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军与州郡兵: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军队的组织结构

外军与州郡兵: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军队的组织结构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军是朝廷直接控制的军队,平时驻守在京城内外,有事则出征;外军是相对于中军而言,通常屯驻在京城以外的地区,由都督或校尉统领;州郡兵是由州刺史、郡太守掌管的地方军。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的军队,主要由外军和州郡兵组成,而其组织机构,前后不尽相同。曹魏灭蜀汉的军队,由中军、外军和州郡兵组成。成·汉政权割据巴蜀期间,基本上按照魏晋制度,置中军、外军和州郡兵。梁、益二州的大郡太守,亦领郡兵。

外军与州郡兵: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军队的组织结构

西晋沿袭曹魏军事制度,置中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军是朝廷直接控制的军队,平时驻守在京城内外,有事则出征;外军是相对于中军而言,通常屯驻在京城以外的地区,由都督或校尉统领;州郡兵是由州刺史、郡太守掌管的地方军。“武帝之制,大抵内强宿卫,领之贵戚;外削州牧,统于宗藩。”[189]因此,在西晋武帝时期,中军十分强大,足以威慑内外。西晋末年爆发的“八王之乱”,导致中军衰亡,“禁兵外散于四方[190],而外军和州郡兵则在混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东晋时期,中军寡弱,外军强盛,统领外军的都督,拥兵自重,跋扈一方。南朝军制,大体上因袭晋朝制度而又有所损益

两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的军队,主要由外军和州郡兵组成,而其组织机构,前后不尽相同。

曹魏灭蜀汉的军队,由中军、外军和州郡兵组成。西晋武帝时,原邓艾的部属段灼就指出:“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儿,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而乙亥诏书,州郡将督不与中、外军同,虽在上功,无应封者。唯金城太守杨欣所领兵以逼江油之势,得封者三十人。自金城以西,非在欣部,无一人封者。苟在中军之例,虽下功必侯。如在州郡,虽功高不封。”[191]平蜀之后,部分中军便留守蜀中。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集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江原方略吏王高、闾术缚富送州,刺史童策斩之”[192]。这个招集亡命刑徒反晋的王富便是留守蜀地的中军兵。同时,曹魏在灭蜀汉的过程中,也收编原蜀汉军队。曹魏元帝咸熙元年(264),以原蜀汉世袭兵于巴郡置二部守军,又以蜀汉降将罗宪为陵江将军、监巴东军事、使持节[193]

西晋武帝立国之后,基本保留曹魏在巴蜀地区的驻军,不过益州和梁州的情况,略有不同。在益州,除了保留曹魏时期的驻军之外,也从外地派兵戍守蜀地,这些外来的士兵通常被称为“中州兵”[194]。同时,为了征服占据江南地区的吴国,又将益州的军队交由益州刺史统领。泰始八年(272),以王濬为益州刺史,加轻车将军。益州刺史始带将军称号,都督诸军事。在梁州,曹魏灭蜀汉之后,分益州置梁州,屯重兵于巴东和巴郡,用以防范东吴的侵扰。入晋以后,巴东驻军由都督统领,属外军;巴郡的二部守军由郡太守统领,属郡兵。咸宁二年(276),以益州刺史王濬监梁、益二州诸军事,于是梁州诸军,皆由王濬节度。故王濬在太康元年(280)受命伐吴时统领的军队,既有益州的水陆军,亦有“梁州三水胡”[195]组成的州郡兵,而巴东监军唐彬亦受其指授[196]。在平定东吴之后,西晋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普减州郡兵”[197],梁、益二州的军队也遭到大幅度削减,其中一部分军队被编入中军。“太康中伐吴还,欲以王濬为五官校尉而无缺,始置翊军校尉,班同长水、步兵,以梁、益所省兵为营。”[198]翊军校尉所统领的营兵,职掌京城宿卫,属中军。太康三年(282),又“罢刺史将军官”[199],于是益州刺史不再加将军称号,重新成为专理庶政的行政长官。驻守在益州的外军,由同年设置的西夷校尉府掌管。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因毗邻梁、益二州的秦、雍二州爆发以齐万年为首的氐、羌大叛乱,于是晋廷任命栗凯为梁州刺史,加材官将军,都督诸军事。由于原屯守巴东的诸军在平吴之后已被裁撤,故梁州刺史实际上只管辖州郡兵。同时,任命赵为益州刺史,加折冲将军,亦都督诸军事。但此时的西夷校尉仍然持节统兵,自成体系,于是形成益州刺史统领州郡兵,西夷校尉都督外军的格局。赵反叛失败后,晋廷任命罗尚为平西将军,假节,领护西夷校尉,益州刺史。至此,益州地区的州郡兵和外军,皆由益州刺史掌管。由于平西将军、西夷校尉、益州刺史皆开府署,置僚佐,因此当时的人称之为“三府”[200]

成·汉政权割据巴蜀期间,基本上按照魏晋制度,置中军、外军和州郡兵。其中的中军,由中领军掌管;外军,由中护军统领;州刺史通常授予将军、校尉称号,都督诸军事,其中大成皇帝李雄曾任命李凤为征北大将军、梁州刺史,任回为镇南大将军、南夷校尉、宁州刺史,李恭为征东大江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而汉国皇帝李寿亦曾任命任调为镇北大将军、梁州刺史、知北事、东羌校尉,李权为镇南大将军、南夷校尉、宁州刺史[201]。(www.xing528.com)

