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擎起中华复兴新希望!

擎起中华复兴新希望!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明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怀学生生命成长,教书育人,为国育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擎起中华复兴新希望!

青年有理想,民族有希望;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前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新时代教育要培养青少年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少年具有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创业、敢于担当,努力做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先手棋。教育既与国家层面的宏图伟业紧密联系,也关乎每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我国历来具有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让孩子上好学校,受到好的教育,是每一位中国家长最朴素和真挚的愿望。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也逐渐成为伴随新时代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理念、新追求。人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维度是多重的,但其中教育是前置性的,好的教育就是稳定的就业、满意的收入、可靠的社会保障等的前提和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各民族、各地区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大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

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绝不机械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坚决不可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血汗来培养只为少数权贵服务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青少年肩负着人民的期望,更要厚植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并将其内化为青春的可贵品格。我们高兴地看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依然保持着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他们是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守卫人民生命健康的社区志愿者,是在乡村学校讲台上挥洒汗水和热情的支教教师,是钻进泥土、扎进田野,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科研新苗。他们投身到基层和人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树立个性化教育观念,顺天致性,舒展生命,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机制;要树立开放创新的观念,构建面向未来的良好教育生态;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关怀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目中有人,注重学生德识才学、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维护学生生命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要建立全面育人课程体系,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在变革中不断超越创新,开发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课程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能,让学生学习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在未来社会自立自强的能力;要加强科技创新教育,重视人工智能教育,为人才赋能,为未来赋能。(www.xing528.com)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工作关系着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荀子说:“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家要强盛,必然要尊师重教。建设师德高尚、素质优良、功底深厚、面向未来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只有教师队伍建设好了,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才能造就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明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怀学生生命成长,教书育人,为国育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尚书》有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需要实干家、奋斗者。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将美好的蓝图描绘到底,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每天的工作入手,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心中有高远的教育理想,脚下是踏实的日常工作,日行其善,日进其业,日新其德,夙兴夜寐,始终如一,以奋进之笔书写新时代教育的辉煌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