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语用课堂构建研究:突破教学体系,实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语用课堂构建研究:突破教学体系,实现全面发展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基于以上考量,依托现行教材,我们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划分的“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板块作为语用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但在一线教师的教学中,它们的分量都是不均衡的:习作教学沦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口语交际只是点缀,综合性学习在课堂上更是鲜见身影。长期以来,只有阅读的教学体系,没有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的教学体系,语文教学窄化为语文阅读教学一统天下。

小学语文语用课堂构建研究:突破教学体系,实现全面发展

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从实体性的构成要素来讲,教学系统包含了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什么样的教师怎么用教材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什么,所以,起主体能动作用的要素是教师。语用课堂策略框架的教学系统所界定的教师是具有自觉语用意识的教师,语用课堂策略架构中的教学系统旨在为推动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形成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路径;旨在以教师为主体,设计好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决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就相应地决定了怎么教才对学生的学最有效,这样能最大可能保证不偏离语文学习学科性质。

正是基于以上考量,依托现行教材,我们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划分的“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板块作为语用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五个板块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方面,特点不同,作用也不同。学生语用能力的全面形成,依赖于这五个板块的密切配合,一一落实,忽略了哪一个板块,都将对学生全面的语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但在一线教师的教学中,它们的分量(无论是重视的程度、给予的关注、给出的时间)都是不均衡的:习作教学沦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口语交际只是点缀,综合性学习在课堂上更是鲜见身影。长期以来,只有阅读的教学体系,没有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的教学体系,语文教学窄化为语文阅读教学一统天下。(www.xing528.com)

语用课堂构建的策略框架体系中,将教学系统作为策略体系中重要的一翼提出来,就是希望打破板块间厚此薄彼的传统固有问题,在对教学板块的研究中充分认识到每个板块在学生语用能力形成上的“独当之任”,从课堂上教什么这个层面落实学生能学到的内容,为他们最终充分有效的课堂语用学习打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