桓温平蜀之后,东晋重新在巴蜀地区设置梁、益二州。刺史皆都督诸军事,诸郡太守亦多领郡兵。其中梁州刺史,通常是都督梁、(南)秦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通常是都督益、宁二州诸军事。但是原由益州刺史兼领的西夷校尉,一般不再兼领,而是另立西夷校尉,通常兼任梓潼太守,镇守涪城。此外,行政建置上属于梁州的巴西、梓潼、宕渠三郡,在军事上却归益州刺史管辖。

刘宋时期,梁、益二州刺史仍带将军称号,都督诸军事。梁州刺史通常兼南秦州刺史,都督梁、南秦二州军事。东晋安帝义熙年间,置西戎校尉于汉中。入宋以后,多由梁州刺史兼西戎校尉。益州刺史仍然都督益、宁二州军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割梁州之巴西、梓潼、南宕渠、南汉中,南秦州之南安、怀宁,凡六郡属益州”[202]。其中巴西、梓潼二郡,原由西夷校尉兼任郡太守,因文帝将西夷校尉作为赐予北凉国主的官职,因而改由小号将军出任郡太守。萧齐制度,略同于刘宋。梁州刺史亦都督梁、南秦二州军事,领护西戎校尉。益州刺史都督益、宁二州军事,永明三年(485)以后,又领平蛮校尉。大郡太守,亦带小号将军,统领郡兵。齐高帝建元二年(480)置巴州,以三巴校尉明惠昭为刺史,亦加将军称号,都督巴州军事。萧梁时期,梁、益二州刺史皆都督诸军事,其中武陵王萧纪出任益州刺史时,则“持节,都督益、梁等十三州军事”[203]。梁、益二州的大郡太守,亦领郡兵。至于新设诸州,多为单车刺史,不带将军称号,因而没有兵权。即使带有将军称号,按照萧梁制度,六品以下的将军担任州刺史、郡太守、县令,一般也不领兵;其杂号将军称号,类似于隋唐时期的武散官,亦无领兵之权。

西晋时期的巴蜀军队,基本上是由世兵组成。世兵是指世代为兵的兵户,亦称士家,他们的户籍称为兵籍,亦称士籍。早在蜀汉时期,世兵制就已经形成。入晋以后,原蜀汉政权的世兵依然世执兵役。晋武帝咸宁五年(279)下诏伐吴:“今调诸士家,有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三人。限年十七以上,至五十以还。先取有妻息者。其武勇散将家亦取如此。”[204]由此可知,伐吴的军队,皆来自征发士家。当时,益州刺史王濬统领的梁、益二州伐吴诸军,共计八万,皆为巴蜀之人[205]。若按二丁取一计算,当时梁、益二州的世兵大约有16万,而蜀汉亡国时,兵、吏共计14.2万人[206]。由此看来,西晋时期梁、益二州的士家,基本上就是晋朝所接纳的蜀汉世袭兵。西晋惠帝时期,梁、益二州的军队在和入蜀的六郡流民作战中,伤亡惨重。随着晋朝势力被大成政权逐步赶出梁、益二州,不仅原蜀汉的士家随同民户一起逃亡,就连戍守蜀地的中州兵,也举家逃离巴蜀地区。《晋书》卷66《陶舆传》:“张奕本中州人,元康中被差西征,遇天下乱,遂留蜀。至是率三百余家欲就杜弢,为侃所获。诸将请杀其丁壮,取其妻息。舆曰:‘此本官兵,数经战阵,可赦之以为用。’侃赦之以配舆。”由于西晋末年巴蜀地区的世兵大批战死和外逃,在成·汉统治时期,巴蜀地区基本上已经没有世兵。成·汉政权的军队,主要是由六郡流民组成,诸将所统领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属于部曲武装

东晋与南朝时期,梁、益二州皆置军府,以统其兵。由于巴蜀地区多次发生变乱,遂形成蜀人“乐祸贪乱”[207]的看法,因而历朝都从巴蜀以外的地区调兵入蜀,作为军府的主力。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鄱阳王萧恢由荆州刺史改任益州刺史,就曾率领“军府五万人”[208]入蜀。这些军队有时被称为“东兵”[209],或称“吴兵”[210],通常驻扎在军府所在地,由中兵参军统领,其中不少是世兵。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谯纵攻成都,“益州营户李腾开城以纳纵”[211]。营户就是军户,亦即世兵。刘宋文帝时期发生赵广之乱后,当时的益州刺史刘道济为了守卫成都,“乃免吴兵三十六营以为平民,分立宋兴、宋宁二郡”[212]。据《宋书》卷38《州郡志》记载,宋兴郡是免建平营而立,领496户、1943口,寄治成都;宋宁郡是免吴营侨立,领1036户、8342口,寄治成都。合计二郡人口,超过1万人,可知当时屯驻益州的世兵不在少数。此外,州刺史和郡太守以部曲自随,或募兵入蜀,也相当普遍。

除了外地调来的部队,东晋、南朝也以巴蜀之人为兵。由于成·汉亡国后,巴蜀地区基本上不存在世兵,所以通常是征发民丁为兵,有时也采用募兵的方式集兵。不过总的来看,由于朝廷和州郡官员对蜀人执不信任态度,因而以巴蜀之人为兵并不普遍,有的州刺史和郡太守,宁愿在外地募兵入蜀,也不用本地人为兵。东晋南朝,巴蜀之兵始终不是梁、益二州军队的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