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护中华白海豚,海洋生命的希望

保护中华白海豚,海洋生命的希望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认为中华白海豚是一些遇难失踪的船员转世投胎的,故而有此一说。偷吃往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不少中华白海豚被渔网缠住或被捕到船上。但每年有多少中华白海豚被误捕或因误捕而致死,目前尚缺乏完整的资料。中华白海豚中华白海豚体长2.5米左右,体重约235千克,身体浑圆,呈优美的流线型体态,眼睛乌黑发亮。为了保护中华白海豚,香港政府在龙鼓洲水域首先建立了海岸公园保护区。

保护中华白海豚,海洋生命的希望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海洋生物之一,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淡水中的白鳍豚、陆上的大熊猫华南虎等都属同一保护级别,因而人们称之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

1637年,探险家彼得文迪途经中国香港、澳门和珠江口水域时,发现“海豚百余,牛奶白或淡红色”,这是首次对中华白海豚的报道。1757年,瑞士人奥斯北目睹了中华白海豚在其船前嬉戏游玩的情景,并将其命名为“中华白海豚”,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在厦门,中华白海豚多在春天成群结队的来到九龙江水域,这段时期正好接近妈祖生日,渔民便认为它们是朝拜妈祖而来,因此称其为“妈祖鱼”。同时,又因为它们出现的时候,一般都风平浪静,且没有咬人鲨鱼出现,所以又被称为“镇江鱼”。

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地区的人们,称中华白海豚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人们认为中华白海豚是一些遇难失踪的船员转世投胎的,故而有此一说。

中华白海豚还曾被定为九七香港回归的吉祥物。在香港庆祝回归委员会的成立典礼上,台上悬挂的大型会徽格外引人注目:一头卡通式的中华白海豚一跃而起,溅起朵朵浪花,象征着喜悦与欢庆,中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并配有五颗星的紫荆花,显示着香港人的胸怀。选择中华白海豚为回归吉祥物是有深刻寓意的,中华白海豚不仅是海洋里的珍稀动物,且名字含有“中华”二字,每年都会游回珠江口等地繁殖后代,具有不忘故土、热爱家乡的品质,而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应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华白海豚性情活泼,多栖息在岸边较浅的水域,很少游入深海,并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活动。在休息或游玩时,它们会聚集到靠近沙滩的海湾;在捕食的时候,它们习惯出现在浅水及多岩石的地方,有时多达20头。中华白海豚非常聪明,在拖网渔船操作的时候,常跟随渔船之后,抢食漏网之鱼,更有胆大的会直接钻入网内,饱餐一顿。偷吃往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不少中华白海豚被渔网缠住或被捕到船上。但每年有多少中华白海豚被误捕或因误捕而致死,目前尚缺乏完整的资料。(www.xing528.com)

涨潮时是中华白海豚捕食的最佳时间,而每天的黎明和黄昏是它们活动最频繁的阶段。中华白海豚的食物主要是生活在海湾的小动物,如鲻科和石首鱼科的鱼类、乌贼和虾类等。中华白海豚性情活泼,常三五头在一起,或者单独活动。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常在水面跳跃嬉戏,有时甚至将全身跃出水面近1米高。它们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时可达每小时约23海里(1海里=1.852千米)以上。呼吸的时间间隔很不规律,有时为3~5秒,有时为10~20秒,有时则长达1~2分钟。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体长2.5米左右,体重约235千克,身体浑圆,呈优美的流线型体态,眼睛乌黑发亮。每年的六七月份,达到性成熟的中华白海豚在水中交配,雌豚的怀孕期为10个月左右,于次年3~4月产仔。初生的小海豚重约10千克,长约90厘米,通常一胎一仔,哺乳期为6个月。寿命可高达50岁。中华白海豚出生时,全身深灰色,随着逐渐长大,颜色发生显著变化,通常由背鳍开始,向头尾两边褪减,到成年时就变成白色或粉红色,十分漂亮。

中华白海豚以前在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20世纪60年代在厦门港随时可见。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渔船捕捞,海上工程以及水质污染等原因,中华白海豚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数量迅速减少。为了保护中华白海豚,香港政府在龙鼓洲水域首先建立了海岸公园保护区。与此相呼应,1997年8月,在中华白海豚的主要栖息地之一的福建省厦门市,也建立了一个总面积为5500公顷(1公顷=1万平方米)的以保护中华白海豚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珠江口(包括香港)、厦门鼓浪屿台湾西海岸、广西四地,湛江为第五个种群区,其中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数量最多,有1000多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