(甲)是说战争的害处,(乙)是说和平的益处,(丙)是说非战的方法。那么就把已经选择定的材料依照(甲)(乙)(丙)的性质分别集合。战争的害处中,有说战争对于文化之害的,有说战争对于物质之害的,那么把(甲)的材料,再分别集合一起。其余(乙)(丙)两中心思想的材料可类推整理之。又如“西湖”的题目,那么,凡是说西湖底山的材料,都集在一起,说西湖游人的材料,也放在一起,说山的一部分中,再分南面的山,北面的山,那么,把南面的山底材料,和北面的山底材料,分别集合,不可错乱。此外各种文体各种题目的文章,所用的材料,都可以依照中心思想底范围,层层分别整理。

(二)以同类为主

既把材料依照中心思想分别整理好了,成为许多大小不同的材料集团。但一个集团的材料中,未必只有一类的材料(除了记事文大概只有正面的材料之外),可以有正面的反面的旁面的引证的各种不同的类别。那就须再加整理,在一个集团中的材料,再依照类别,放在一起,正面的归正面的,反面的归反面的,引证的归引证的,不要紊乱。而且有许多材料简直有一定的位置,如前面的材料,必须放在前面,后面的材料须放在后面。材料经过这样的整理,只要前后联缀起来,就能成文章了,再加修饰词句的功夫,这篇文章就完成了。虽然,我们整理材料之时,似乎并不如此呆板的;作者往往运用自己的直觉,顺意思的次序写来的,何尝先经过这番功夫。但实际上仍是无形中经过这种步骤的,不过作者是习熟了,便不注意到,以为作文并不这样呆板的一步步做的。我们初学者宁可先下一种呆板的功夫,待熟能生巧,错误自少了。

材料底配置 这就是说怎样把整理好的材料前后有次序底排列起来。这虽是要看文章的种类分别说明,但我们也可以先来总说一说。

(一)注意因果关系

有因果关系的材料,必须先后呼应,无论由果而推因,由因而推果。但前面既有因,后面必须有果;前面既有果,后面必须有因。如果单有因的材料,没有果的材料,或有果没有因,那么这材料配置,就不的当。

(二)注意宾主关系

有宾主关系的材料,必须前后相从属。属于某一个主要材料底宾从材料,须连合在一起,不要把宾主不相合材料配置在一起。

(三)注意轻重

重要的材料分量应该用得多,轻微的材料分量应该用得少。不要把轻微的材料占了一大篇,重要的材料,只用一点点。例如:“我底家庭”一题,关于家中底人口房屋,不说固不要紧,要说也只可稍稍说一点;如果把家人底年龄姓名性质,房屋底形式间数布置等一一说明,而对于自己家庭底特点,说得很简略,文章就不匀称了。材料轻重的标准,在乎表明主要意思的力量如何,用了能够很明白表出事件的真相,或理论的主张的,那便是重要的材料,用了之后所表出的程度比较差些的,便是轻微的材料。至于材料的类别,于轻重是没有关系的。

练习题四

(一)把下列一篇短文,分析它材料底类别,并加上一个最适当的题目:

从清朝末年,直到现在,常常听人说“保存国粹”这一句话。

前清末年说这话的人,大致有两种:一是爱国志士,一是出洋游历的大官。他们在这题目的背后,各各藏着别的意思。志士说保存国粹,是光复旧物的意思。大官说保存国粹,是教留学生不要去剪辫子的意思。

现在成了民国了。以上所说的两个问题,已经完全消灭。所以我不能知道现在说这话的是那一流人,这话背后藏着什么意思了。

可是保存国粹的正面意思,我也不懂。

什么叫“国粹”?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换一句话,便是特别的东西。但特别未必定是好,何以应该保存?

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瘤,额上肿出一颗疮,的确是与众不同,显出他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这“粹”割去了,同别人一样的好。

倘说:中国的国粹,特别而且好;又何以现在糟到如此情形,新派摇头,旧派也叹气。

倘说:这便是不能保存国粹的缘故,开了海禁的缘故,所以必须保存。但海禁未开以前,全国都是“国粹”,理应好了;何以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闹个不休,古人也叹气。

倘说:这是不学成汤文武周公的缘故;何以真正成汤文武周公时代,也先有桀纣暴虐,后有殷顽作乱;后来仍旧弄出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闹个不休,古人也都叹气。

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

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

(二)试收集下列题目适用的材料。

今日的农村。

初冬的农村。

怎样救济农村底破产。

【注释】

[1]划:今写作“画”。此类后同。

[2]辩:今写作“辨”。此类后同。

[3]烂调:今写作“滥调”。

[4]他:今写作“她”。此类后同。

[5]起原:今写作“起源”。

[6]对像:今写作“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