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台边》教你寻找喜欢的句子

《讲台边》教你寻找喜欢的句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课后第三题是这样写的:“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哪些?”是让学生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还是除了这一句以外的句子?如果抄除此句以外的句子,又有何目的?而且,这样教师指定抄写积累的内容,可以避免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抄写短的句子,省下一点力气。

《讲台边》教你寻找喜欢的句子

这一次接班三年级,是我第二次教三年级的人教版教材。虽然对教材内容不陌生,但在通读教材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教材课后题中关于语言积累要求的表述,看似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放任自流的要求,不仅学生不懂题目的要求,连教师也很难把握这些题目的要求。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课后第三题是这样写的:“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哪些?”作为教师,怎么理解这道题的要求?怎样确定积累的内容?是让学生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还是除了这一句以外的句子?又或者是两者都可以?为什么要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仅仅是让学生体会到窗外安静就行了?如果抄除此句以外的句子,又有何目的?如果连教师对抄写的目的都不明确,这样的抄写,又有多大的效果?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搭石》的课后第三题是这样的:“我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是不是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了呢?

回想起第一次教这套教材的时候,遇到这些要积累句子的题目,在操作时喜欢使用一刀切:变“我要抄”为“要我抄”——让学生积累指定的句子。因为指定一些重点句让学生积累,比起学生盲目地自主选择效果好。而且,这样教师指定抄写积累的内容,可以避免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抄写短的句子,省下一点力气。(www.xing528.com)

我也知道这样一刀切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的理念的,我也是依照经验让学生抄写我认为好的句子。那么,在第二次教这套教材的时候,我能不能有新的发现呢?

通过分析整一册教材课后题中的积累题(抄写句子的题目),还把四年级的教材也拿来比较,发现:“喜欢”,并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自主选择;“积累”,并不只是简单的读读背背抄抄。要让抄写的题目更有效果,我可以这样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